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妖行天下(34)+番外

李师傅问:“那原持卡者呢?”

刘师傅淡淡道:“国王被摘掉金冠,鸟儿折断了翅膀……你说下场会是怎样?”

很残酷,但同时也很诱人……

五味联盟,所有厨师的梦想天堂,如果能拿到那张卡,恐怕就再不用呆在这个小小的粥铺里如此辛苦了吧?

李师傅毋庸置疑的动了心。

阿九吃完饭,准备去附近转转的时候。小熊畏畏缩缩的走进房间,背着手道:“那个……对不起。”

“怎么了?”阿九对他的歉意很不理解。

小熊拿出藏在身后的一封信,“这是后厨李师傅给你的。”

挑战函?阿九念出封面的三个字后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确定是给我的吗?”

小熊飞快点头,“十分确定以及肯定。”

阿九紧张的手指都跟着发抖,这东西他只在电视上看到过,通常倒霉者是被寻仇者找上门才会出现。

而且,收到通知的都会死的很惨。究竟是自己吃太多导致粥铺不满,还是像之前一样无意中得罪了什么人呢?

不过不管是哪种,作为男子汉的自己都不应该退缩才是。

阿九打主主意后,紧张的在胸口擦擦手心汗,用双手郑重的挑战函接了过来。

似乎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可怕,背面印个血手印或画个骷髅头什么的,而是用朱红色的墨勾了对很可爱的碗筷,信中内容更是让他跌破眼镜:阿九君亲启,久闻阁下厨艺了得,特肯请切磋赐教。周六晚7:00、粥情孔思铺、8号雅座,公正人:胡青山、刘俊文,届时后厨所有人在此恭迎大驾。

李传运敬上。

阿九反复看了好几遍,不得不再次询问小熊,“这当真……是给我的么?”

第25章 如果你不是我哥哥的话

在小熊的频频点头肯定中,阿九终于半信半疑的开始正视事实。

回想两个师傅曾经教导过的话,好像都没有提起过这样的事,这可怎么办呢?他拿着信颇为苦恼。

杜诗微正在办公室跟一个男人聊天,看到阿九的电话颇感意外。

电话那边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语气很无助的寻求她的看法。

“等下,把那人的名字报给我,”杜诗微叼着笔,手指飞快的敲击着键盘,看着屏幕上搜索结果思索道:“李传运,原来是他……”

“师父认识他吗?”

杜诗微勾起嘴角,“不认识,不过跟他师父刘俊文倒是老朋友。”

“那我要去比试吗?”

“去啊,多好的锻炼机会。”

阿九有些犹豫,“可是……”

杜诗微打断他,“没有可是,不过要提醒你,每输一次,你手里的那张免费卡就被人折去一角。当被折断三个角时,那张卡就会作废,而且你还要轮为烹饪界的笑话。不仅如此,到时就连我都会名誉扫地。”

阿九立刻感到肩膀上如重千斤,嘴上却道:“师父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这样就对了,你所有的基本功都没有问题,缺乏的只是经验和五味调和感,这次是你第一次被挑战,就算输了也没有关系,所以不用紧张……”

阿九又道:“我不会让师父丢脸的。”

桂诗微愣了会儿,声音柔和道:“师父相信你。”

待她挂了电话后,发现对面的男人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笑,“什么事?”

杜诗微脸上表情很复杂,有些自豪却又有些担忧,“粥情孔思的大厨向我的小徒弟下挑战书。”

男人扬了下眉毛,“怎么会有这种事,难道他老板也置之不理吗?”

杜诗微笑了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本来就是刘俊文的提议。”

“你让学龄只有几个月的徒弟去应战经验丰富的大厨,还说相信他会赢?”

“小孩子嘛,多多鼓励没有坏处的。”

“可是他信以为真的话,将来输了心理落差岂不是更大?”

杜诗微捧起杯子莞尔一笑,“如果不出状况,我可不认为他一定会输。”

起先在杜诗微眼中,阿九也不过是个勤恳上进的大男孩。可几个月接触下来,她才发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对一个好厨师来说,厨艺可以凭借后天努力精益求精,但出奇敏锐的嗅觉和味觉却是可遇不可求,阿九是她见过五感最为丰富离奇的,只用眼睛就能简单判断出食物的味道,这件事在拜师宴上她就见识到了。

当时她亲自做出独创的六十四道菜式,身边的少年有些羞于面对媒体,一直埋头苦吃,筷子最后挑选的全是自己最为满意的,而那些尚未经过改良的,他连尝都不尝。

更为惊人的是后来,他居然能用同样的食材、调料、做出来与旁人有着天壤之别的味道。

开始她以为是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但是在反复验证后,却得出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阿九对食物有种强大的改造力,只要被他碰过的东西味道都会或多或少的发生古怪变化,或许甜味转淡、野菜的清苦味莫名消失、柔嫩豆腐变得韧而Q……

这奇怪的现象对一个中规中矩的厨师来说不算好事,但在杜诗微看来,他或许是一个另类的天才。

认识到这一点后,杜诗微决定不再授其任何传统菜式,因为他做出来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是自己预想的味道。

而是让阿九尝试着品鉴各家名菜,从而学习他们的烹饪手法调整自己的味觉,利用自己体质把食物综合的美味度发挥到最大化。

这是一场无法预知的冒险赌博,成功的话,一颗烹饪界的明星或许便由此冉冉升起。如果失败,恐怕连累自己都会输的一败涂地。

杜诗微总对未知的事情有着出人意的执著和兴趣。

中午,阿九在外面溜达没有回粥铺,肚子饿了就随便找了家杂粮面馆。

老板娘大概四十多岁,身体却十分健壮,胳膊上的肌肉比阿九大腿还要粗。一边飞快的擀压着面条,一边很随和的跟客人打着招呼。

阿九坐下来要了碗荞麦牛肉面,上来后才发现最小份的碗也比阿九的脸要大上一圈。

洁白筋道的面条浸在撒满白芝麻的红油里,酱牛肉和鹌鹑蛋从中间剖开覆盖在上面,很诱人的卖相,最难能可贵的汤头清香可口一点都不油腻。

好像每个小吃店的老板都不简单,食物成品虽然看起来都不算精致,口感比起那些所谓名贵店铺却一点不差。

趁老板娘闲暇之余,阿九问道:“你们这里的面汤真好喝,是在里面加了什么特殊的东西吗?”

老板娘笑道:“就是普通牛骨熬制的啊。”

“旬阳牛还是高山牛?”据他所知,只有这两种精选牛肉的味道最为接近,不太容易品尝得出。

“小本生意哪用得起那么好的东西,就是最便宜的水牛喽。熬汤嘛,只要结合食物本身的味道用好调料,做出来的味都是一样的。”

阿九道:“您的意思是说材料本身并不重要么?”

上一篇:烟水两相忘炎黄篇 下一篇:最后一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