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36)+番外

而沈皎却在谢太后紧盯着的目光中,摇了摇头,从容道:“阿皎不认为自己的处境会比外祖母当时更加艰难。”

“一来,外祖母当时并无任何参与朝政的基础,而我已经接触朝政很多年了,特别是这两年,皇舅舅给了我不少事情练手,朝中的事物我皆是了如指掌。”

“二来,外祖母当时内忧外患,内有先帝和罪妃窥视,外有朝臣不服,而朝中能信任的人并无多少,得用的人更少,外□□父和舅外祖父也是武将出身,能帮到外祖母的地方并不多。而我不同,皇舅舅身为帝王,却是会扶持我,但这一点,我和外祖母的处境便不同。”

“三来,我和外祖母被迫摄政,十分匆忙不同。为这一刻,准备已久,该预想到的,我基本上都会有所准备。”沈皎笑着道:“不瞒外祖母,当年阿晴在万寿节上要求参军的时候,下面那些人的神情决定我还都记得,那些个反对厉害的我也记得,我一早就想到他们,必不会让他们成为阻碍我的绊脚石。”

至于怎么将这次绊脚石挪开?她介时自由自己的办法。虽然这些人只会是反对她进入朝廷的一小部分人,但是有个词叫做“杀鸡儆猴”,便是非要动这些人,她也是有把办法的。这些年,她从没有停止发展过自己的势力,当年天和帝给她的四个暗卫,已经为她培训出了不少的人。以前她打着天和帝暗卫的注意,但是现在她觉得自己的这些个部下发展的也还不错。这些人,是她手中的底牌,也是她敢今日朝堂的底气之一。

“四来,有熙和军重建在前,有在这些年的出色表现,向世人证明女子的实力,所以,朝臣中的那些个中立之人,至少不会和以往一样激烈反对。所以,我的时机还算不错,必外祖母当年好上不少。”

“五来,我这次前去山东,也是做出了一些政绩的,以此将其作为我进入朝堂的敲门砖,要比外祖母当年好上不少。如此,能够证明我的实力,让他们在这点上闭嘴。”

“有此五点,我觉得我必外祖母当年易上不少。”沈皎总结完后,端起手旁的茶水,润了润喉咙,接续道:“至于外祖母所说的我会触动他们利益这件事,我完全同意。更明确的说,我触动他们的利益极大,但是再如何,我也会实行下去,即便是有天大的阻碍,对百姓好的,对大齐好的,该实行下去的,都必须实行下去。”

“至于君臣的身份问题。”沈皎说道这,不是很在意:“我觉得我位比亲王的身份够高了,足够压得下那些个朝臣了,谁还敢明面上对我不敬不成?至于在背后,他们是怎么说我的?我又听不见,根本就没有意义。”

“我只要在明面上能够压得住他们就行。每个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被人议论理所当然,只要自己的对的,又何必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说法呢?”沈皎说到这,轻笑道:“反正他们又不敢在当着我的面这么说,和这样的小人计较,岂不是自降身份?若是他们真的敢指着我骂,我倒是佩服,当然,若是指着我骂,那他们就更是同女子计较,又岂是君子所为?”

谢太后听到沈皎最后的话,笑骂道:“你的这张嘴啊!横竖都是你的理。”虽然她也觉得外孙女的话是对的,身为男子只要是敢谩骂女子,便不是君子所为。

“事实本就是如此,这是他们给自己的君子定义,既然自诩是君子,就应当遵守君子的风范。”沈皎笑着接话道。

“今日听了你这五点……”谢太后叹了一口气,道:“阿皎,你比我看得明白。”

第212章 回府

“您今日给我讲这些, 不正是想让我看明白这些?”沈皎看着谢太后, 笑着说道:“朝堂上风云诡谲, 但是真正的孰优孰劣又岂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有时候看着自己似乎的劣势, 但是却是优势, 有时候看着是优势, 确实劣势。”

“就像现在的我和从前的您一样,都是进入朝堂,看着我比您当初难上许多, 但是却是未必, 您是从毫无基础,和根基, 到最后全面把控朝堂, 和先帝一争高下, 正说明说明一件事,有志者事竟成。”

“您以女子之身和先帝在朝堂上角逐,最后获胜,这更是说明女子在朝堂上的建树不一定会比男子差。”沈皎笑着道。

“这世上的规则从来都是用来打破的, 只有打破后,才能改变, 才能发展,才能完善。”打破规则不然不易,但是却一直有人在不断地实践, 而她,也想要做这个实践者。

“外祖母老了, 已经没有当初的那股劲了。”谢太后看着眼前侃侃而谈,句句皆是有理有据,让人深思的外孙女,目光欣慰,感慨道:“你能说出这些话,日后你进入朝堂,我也不必担心了。”

“外祖母哪里老了,和阿娘站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姐妹一样。”沈家走到谢太后的旁边,靠在谢太后怀里。

谢太后将沈皎搂在怀中,听到外孙女逗自己开心的话,不由笑了:“你这个嘴跟抹了蜜似的,外祖母要是真的和你阿娘像姐妹,那还不成了老妖精。”

“本来就是的,阿皎说得都是真的,不信你问问阿娘。”沈皎表示这真的是真的,谢太后虽然已经不小,但是保养的很是不错,和四十多岁的人似的。虽然她阿娘显得更年轻,但是这相差十岁左右的姐妹也是有的,不是吗?

“你啊。”谢太后用手指了指沈皎的额头。

被沈皎这么一打岔,谢太后的心情好上了不少,对着怀中的外孙女,温声道:“阿皎,今日的这番谈话,倒是让我前些天以来的顾虑打消了不少,原本我觉得你选择这条路,多半是你皇舅舅一厢情愿,亦或者是崇文馆的这些日子,将你的心养大了,也养的胆大了,不知道这朝堂的凶险等等。”

沈皎知道谢太后这是婉转的说法,不客气地说,估计朝堂一大部分人知道她想要入朝,都会骂她一句不知道天高地厚,自以为是,更难听的话八成也是有的。

“所以我这些天来,真的是有些后悔同意你进入崇文馆学习。”谢太后继续道:“不过,今日的这些话,让我的这些后悔的想法全部打消,就今日你的表现来看,你有足够地能力进入朝局。”

沈皎知道谢太后这是支持她的了,心中很是欣喜,这是被认同的喜悦。

“所以,阿皎日后也要如此,不要让外祖母后悔当初和现在的决定。”谢太后定定地看着沈皎,缓缓说道。

“愿倾我全力,不辜负外祖母所期。”沈皎起身对着谢太后一礼,郑重地道。

淑惠长公主府门外,沈皎看着在外面迎接自己的大嫂和三嫂,连忙道:“怎敢劳烦两位嫂子在此?”

“妹妹一路辛苦劳累。”大奶奶乔氏笑着道,然后和永安郡主一左一右伴着沈皎朝公主府里面走去,沈皎在两人中间,觉得被两个美人真心实意嘘寒问暖的感觉真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