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社恐在古代(24)+番外

正好昨日睡得晚,李暮不习惯身边多了个人,他也不习惯,所以李暮睡着前他都是醒着的,还数着时间,算下来李暮和他都只睡了一个半个时辰,不如把入宫的时间剩下来补觉,免得他又犯头疼。

李暮睁大了眼睛。

林却故意逗她:“还是你想去宫里看看?昨日受册没时间,这次去可以慢慢逛。”

李暮摇头摇得飞快。

林却笑了:“行,那就不去。”

李暮去把入宫衣服换掉,不再追究林却方才摸她耳朵的事情,快乐的背影上写着明晃晃的两个大字——

好!耶!

林却则叫人去同林晏安说一声,让他替自己入宫谢恩,皇帝若问起来,就说自己又病了,出不了门。

林晏安收到吩咐,熟练地带上林却的亲王腰牌朝宫里去。

他笑吟吟地同宫门口等候的太监说明了情况,那太监摆出忧心的模样,仿佛关心极了燕王的身体,领着林晏安去见皇帝。

十二岁的少年,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常有宫里老人说看到他,就像看到了年幼时的燕王。

年轻的宫人不信,二者差太多了,林公子对谁都很温和有礼,那燕王……

不敢说,不敢说。

“林公子腰间这枚玉佩可真精巧。”太监注意到林晏安腰间的白玉鸟衔花佩,夸道。

“这是母亲送给我的。”林晏安想起自己收下这枚玉佩后,还被人摸了摸脑袋,眼底思绪不明,嘴角习惯性地勾着一抹浅浅的笑:

“我很喜欢。”

第十五章

三朝回门前,李暮对燕王府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期间虽然只有两天加一个新婚夜,但李暮经历了很多。

比如赵嬷嬷试图让她对燕王府的地形有个大致的概念,起手就给了她一张燕王府的地图,说是吴管事给的,专门让她认路用。

李暮打开地图看了几秒,安静合上。

好大。

为什么会有人住这么大的宅子啊!!

来自现代的李暮被深深震撼了。

除了中轴线上一进又一进的屋子,东西两侧还有建筑和花园,其中甚至有跑马场和一个冬能湖心亭看雪,夏能划船采莲的湖泊,湖泊边上还有两座大到可以用来摆酒席的水榭。

李暮根据地图边上写的王府面积,换算了一下单位,个十百千万……

李暮头晕目眩地闭上了眼睛。

她收起这份地图,心想如果条件允许,她可以把探索王府加入日常,也算是给自己未来四个月的王府生活找点消遣,至于四个月后……林却没了,她或许会从这座宅子搬出去。

除了燕王府的地形,赵嬷嬷还尝试让李暮管理府内各种事务。

李暮:“……”

您还记得我是个傻子吗?

钱氏确实教了她许多,也让她明白,要想管家,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李暮觉得还是杀了她更简单一点。

吴管事与刘嬷嬷在这件事上成了赵嬷嬷的助力,他们似乎都很希望李暮能作为王府的女主人发光发热,直到三朝回门,李暮还在同他们进行拉锯,王府的账册也还摆在她的书房。

对,她的,书房。

王府主屋五间大正房,进门中间是堂屋,东边是李暮和林却的卧室,西边的西稍间用夹天青色软烟罗的冰裂梅纹隔扇门做了隔断,给她隔了一间书房。

李暮可以在这里午睡、看书写字,以及健身运动。

她很喜欢这里,像是有了独立的小空间,甚至想过晚上要能单独睡这就好了,可惜暂时还没能说出口。

她不确定她的失眠有没有影响林却,她希望没有,因为社恐最怕给人添麻烦,又希望有,因为有的话,林却就会抱怨,林却先抱怨,她才能顺理成章地提出分房,搬去西边的书房睡。

李暮确实对林却的睡眠造成了影响。

李暮睡不着,林却就睡不着,但林却始终没有向她抱怨什么。

三朝回门前一天晚上,李暮睡得比平时更晚,林却也对她怕人的性子,有了更彻底的了解。

三朝回门当天,李府上下热热闹闹,他们先是一同见了李闻道与钱氏,又一起去拜见老太太。然后李暮就留在了老太太那,林却则被请去前面和李闻道说话。

老太太这边不仅有钱氏和李暮的两个婶婶,还有李暮的二姐嫂嫂与妹妹。

李暮听她们讲话聊天,发现李闻道那边也是这么多人,李暮的两个叔叔和哥哥都来给燕王这位特殊的姑爷作陪。

李暮由此意识到:对这场回门感到紧张的原来不止她一个人

饭后小憩时,李暮与林却去了钱氏特地为他们腾出来的院子。

李暮的社交指数已耗尽,整个人精疲力竭,直接躺到床上缩成一团,被子盖过脑袋,只剩一个头顶。

林却这边有侍卫送来一册奏本,林却看完吩咐几句,又处理了一些事务,这才走到床边坐下,隔着被子拍了拍李暮。

李暮慢吞吞把被子掀开,满脸疑惑地坐起来。

林却问:“你对你大哥有多少了解?”

李暮:“……”

李暮不好说。

老太太三个儿子,因为老人家迷信,三个儿子的儿女虽然都在一块排序,但名字的规律都不一样。

李暮三叔的儿女名字从水,比如李云溪;李暮二叔的儿女看李楹和李枳就知道,都从木。

剩下李暮这边,李暮同父的大哥叫李旭,三哥叫李亭午,都从火。

大哥李旭这个人,李暮在实际生活中和他没怎么相处过,但要说书里的他,那李暮可是太了解了。

李闻道参与刺杀皇室宗亲,李家被罚抄没家产,十五岁以上的男性全部问斩,李家曾孙辈的孩子还没出生就胎死腹中,年纪最小的二房老六——李枳的亲弟弟已经十五岁了。

可以说没一个能逃过。

但李旭逃过了。

他是李家唯一活下来的男性,因为他三弟李亭午不务正业结交了许多在家人看来算是狐朋狗友的人物,这些人得了李亭午死前相托,费劲力气帮李旭逃了出来。

李旭改名换姓逃去边境,弃笔从武花了七年时间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终于在李云溪十八岁那年带着军功回京,与李云溪偷偷相认。

书中李旭对李云溪一直心怀愧疚——如果不是他爹参与刺杀,也不会连累全家受难,所以李旭自然而然站到了李云溪和男主的阵营。

林栖梧想要抓李云溪当人质的时候,也是李旭救了李云溪。

在小说后期,李旭可以算是男主阵营里的主要战力,同时也是李云溪登上后位的最强靠山——虽然在反派林晏安的谋划下,这个最强靠山差点成为最大的阻碍。

李暮知道书中的李旭都经历了什么,但对现实生活中的李旭,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说实话:

“不熟。”

林却猜到是这样,他曲起指节,往李暮额头上轻轻叩了两下:“待大嫂临盆,你回家来看看?”

李暮当然会回来,古代医疗水平这么差,生个孩子相当于走鬼门关,她和大哥不熟,和大嫂还是有接触的,也被大嫂照顾过,即便回来当个柱子杵着,她也得回一趟才安心。

上一篇:青云妻上 下一篇: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