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84)+番外

正是因为没有一丝隐瞒,天和帝才会一如既往的相信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特别是信任,是需要培养和维持的,从没有任何人无缘无故信任你的,她和天和帝之间都在默契地培养着彼此之间的信任。

“我有一问,还请郡主解答。”三老爷沈邦章听完后,也算是理清了大致的过程和真相,虽然震撼,但是心中却是一直有一个疑问压在心头。

“三叔请说,只要元嘉能说,定然不会隐瞒。”沈皎诚恳道。有些答案,就算是她想要告诉自己三叔,恐怕也不行。不然,到时候,对自己对三叔都不好。

“我明白。”沈邦章点头,在官场上为官多年,听了不该听的话是什么后果,他明白的很。

“只是想要请问郡主,山东之行,可是陛下为郡主筹谋的入朝的机会?”

沈皎听到这个问题,有些惊讶地看向沈邦章,说实话,比起她父亲,她三叔确实在政治上的敏感度更高。也无外乎在沈家,她父亲是掌舵人,而她三叔是她父亲的左膀右臂。

不过这个问题,她还是能够回答的:“是也不是。山东之事,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但是既然是个机会,便没有放过的必要,所以元嘉前往山东,确实是为了给入朝继续政绩。”

沈邦章听后抚摸着自己修好的山羊胡,对着上首的沈邦靖感慨道:“大哥,可见郡主入朝是陛下早以选定的结果,筹谋多年,既是圣意,我沈家也无需担心太多。”

一旁的沈邦靖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沈皎,问道:“虽是圣意,我也要问你一句,你想没想过你入朝,此事给沈家带来的祸事?”

第262章 不负

身为沈家女, 以女子之身给沈家带来的危害, 单单就一个给沈家女名声带来的影响, 就不是轻易能够忽略的。

“此事女儿之前也给父亲说过一些, 最近也想过更多。”她之前也回答过父亲, 想一想那还是好多年前的事情, 那个时候,她还只是开始接触朝政,甚至都没有想象过自己有朝一日步入朝堂, 会任什么官职, 那个时候的她虽然理想远大,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思索考量。但是, 她那个时候对自己父亲做出的承诺, 她的初心却永远不会变。

“女儿现在和以前的回答一样, 请父亲和诸位长辈兄长放心,我绝不会做出危害沈家家族和有辱门风,残暴不仁的事情。”沈皎坚定地道:“关于因为此事我给家中姐妹名声和婚事上带来的祸事,我都会承担, 并且我承诺,绝对会尽我所能, 给家族姐妹最大的庇护。”

“我是沈家女,是沈家的子弟,时刻谨记自己身为沈家女的责任, 绝不会做出危害沈家的事情。”

“还有,若是有朝一日, 我所做的事情会连累家族,到时我会自请出族,决不让沈氏一族为我陪葬。”沈皎说完后对着在坐的所有沈家人一礼,郑重地道。

若是真的有这么一日,她情愿自请出族,从生了自己,养育自己的家中除名。她自己做下的事情,是她自己的选择,但是她不能让家族为她的选择牵连。

“若是真有这么一天,你就是从族谱上除名又如何?”沈邦靖似乎很是残忍,对着自己的女儿逼问道:“全天下都知道你是沈家女,是我梁国公和淑惠长公主的嫡女,不可能划清界限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你为保全沈家的选择。若是真想置你于死地,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沈家的。”

一个人从以出声开始,她和父母和家族之前的关系就确认了,这不是简单地临时除名就能解决了,也不会有人信。

“就是因为我和沈家的关系剪不断,但是为了沈家日后不被我所牵连,女儿觉得有些事情还是现在就划出界限的好。”沈皎没有被沈邦靖的无情所影响,很是镇定地答道。这个问题,是她必须要面对的,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既然回避不了,还是想办法解决地好。

“划清元嘉和入朝为官的沈家子在政见上的界限。”感受着众人的惊讶地目光,沈皎镇定地答道。生活上的界限绝不可能划清,她敬爱自己的父母,也不愿意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甚至不可能发生这样没影儿的事情,和生养自己的父母划清界限。她觉得这样做,简直就是在杞人忧天了。

“如何划清政见上的界限?”沈邦章感兴趣地问道。他对于这个侄女越来越刮目相看了,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他看得明白,最为官员,有能力还不够,要有魄力,会筹谋才行,而这三者他的这个侄女都不缺。特别是魄力,他自认若是他和这个侄女换位,绝对做不到自请除名和划清界限这样果决的事情,特别是在这样出入朝堂,形单影只,孤掌难鸣的时候,这个时候若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家族在朝堂上支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拒绝,选择和家族划清界限。

“我和沈家,和父亲与三叔在朝堂上的地位,派别不同,父亲和三叔是纯臣,沈家的子弟若为官也都是纯臣,不参与党派夺嫡之争,只听命于陛下。”沈皎回答道:“虽然我和父亲与三叔一样也是只听圣命,但是在旁人眼中,我们之间差别极大。父亲和三叔,一个是战功赫赫,实打实的军功,一个是进士出身,清流一派,可谓是朝中的忠良。而我在有些人眼中,恐怕早以是宠臣,甚至的靠着圣宠将来会为所欲为的佞臣。”

“换个说法,如果说,有一天陛下有了什么政策想要实施,在前方冲锋陷阵的只会是我这样的宠臣近臣佞臣,而不是父亲和三叔这样的忠良。”她从一开始就明确的知道,天和帝想让她入朝的原因,除了国师的语言这个最基本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天和帝相信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成为自己最锋利,最懂自己的利刃,在他遇到阻碍的时候,能够替他扫平阻碍。

同样,她也需要靠着在天和帝手下做事,提高自己的朝堂地位,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努力。这虽是相互利用,但也是一种相互成全,没有什么不对的。

“同是纯臣,但是彼此之间也难免有政见不和的时候。我必然会时刻按照圣意做事,但是父亲和三叔却有时不会,不是吗?”沈皎问道。

一旁的沈邦靖和沈邦章点了点头,若是事事都顺从圣意,那不是纯臣,而是小人佞臣了。毕竟天子有不是神,总有犯错的时候,不然要御史干什么?也不会有那句“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帝王之语了。若是帝王说什么就是什么,那样的臣子也就不是忠良,而是奸臣了。

“所以,在未来,父亲和三叔不必考虑我在朝堂上的选择,只需要保持沈家原来的步伐,不需太过刻意,长此以往,这界限自然就出现了,而朝堂上的朝臣对于我们之间的关系自有衡量。”

“此事你可想好了,决定不要沈家这个助力?”沈邦靖看着自己女儿说出的这些话,流畅连贯,显然是一早就想好的,只最后确认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