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313)+番外

所以,这就是君王不喜世家,而要极力培养优秀的寒门子弟的原因,因为这些人在朝堂上没有背景,想要更进一步,所能依靠的就只有君王。这也是科举取士的最初目的,分解世家的权利,提拔寒门子弟为君王所用。

正是因为身为君王的天和帝有压制世家的心思,所以她提出这样广设学堂,选拔寒门子弟的建议才会令天和帝动心。而鼓励农事和工事的发展,也是在变相的抑制士族的威望,虽然有点对君威不利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毕竟不大,君王威信的树立也不止依靠这一个途径。

在能够有效压制世家,逐步分解世家这个巨大的诱惑面前,天和帝动心了。更何况,君威的弥补她也给出了办法。那就是朝堂颁布的对寒门学子和对农事工事做出贡献的百姓,朝廷会给予一定的奖励的措施,她相信对于君王在打压士族的影响下失去的威望,在这条政令下,在百姓心目中的权威会翻倍的弥补回来。

所以说,她提议的建设学堂的事情能够得到天和帝的首肯,便是因为她把握住了天和帝想要提拔寒门子弟抑制世家的想法,若是没有这个作为支撑,恐怕她的提议在天和帝这里就会得到否决。更不要说这在世家子占据多数的朝堂了。

有了天和帝的支持,她距离成功便走完了一大半。

虽然她和天和帝设置学堂的目的不一样,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殊途同归的,所以他们两人之间的目的没有本质的冲突。

所以,现在剩下的事情就是天和帝和世家之间的博弈,以及她在朝臣的面前为农事和工事争取地位了。虽然过程会异常的艰难,但是只是她为仕道路上的开端,未来还有更多的艰险在等着她。

虽然学堂的事情让她依附于天和帝对世家的心思得到实现,但是这学堂中的人只可能是男子,身为女子,她想要的女子学堂离实现还想差甚远。

女子地位的提高,她知道这不是能够着急的事情,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些年,随着熙和军的重建,女子也能从军为将,这让女子的地位有了不少的提高,最起码有志气的女孩子不会因为没有出路而走头无路,埋没自己的志向,这是熙和军的建立给予的女子的一个希望和地位的改变,这也是当初她极力促成重建熙和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在加上,如今她也已经入朝为官,现在的朝堂上,可以说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有女子,虽然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依旧是女子不可以为官,但是在朝中,这句话已经不对了,她和熙和军的出现已经打破了这句话,虽然只是特例,但是她相信未来这句话无论是在朝中还是普通百姓的心中,这句话都将不复存在。

不过,如今女子的地位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提高,很多女子的想法也在改变,这对于她来说已经足以欣慰,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她会再做出更多的努力让女子的地位在她的有生之年和男子达到法律和道德上的平等,至于个人的认知,却需要更长久的时间才能得到改变。

总之,今日让她收获颇丰,和国师的一场谈话,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手去改变大齐的一些落后的制度,和天和帝一同创建一个盛世,而和天和帝的一场谈话,让她不仅知道了天和帝对于她与太子关系的态度,让她和卫赜的婚事有了更多的可能,更让她在天下筹建学堂,普及教育,提高农事和工事的想法得到了首肯。

今天,虽然过得繁忙,但是却也是收获最多的一天。

沈皎看着桌子的纸笔和前两天刚收到的从任安郡寄来的信件,她觉得自己是时候给卫赜回个信,传报一下喜讯,比如天和帝对她和太子关系的态度,以及她们婚姻的可能。这个好消息,她想要迫不及待的和卫赜分享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六姑娘和韩王大婚的日子。

第295章 拦门

梁国公府的门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 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

府中六姑娘的屋内, 沈家的姑娘们, 即便是出嫁的大姑娘至五姑娘也都赶了回来, 连一向和六姑娘不对付的四姑娘如今也出现在这屋内。

“我们姐妹中, 现在啊, 就属你是最有福气的。正所谓福祸相依,你现在可不正是应了那个理?”大姑娘拉着六姑娘的手,笑着感慨道, 话语间是真心的在为六姑娘高兴, “听说韩王虽然有些冷漠,但是听九妹妹和祖母说, 是他自己亲自去陛下面前求的这场婚姻, 可见是个面冷心热的人, 想来日后定会夫妻和睦的。”

大姑娘想到这,不禁想起了六姑娘刚和林家退亲的那段日子,几个姐妹中就属她嫁的最好,她和六姑娘的感情也不错, 所以老太太也曾经拜托她替六姑娘再相看相看,但是这相看哪有这么容易的, 特别优秀的高门子弟,别说是她便是老太太也不敢想,所以她们根本就不敢去说。

剩下的那些青年中, 她也看上了几个,和老太太说了后, 也张口试探过对方家中的意思,那些人的话语中满满地都是对六姑娘退过婚一事颇有看法,当时她便气得不轻。

如今,六姑娘有了更好的归宿,那些人便是加起来都比不过韩王一人,可是狠狠地打了她们一巴掌,她现在想想就解气。任谁都不想要自己的姐妹被人嫌弃,无论是谁都不行。

“多谢大姐姐,我都知道。”六姑娘听到大姑娘的最后的话,立时羞红了脸,害羞地对着大姑娘道谢道:“我听祖母说过,前些日子大姐姐为了我的事情操劳了很多,请大姐姐受我一拜。”她知道,前些日子大姑娘为了她的婚事,受了不少气和委屈,心中一直很感动。姐妹中,她最感激的是九妹妹,其次便是大姐姐了。

从小到大,大姐姐一直照顾她们这些妹妹,便是出嫁了也是对她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她们这些做妹妹都欠大姐姐一声谢。

“好了,这么说可就见外了,你是我妹妹,这都是当姐姐的应该做得,若是真想感谢我,你日后做了韩王妃害怕没有这个机会,只要是有什么好吃的,想着你大姐姐些,便是不罔我废的这些心了。”说完后,大姑娘又打趣着自己道:“还有,这不好吃的我可不要,我的嘴也是很挑的。”

众人都知道惦记韩王府的吃食,不过是大姑娘的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但是也都知道大姑娘是为了将气氛变得欢快一些,所以也都纷纷打趣着,便是一旁的四姑娘也只是不屑地看了一眼大姑娘和六姑娘,却也没有多说什么破坏气氛的话。

不一会儿,六姑娘的一些要好的闺阁密友也都到了,看着六姑娘被众人围在一起,脸上露出害羞地神情,但是嘴角的笑容很是甜蜜,虽然不知道韩王之后又和她六姐姐接触时说了什么,让她六姐姐连女孩子婚前的担忧都少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认,她对韩王的做法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