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社恐在古代(5)+番外

可惜燕王注定活不长久,书里燕王死后,长公主一直很后悔:早知道怎么做都留不住他的命,还不如把抄经念佛的时间留出来,陪他度过最后的日子。

回忆起这段剧情的李暮蠢蠢欲动。

她刚刚对林栖梧说谎了,她不说话的真正原因是害怕自己说错话,害怕出声的自己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哪怕她很清楚就算说错话被关注了也没什么,但她依旧会为自己想象中的场景感到恐惧。

撇开这些,她本人其实很爱说话,甚至有点话痨。

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刻,或者面对熟悉的人事物的时候,又或者是在某个恐惧短暂下线、冲动支配大脑的瞬间,她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欲。

“比起神佛保佑……”李暮艰难地开口,顶着众人看向自己的视线,自言自语似的说道:“我生病的时候,会更想让母亲在我身边,多陪陪我。”

被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她根本说不出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能顺畅地说完一整句话,已经是了不起的壮举。

——废物啊。

李暮绝望地闭了下眼睛,对自己的一时冲动感到后悔,也为自己说完后没人搭腔感到尴尬。

幸好外头来人,解救了她。

来的是乔嬷嬷之前派出去的丫鬟和丫鬟找来的僧人,以及一位面容和蔼女官打扮的妇人。

林栖梧一见那女官便从榻上跳了下来,趿着鞋朝她奔去:“秋珠!”

李暮看了眼乔嬷嬷,果然乔嬷嬷脸色骤变——她就算没见过,也听过长公主身边这位心腹女官的名字,结合林栖梧说过的话,想不知道林栖梧的身份都难。

找到了家人,林栖梧与李云溪告别,让李云溪记得下回来找她玩。

李云溪一口答应。

“暮姐姐,你也要和云溪一块来呀。”林栖梧还不忘叫上李暮。

一旁背着身摆弄九连环的李楹没听见林栖梧叫自己,重重地“哼”了声,似有哭腔。

毕竟是孩子心性,哪怕她与林栖梧玩不来,可要发现姐姐妹妹都有,独独自己被落下了,还是会难受闹脾气。

林栖梧也不理她,道完别穿好鞋,拉着秋珠的手离开客舍,乔嬷嬷赶忙出门去送她们。

乔嬷嬷送完人回来,同她们说有事要去找老太太,让她们好好在客舍待着,切莫乱跑,又嘱咐其他下人,确定没有人敢懈怠,这才出了门。

李楹还在不高兴,怎么都解不开的九连环在她手里敲得叮当响,李云溪凑过去哄她,反而被阴阳怪气地嘲讽了一顿,姐妹俩又毫不意外地吵了起来。

丫鬟嬷嬷们手忙脚乱地劝着架,李暮默默将案上的茶杯茶壶拿开,免得她们动起手来不知轻重,用滚烫的茶水泼对方。

……等等。

安静而忙碌的李暮突然想起来:林栖梧怎么知道她的名字?

耳边传来李云溪和李楹稚里稚气的争吵声。

唔……应该是这俩孩子在她睡觉的时候说的吧。

……

另一边,林栖梧回到她与婶婶昭明长公主住的客院。

小姑娘一进院子就撒开秋珠的手,朝禅房跑去:“婶婶!”

拱了尊佛像的禅房里,昭明长公主衣着素净,艳丽到充满了攻击性的面容让她与此地格格不入,更别说她那即便脱去了盔甲也依旧难以遮掩的满身煞气,看着比那尊金塑的佛像还要令人敬畏。

听到林栖梧的声音,昭明长公主头也不抬,继续誊写经书,直到写完一卷,才停笔抬眸,问她:“干嘛去了?”

林栖梧在桌边坐下,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大哥让我替他办件事儿,但我没办好。”

也不等昭明追问什么事,林栖梧便把外头人人惧怕的燕王殿下卖了个底儿掉:“他让人把我带去一间客舍,叫我去试探里面一个叫李暮的姐姐,看她是真傻子,还是装的。”

昭明挑了挑眉:“什么傻子?”

林栖梧耸耸肩:“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哥的人是这么说的。”

秋珠端来茶水点心,开口解了这对婶侄的惑:“奴婢倒是依稀听人说过,似乎是兵部侍郎家的女儿,去岁生病烧坏了脑袋,想来就是这个叫李暮的姑娘。”

昭明不知道自己儿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问林栖梧:“没试出来?”

林栖梧摇头,回忆起李暮总是安静看着自己的模样,眼睛暗沉沉的,认真又专注的表情仿佛能看进人心底。

虽然很多话她听不懂也不会回答,可她每次出声总能让人忍不住去听,浅淡的声音带着些微沙哑,像风一样,听着不傻气,内容也不似寻常傻子那般蠢笨。

可要说她是不是傻子,林栖梧实在没依据:“她就同我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她说自己不爱说话,还有一句是我不小心说漏嘴,提到了你……”

林栖梧心虚地降低了音量:“我说你是为大哥来寺里祈福,求佛祖保佑的,她就说若是她生病了,会更想让母亲在身边多陪陪她……我觉得这话不是没有道理,我要是病了,我也会希望婶婶你能多陪陪我,而不是——”

林栖梧看了圈冷清的禅室,抿了抿嘴:“而不是年还没过完,就为了我冒着风雪搬去寺里住。婶婶,或许大哥也是这么想的呢。”

昭明微微一愣,随即嗤笑:“他哪里会有这等柔肠百转的心思。”

林栖梧想了想,也没法反驳婶婶的话,毕竟她哥心肠可硬了,连自己的命都能说弃就弃,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呢。

没能帮上哥哥的忙,林栖梧不再纠结,很快把这事抛到脑后,被秋珠牵着去换衣服。

纸页翻动的声响在寂静的禅房内响起,昭明将抄好的佛经归拢,另研新墨,继续抄写下一卷。

砚台中的墨汁越磨越浓稠,昭明低垂着眼,心思明显不在眼前的事情上。

——林栖梧方才所言终究还是在她心里留下了痕迹。

她虽不认为自己那没心没肺的大儿子会如十岁的稚童般需要娘亲在身边陪伴,可……可他若忽然去了,在最后的时间里,自己这个当娘的日日将自己困在寺庙,连面都同他见不上几次。

他当真不会觉得遗憾吗?

墨汁到了差不多的浓度,昭明没有提笔,而是起身走到屋外。

屋外风雪渐弱,远处的天空散出稀薄的日光,无声掠过屋檐,落在她的裙摆上。

她的儿子并非如外面传的那样生病体弱,而是受她拖累身中剧毒,药石无医。

她寻遍天下神医,一年又一年,一年又一年,忘了从哪一天起,她突然开始怀疑是不是像风言风语说的那样,是自己征战多年杀戮过重,以至于报应到了自己亲人身上。

先是她的母亲,再是她的丈夫和夫家上下几十口人,现在又是她的大儿子林却……

自责的念头在心中越演越烈,林却几次毒发险死后,她终于还是低下了头,祈求神明不要再从她身边带走谁。

要再往前推十年,她肯定不会这样想,她只会觉得那些说她杀孽太重的话可笑——她杀的是敌军,是妄图劫掠边境百姓的匪寇,他们死,是因为他们该死。

上一篇:青云妻上 下一篇: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