关灯
护眼
字体:

望门娇媳(15)

“正因为此,此番鼓响,非同小可,诚然粮庄掌柜有越讼之嫌,可他要告的正是本地父母官,来京城登闻鼓亦是情理当中,登闻鼓多年未响,此一响,天下皆闻,还请陛下严查。”

太子听到他这番话,扭身狠狠剜着他,唇角擒着冷笑,“他告的是父母官无疑,可陈明山之上,还有直隶按察使司,照秦王老弟这么一说,父皇治下的官吏皆官官相护,政不通达是吗?”

太子今年四十有四,乃先皇后嫡子,也是皇帝嫡长子,皇帝向来寄予厚望,早些年便许太子监国,到底坐堂几十年,太子很快抓住秦王话里的漏洞。

秦王眯起眼一笑,往殿外朗朗天光一指,

“正阳门外民意沸然,边关数十万将士皆看着呢,太子殿下当如何处置?”

太子微微一哽。

偏生最近大兀动作极多,来年怕有一场大战,朝中紧急调粮,将通州粮仓的事给爆了出来,通州那一把火已烧到了他猴子屁股。

太子见皇帝朝他投来狐疑一眼,心思一转,立即叹道,“案子自然是要查的,都察院派了一名七品御史还不够,可再调一名佥都御史过去,我的意思是,敲登闻鼓此人必须受鞭笞,以正视听。”

秦王还要说什么,上方皇帝幽幽看了一眼殿中臣子,

“杨都督你觉着当如何?”

五军都督府右都督杨康乃太子岳丈兼舅舅,眼看太子意图压下登闻鼓之案,猜测此案与太子有关,而他麾下几十万将士都等着朝中粮食过冬呢,

杨都督权衡片刻,拱手道,“臣以为,尽快查出案子真相,并调粮前往边关。”

太子眉心一紧,轻轻瞪了一眼杨都督,杨都督垂眼没理会他。

皇帝眼皮耷拉着静静看了杨康一会,嗯了一声,最后看向内阁首辅燕平,

“燕阁老,你的意思是?”

燕平乃秦王的亲舅舅,燕贵妃的嫡亲兄长,以内阁首辅之尊领吏部尚书之职,平日便与太子和杨都督分庭抗礼。

燕平不疾不徐上前施礼,“臣以为,律法不可废,敲鼓之人自当按律处置,通州案子也刻不容缓,需尽快查明真相,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皇帝含着笑,这才慢慢扶几坐起了些,倾身问,“那依你之意,该如何查?”

燕平看了一眼上方面色黑青的太子,淡声回,“遵太子殿下谕旨,遣一佥都御史前往通州。”

底下不知何人轻轻哼了一声,“一碗水端平,不愧是老狐狸……”

燕平直起身退去一旁,置若罔闻。

皇帝却看了那人一眼,正是皇三子陈王。

秦王见舅舅被人当庭奚落,正要斥陈王,被燕平用眼神严厉制止。

眼看皇帝就要答应燕平,立在皇帝左侧扶手之下的裴沐珩,慢慢拾级而上,来到皇帝跟前轻声道。

“祖父,已是午时三刻,您朝食便没用多少,眼下不急着议案子,先用了午膳再说,您身子可比什么都要紧。”

年轻的皇孙侧脸瓷白如同上好的精雕品,完美得寻不到一丝瑕疵,清冽般的嗓音如珠似玉,仿佛能荡涤殿内弥漫的硝烟。

皇帝视线移到他身上,神色稍缓,抬起手任他和身旁内监扶起,朝殿内扫视一周,“先用膳。”

裴沐珩搀着他去左侧殿用膳,其余大臣留在文昭殿正殿吃堂食。

皇帝一走,秦王和太子便是唇舌交锋,谁也不给谁好脸色。

侧殿内,裴沐珩与司礼监掌印刘希平一同伺候皇帝用膳。

皇帝慢悠悠喝了一口参汤,看着裴沐珩问,

“珩儿,你觉得遣谁去通州合适?”

裴沐珩慢慢在一旁将太监试过的菜,夹到皇帝面前的小碟,让他一一品尝,听了这话,神色没有半分波动,只退了一步躬身道,

“孙儿年轻,不懂政事,跟着皇祖父长长见识,写写文书,不敢妄议朝政。”

皇帝一边夹菜一边笑,“朕许你说,你就大胆说。”

裴沐珩面露苦色,撩袍跪了下来,“殿内太子殿下与秦王王叔争执不下,您却在这侧殿刁难孙儿,让孙儿惶恐万分,您如果非要责难孙儿,那就干脆让孙儿去吧。”

任谁都知道,裴沐珩这是被皇帝逼得无可奈何,说的气话。

皇帝却突然深深看着他,漆灰的双眸闪烁精光。

若依太子而言,遣一佥都御史,恐雷声大雨点小,而照秦王意思,那是唯恐天下不乱。

两者都不是皇帝想看到的。

当裴沐珩说让他去时,皇帝突然想到一个折中的法子。

片刻,皇帝下旨,让十二王裴循前往通州调查此案。

十二王裴循乃当今继后唯一的儿子,在朝中金尊玉贵,以逍遥王著称,他平日游手好闲,从不参与党争,既不会偏袒太子,也不会依着秦王,由他去通州最为合适。

旨意一下,殿内喧哗戛然而止,皇帝回奉天殿午歇去了,留下裴沐珩与司礼监掌印宣读旨意,十二王裴循接了旨后,撩起袖子上前就来揪裴沐珩的耳郭,

“是不是你这个小兔崽子坑了我?我好端端的在京城过年不行,你非得害我去通州?”

这时,太子和秦王皆把狐疑的眼神投过来。

裴沐珩自知侍奉帝驾,朝中各党对他多有瞩目,为洗脱嫌疑,当众苦笑道,

“哪里,陛下问我的意思,我岂敢多言,便跪下说‘皇祖父若是刁难我,便干脆让我去罢’,皇祖父大约觉得我不堪重任,便选了王叔您。”

十二王裴循自然明白皇帝深意,拿着圣旨轻轻叩了叩掌心,对着裴沐珩哼了一声,

“这笔账先记着!”

目送众臣走远,裴沐珩脸上的情绪收得干干净净,这才负手往文华殿隔壁的文书房走去。

黄维已在廊下等候多时,赶忙迎了上去,

“我的主儿,饿坏了吧,瞧瞧,少奶奶特意送来食盒,给您填肚子的。”

午时刚过,太阳已偏西,文华殿与文书房之间隔着一小小的庭院,红墙绿瓦,映得裴沐珩面颊格外白皙,他愣了一下,看着黄维手中的精致漆盒,“夫人让送来的?”

“可不是?”

裴沐珩便知这是徐云栖给他的谢礼。

事情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裴沐珩心情不错,带着黄维过了角门来到文书房,文书房正北有三间值房,值房旁有一夹道,沿着夹道往后去,有一间小院,院中植了两颗月桂,桂枝尚还茂密,给凛冽的寒冬添了几分绿色,平日裴沐珩便在此处寝歇。

早有宫人在桌案摆满了膳食,黄维特意先将徐云栖的食盒搁在前面,将里头的一盘梅花糕给端出,裴沐珩见是糕点,皱了皱眉,他不喜甜食。

黄维瞧见是糕点也有些遗憾,未免冷了徐云栖一番心意,还是劝着道,

“您试一试嘛。”

裴沐珩念着徐云栖一番苦心,便夹起一块搁在嘴里,入口那一瞬,他愣了愣。

就仿佛有一块浓浓的脂膏在唇尖化开,不甜不糯,细腻可口,舌尖还萦绕一股淡淡的药香。

上一篇:入慕之宾 下一篇:厌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