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56)

张三壮准备收摊儿的时候,好些裹着漂亮皮袄的行商还有仆从们,又回来了。

见几个人跑了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张三壮,心里这才踏实许多。

行商们见张三壮一抬头就露出憨厚的笑,登州的行商抬手快——

“小伙子你打住啊,可别再给俺来熬一熬那套了,你就说,咱从你这里能拿多少货,是个什么价儿就成了。”

再听他说熬一熬,他们也要不好了。

杀猪匠家熬的那是银子,他们熬的那是心肝儿啊!

张三壮嘿嘿笑,“张某也不跟各位贵客说虚的,我老丈人想着自立门户,少不得得需要些银钱,所以通过我们家往外卖,我岳父手底下徒弟就有仨,甩开膀子,一天能出几百斤不成问题。

糖饵分别是五贯、三贯和两贯钱,这面片的价儿分别是三贯、两贯和一贯钱,都是按百斤算的。”

都是做买卖的,算账很快。

那最好的金元宝不是卖给百姓的,至少得宰个有余粮的地主啥的,能卖八十到一百文一斤,百斤就差不多十贯钱,以此类推,差不多四成以上的利润。

至于面片则是老百姓们主要买的点心,过年花个十几二十文,你半斤我一斤称的不会少,钱多点的买几斤分开走亲戚也有面子。

这还是去乡下的价儿,若是往西平郡的各县去,还有郡城,价儿还能更高。

他们觉得这价格还算合适,都点头应了,当即就有人给了定金。

张三壮回到家里以后,还有人追着上门定了点心,他统一都跟人说好,过了小年开始出货。

等回头去乔家算账的时候,张三壮看着钱匣子里泛着白光的银角子和银锭子,心里火热,就忍不住开始算账。

总听苗婉算账,他算得也比以前快了许多。

有孙老火带着徒弟们开工,熟手以后,带着于氏、杨氏和耿婶一起做,一天六种点心各出两百斤不成问题,那十五天下来就是近五百两银子进账。

实则成本对两家来说最贵的也就面粉和饴糖。

猪油对张家来说很便宜,猪五文钱一斤收来的,十斤猪肉出六斤油,猪板油还能更多点,每天要耗费百斤油上下,两三天换一次,成本五贯钱。

奶块和酸奶基本就是羊奶的成本,每天要耗费三十桶羊奶,加上运送的骡车成本也差不多五贯钱。

甜菜糖这次点心做完,苗婉熬出来的那些就用完了,不够的还要用饴糖来替代,花了多少钱来着?

哦,一百八十文。

最贵的面粉每天用的多一些,需要到点心总数的一半,也就是六百斤左右。

因为数量不少,乔盛文夜里找了巴音,淘换来一批放在张家空着的房间里,价儿不贵,十八文一斤,半个月下来需要一百六十二两银子。

所以算来算去,加上饴糖的二十多贯钱,成本二百两左右,净赚三百两??

要是再加上麻辣串的分成……张三壮觉得自己脑子已经算不过来了。

这还没算小年后每天也要出货,一直出到腊月二十九。

就算苗婉答应了,所有干活儿的人每天都按一百文的工钱算,到时候加起来也能赚近千两银子!

近千两是什么概念?

张三壮掰着手指算了下,过去张家杀猪一年能剩二十两就算多的,许多时候也就能攒个小银锭子。

近千两,是他们家所有人加起来,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

苗婉还在那里感叹,“可惜咱们没有人能出去卖,若是有零售的人手,这钱还能翻倍。”

张三壮猛地站起身来,“怎么没有?咱家里人都能出去卖啊!翻一倍?那到年前咱们能赚一千多两银子啊!!”

因为关心点心卖的好不好都在场的两家人,当即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这么多吗?

苗婉无奈摊开手,“咱几家哪儿还有人闲着呀?其实这样也不错了,批发给旁人,咱们还省心呢。”

现在连公爹都开始给看灶台了,真是没有人能空出来去走街串巷,那得累死。

有命赚钱也得有命花钱!

孙氏也激动地扶着肚子站了起来,“我……”

孙老火翻个白眼打断闺女的话,“你就别添乱了,你这肚子想去哪儿?”

“不是,我听了阿婉的话太激动,羊水破了。”孙氏有点尴尬道。

苗婉下意识就有点腿软,想也不想地反驳,“不是我干的!”

众人:“……”你倒是想呢,缺点物件儿。

作者有话说:

注:西北腊八相关习俗查询自百度。

凉茶也是查询自百度,魔改的,不要信~

三十章啦~特别感谢一直支持的小可爱们,本章评论掉落红包包感谢大家~

第31章 (抓虫)

没人顾得上笑话苗婉,这年代女人生孩子如同过鬼门关,看见孙氏濡湿的裤腿,都炸了窝。

算日子孙氏差不多初十前后生,家里人一直小心照看着,这几天啥迹象都没有,孙氏该吃吃该喝喝,大家就稍微松了会儿神。

谁也没想到这么突然。

尤其是张三壮,他白着脸上前抱住孙氏才反应过来,好家伙,他抱不动他媳妇。

还是于氏反应快,问了孙氏,说是肚子还不疼,于氏都生仨了,知道大概还有好一会子才会生。

她立刻和杨氏把圈椅搬过来,张娘子也上前指挥着,问耿氏要了床旧被褥将孙氏裹严实了,让张家哥俩和孙老火还有耿叔给孙氏抬回去。

至于张三壮,被亲娘踹了一脚,“你还不赶紧去请稳婆!”

“哦哦哦!”这才是孙氏第二回 生,张三壮特别紧张,都顾不得擦腚上的脚印,就颠颠往外跑。

出门的时候张娘子还对着孙氏夸呢,“这孩子随他爹,聪明,会挑时候,正好明天休息一天,咱们全家人都有功夫紧着他,你别急,回去我给你做碗鸡蛋面吃,吃完了攒着劲儿慢慢生。”

孙氏一下子就被婆婆的话安抚住了,心里紧张消退不少,好歹生了一个了,“那麻烦娘了,我现在都没啥感觉,想快也快不了。”

张家娘子军是不紧张了,苗婉攥着婆婆衣袖的小手却使劲儿到泛青,她也说不上为啥,就特别紧张。

耿氏搂着她安抚,“没事没事,不怪你,是三壮嚎那一嗓子给孙氏说激动了,你先回屋歇会儿,娘过去看看。”

苗婉不肯,“我,我也过去。”她自己一个人呆着更害怕。

村长爸爸媳妇走得早,以前晨曦姐生孩子的时候,她代表娘家人陪床来着。

晨曦姐婆婆在的时候,她出去跟客户谈了个订单,就俩小时工夫晨曦姐就把孩子生完了。

她回医院时,大人小孩都到病房了。

她也没接触过别的孕妇,所以她一直觉得生孩子应该很容易。

可亲眼见到孙氏破了羊水,她也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这让苗婉生出一股子莫名其妙的恐惧。

这个时代没有医院,没有剖腹产,生孩子死掉的妇人有多少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