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06)+番外

沈皎看着阿新红着脸保证道,不禁笑了,点头逗着小姑娘道:“好,我等着你。”

阿新听了这句话,脸上红得更加厉害。

“最近规矩学得如何?”沈皎看到阿新害羞的样子,心中十分开怀,知道小姑娘害羞,也不继续逗她,而是转头问着一旁正在给她更衣的轻风。

“回公子,府中的礼节规矩大都讲得差不多了,阿新学得也很认真。”轻风想到阿新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乡野丫头,在短短将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能学到这么多的礼仪,已是十分不容易了,这点让她颇为欣慰。

“如今该学宫礼了,宫礼复杂,恐怕还是要多花些时日才行。”宫礼不比别得,若是阿新真的被主子所看重,日后少不得经常跟着出入宫廷,这宫礼是重中之重。若是别得地方,行错了礼,被有心人抓住了,到时不仅会丢了自己的命,还可能会给主子带来麻烦。所以,这宫礼必然是要好好教的。

“阿新肯吃苦,等到主子回京时,这宫礼应该不成问题。”轻风算了算时间,保证道。她不知道主子对于阿新究竟是什么想法,所以,只能尽可能地在现有的时间内,完成对阿新的教导,不耽误主子的事。

阿新听到轻风的夸赞和保证,脸上更红了些,但是眼神却十分坚定。沈皎看着小姑娘害羞可爱的样子,笑了笑,比刚见到阿新的时候,她已经从骨瘦如柴,黝黑瘦弱的样子大变了样,不仅身子长胖了不少,虽然已经有些瘦弱,但是却在正常的范围内,身高也抽高了不少,皮肤也变得白皙起来,特别是样貌,沈皎觉自己的手气真的不错,但看这五官样貌,再过几年,真的会长成一个魅力的姑娘,也怨不得那个人伢子想要将其卖到青楼中去。

“宫礼倒也不急,你和细雨还能在我身边再呆一年。”沈皎慢声道:“可教阿新识字了?”

轻风听到主子对自己的看重,很是感到,答道:“按照主子的吩咐,已经在教了。”

“读书方面也好好学。”沈皎这句话,是对着阿新嘱咐的。随后又对着轻风道:“记住,从幼儿的启蒙书教起,然后是女四书,学完后再说别得。”她虽然自己不喜欢读女四书,但却也不承认其中虽有些思想她十分不认同,但是有一些却也是对这个时代的女子真正的好。她不学,是她的身份使然。但是像阿新这样身份的女孩,只有学好这些,才能在这个时代下不吃亏,学好才能用好。

“等到你学完这些,若是学得好,还想要再学,我给你再准备别得老师。”沈皎道。她救下阿新,可不是为了得到一个侍女。

“阿新一定会好好学得。”阿新坚定地保证道。若说她以前从没有想过这样的日子,那她就是做梦都没有梦到过自己还能读书,这是她那个宝贝弟弟都不敢想的事情。而且这是主子给她的任务,她一定会好好学,不会让主子失望的。

一旁的轻风听到后,也应是。她知道等阿新学完女四书这些,她和细雨估计已经嫁人了,换人教其是肯定的事情。轻风算了一下沈皎身边的侍女,却也没有想到自家主子会选谁给阿新做老师。

一旁的沈皎却忽然想起了什么道:“任安郡没有什么好逛的,我们的行程也比较赶,待到了齐州府,你和细雨,再加上阿新好好逛逛。”沈皎笑着道:“特别是你和细雨,看看有什么新鲜的收拾衣服,买下来,回头好当嫁妆,我给你们出钱。”沈皎财大气粗的样子。

轻风听后很是感动,声音有些哽咽的道:“主子别破费了,奴婢和细雨平日里主子给了这么多赏赐,还是有些钱财的。”

“你们都快出嫁了,给你们添些嫁妆不是我这个主子该做的?”沈皎打趣道:“到时候出嫁了,别因为嫁妆的事情,在婆家受了气,到时我就是想给你再添什么也不是嫁妆了。“

嫁妆是女子的私有财产,而其余的却只能归婆家。

“好好准备嫁妆,你家主子给你们办嫁妆的钱还是有的。”沈皎笑着道:“齐州府历史悠久,有着不少好东西,到时直接从我账上支银子,想要买什么就直接买,要是再推辞,我可就生气了。”

轻风这才笑着应下,眼中有些湿润。

等洗漱好后,卫赜派人送来的舆图也到了,沈皎坐在床上细细地翻看起来。

第182章 稻田

第二日清晨一早, 沈皎很早便洗漱好, 用过早饭后, 便见卫赜走了过来。

互相见过礼后, 卫赜问道:“今日阿皎想要先去看哪个地方?”

“先去惠安县。”沈皎伸手请卫赜坐下后, 笑着回道。

“惠安县?”卫赜听到这个名字, 眉毛轻佻:“昨日一晚,想必阿皎收获甚大了。”

沈皎也不隐瞒谦虚,直接道:“惠安县位于任安郡最北端, 同时也和周边的另外两个郡相接, 经过其的梅渠虽比不上章县的章渠至关重要,却也是连接几个几郡的重要所在。在之前送来的任安郡郡志中有所记载, 前些年梅渠屡次决堤, 因着只是小决堤, 很快雨水停下后,河水也很快下去。因着并未死伤几人,所以前任任安郡知府并没有上报上一级官员。”

“但是在今年的暴雨后,梅渠却没有决堤, 由此可见,梅渠一定是经过了治理加固。”沈皎拿起之前自己翻看过的郡志放在一旁, 将其中梅渠决堤的欣喜全部一条条找了出来,可见其中的用心。然后将郡志翻至到最后几页,上面的年号和日期俨然是今年早些时候。然后紧接着道:“郡志中有载, 知府请左参政张敬宗前来勘察河道,随后惠安县开始了长达三个月之久治理梅渠的日子, 正是有了这三个多月,惠安县的百姓安居乐业,并没有受到任何的灾情影响。所以,我想要先去惠安县看一下现在的梅渠,看一看赜表哥和张大人的心血政绩。”

对于心血这两个字卫赜没有反驳,这惠安县的梅渠确实花费了他大量的财力物力,说是心血一点也不为过,还很是恰当。

“看来阿皎昨日的收获果然不小。”卫赜笑着点头道:“梅渠确实是我请张大人勘察完河道后,主持清理修筑的。”

“梅渠原来是什么样的情况?”沈皎问道。

“我刚来到任安郡的时候,梅渠中河道淤积,别说是运载粮食的大型官船,就是平日里官宦人家用的客船也都无法在里面行驶。”卫赜想到之前梅渠的现象,和当时自己先到其的困苦,再想到今日的梅渠,脸上不禁露出了笑意,继续道:“但是我对于治理河道这方面并没有什么经验。”这是事实,虽然他读的这方面的古籍很多,但是真正的具体实施却是一次没有过,而他也不可能拿梅渠做尝试,这是对整个任安郡百姓的不负责任。

“后来,我去请了张大人,和其一起勘探了任安郡的河道后,张大人给出了现在的建议。”卫赜继续道:“当时张大人刚刚考察完整个山东的河道情况,所以我相信其对于梅渠的治理应是基于整个山东河道整体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