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54)

还有乔瑞臣带回来的油锅盔,也全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块放进去,做了满满当当一铁釜。

乔家没那么大的桌子放铁釜,众人也就不讲究了,只搬了椅子来,让孙氏和苗婉坐着,其他人连同孩子在内,都围着灶台吃。

伴随着厨房内几乎能将人淹没的浓厚香气,没人有功夫礼让,只叫孙老火给乔盛文和俩孕妇先盛出来,其他人都不用他管,直接下筷子。

苗婉也迫不及待把泛着辣油光泽的鱼肉放入口中,一瞬间,密密匝匝的香麻滋味儿混在一起,占据了她所有的感官。

都顾不得舌尖被烫到,只吸着气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吃。

油锅盔被红油泡得外头软,里头反而有嚼劲,香辣的热气在口中蒸腾翻滚,瞬间就逼出了额间点点细汗。

就连用水涮过以后才能吃的铁蛋都眯缝着眼,“好呲——呜,还要!”

这顿饭吃完,别说铁釜和碗盘,就连吐出来的鱼刺上,都干干净净不剩一点汤汁。

苗婉感觉,脸,回来了,脸,好像又重新丢了。

比起孙阿达的有手就行,村长爸爸做的也没这么好吃啊!

要是她以前就尝过这样好吃的味道,她不一定有脸张罗着两家做吃食买卖。

孙老火好歹是厨子,比旁人定力都足一些,在其他人还腆着肚子深陷在回味中的时候,他拍拍脑门。

“对了,卤货方子我也给改了下,以前香料一窝蜂放进去太浪费了,以后做香料包,煮卤货之前拿出来,还能反复使用,两三回加一次新香料就成。”

苗婉眼神放光,猛地站起身,“孙阿达,我突然想起来了,我外家还有好多好多方子呐!”

直播app上美食千千万,她看过很多,只是不会做而已。

但她会吃啊!

只要能形容出来怎么做,差不多知道放了啥,有个这样的大佬还能做不出来?

巨人的肩膀有多厚,能在这个时代站得有多高,全看孙阿达了!

孙老火抹了把嘴收拾自己的刀具,极具高人逼格,“吓我一跳,怎么的,馋出来的?”

苗婉:“……”不是,孙阿达,您怎么就长了嘴呢?

“噗嗤——”吃饱了的众人还听了把乐子,都捂着肚子乐不可支。

翌日半上午,天朗气清,冬阳灿烂,是个好日子。

明日就是腊八,眼瞅着离小年也不远了,瓦市一大早就热闹得紧。

连往常忙着过来排队的那群汉子们,因为要忙着收年底的货物,还要走乡串县的把从各地带来的货物给卖出去,也没工夫半夜过来了,都是一大早算着时候差不多再过来。

张三壮他们前些日子也减少了点食材,不会过来太早。

但今天他们来的格外晚一点,好些人都等不及先散了,反正攒够了一千文,香胰子、肥皂和香皂都买了不少了,也不差这一天。

张三壮等人见今日排队的人少,要是其他时候还会发愁,今天脸上全是喜色。

“张小哥家里有喜事儿?你婆娘生啦?”有还在排队的汉子打趣。

张三壮嘿嘿笑,“还没还没,就是昨日求了我老丈人指点,咱这麻辣串啊,做得更好吃了,我心里高兴。”

那说话的汉子暗自撇了撇嘴,再好吃还能好吃到哪儿去?

倒不是说麻辣串就不好吃了,可再好吃的东西也搁不住天天吃,就算有老酸奶和菊花茶什么的,也碍不住上火。

旁边习惯了麻辣串味道的几个人,脸上也没啥期待神色。

这回张三壮不麻爪,很淡定跟二哥和耿叔推着摊车进门,点火开始热铁槽。

跟以往不同的是,甭管麻辣汤还是关东煮,都没有先下骨汤。

感觉铁槽滚烫后,张二壮和耿叔一人一边站定,拿出个瓦罐,直接往铁槽里倒调料汁。

“滋啦啦——”滚烫的铁槽和油料汁水接触的声音,像吹响了号角,招呼着比往常更加霸道的浓郁香味呼啸着从帐篷里钻出去,冲四面八方招摇而去。

“咕咚——”不知道是谁先咽了口口水。

旁边摆摊子的都愣了,“卧槽,要命了。”

他在杀猪匠麻辣串帐篷旁边摆摊,多少回被那香味儿馋得难受,想着赚钱不容易,非常艰难守住了自己的钱袋子。

可就在今天,他听到了钱袋子里的铜板不翼而飞的声音,要说钱对老百姓来说是命——

不是他太无能,实在是这香味太邪门,守不住了,没法忍。

他不自觉起身,眼神放光往帐篷里冲。

命给你,给你还不行吗?

作者有话说:

下一更21点见哦~特制冬日凉茶下一章就出来啦~

枸杞手头的工作告一段落,从今天开始可以天天日九啦~开不开心?意不意外?

嘿嘿~求个评论和液液鼓励一下噻~

第30章

难得腊八前一日是个艳阳天,老百姓们就跟赶集一样,从乡下来镇子上,都往瓦市这边来,人声鼎沸,热闹极了。

西宁镇当地过腊八,煮的腊八粥与内陆有些不同,除了多种米、豆一起煮以外,还要加果干和腊肉,算是甜咸口的。

煮来不光是全家人吃,还要采买祭祀先祖和粮仓的香和纸钱,求祖宗保佑来年丰收。

今日出来卖菜的基本上没有,因为西宁镇过腊八节不吃菜,据说是家里做了菜吃,来年庄稼地里会长杂草,影响收成。

张三壮今日出门之前还跟苗婉他们解释呢,叮嘱乔家人今日不要做菜。

苗婉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北姑娘,都不知道还有这个习俗,听得特别起劲儿。

后来才想起来,也对,她们那个时候,种地的都少了,很多格外有意思的讲究都不见踪影了。

实则腊八讲究的还不止这些,做了粥除了家里人吃喝,还要抹在门上、灶台上还有家门外的树上,用来驱邪避灾。[注]

所以家家户户都不少做腊八粥,老百姓家里可能存着米粮和腊肉,但总有些没有的东西,也有小年要采买的东西,索性一起来买了,省得还要跑一趟。

但今年好些人大清早赶路从乡下进了镇,一进瓦市就有点懵——被香味儿熏的。

有人东张西望着口水问,“啥呀?咋这么香呢?”

很多站在坊口的百姓们附和——

“可不……阿啾!闻着又辣又香,镇里啥时候出了新鲜吃食了?”

“你不知道?瓦市的杀猪将麻辣串,早就有了,咱西宁镇独一份儿,听说西平郡都没有哩!”

有人讨论,还有人忙着哄娃,大人们抵抗力还有点,小孩子闻见这香味儿,饴糖都不好使了,探着身子非得去吃。

问题是,不是大人们不想咬咬牙,花上几个铜板买给孩子吃。

反正今天出门就是要花钱的,还有好些农户背着家里的鸡蛋和菜干进城,到时候换了铜板也得买东西。

但——

看着离瓦市坊口不远的地方,挂着‘杀猪匠麻辣串’红幡的帐篷处,那挤挤挨挨的人哟,谁也挤不进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