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165)+番外

“彦先生,告诉一下吴校尉,让他尽量不要伤及这些人,能活捉尽量活捉。”沈皎沉声吩咐着一旁的暗彦。

“是。”暗彦应是。对于训练有素的禁军来说,这些饥荒瘦弱毫无组织和战斗力的灾民,在其手下毫无一击之力,甚至还能把握分寸将其活捉。

沈皎在暗彦走后,便从车上走下。面对旁边兵士的劝谏,沈皎摆了摆手:“你们已经将我车架围起来了,不用担心,我只是出来看看,不会出什么问题。”

看着面前瘦弱的,拿着锄头等农具打劫的灾民,心中一痛。

看样子,章县的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得多。

禁军的战斗力很强,这群灾民在其镇压下没有任何反手之力,很快被禁军所擒。

“公子,劫匪已经拿下,按照公子的吩咐,没有死亡,全部活捉。”

“辛苦良器兄了。”沈皎点了点头。吴琼,字良器,位居校尉,是吴羽的堂兄,尚不到而立之年,也是吴家重点培养的族人,这次天和帝指派给护送她的,现在出门在外,她称其一声良器兄,以示尊重。

“不辛苦,这是属下应尽的职责,此番是让郡主受惊了,是属下失职,请公子降罪。”吴琼恭敬地道。

“这样的事,本就不再预料之中,不是你的错。”沈皎摇了摇头,“你反应及时将他们活捉,哪里能怪罪你,应该嘉奖才是。”

“谢郡主体谅。”

“好了,现在过去看看吧。”沈皎对着一旁的暗彦和吴琼说完,便率先走了过去,吴琼和暗彦紧随其后。

第143章 灾情

沈皎看着面前这些面黄肌瘦的劫匪, 衣衫褴褛地被手执校刀的进军围在一起, 有的嘴里不停地求饶, 也有些沉默不语, 一声不吭。

沈皎叹了一口气,对着身边的吴琼道:“良器兄, 让他们安静一下, 我有话要问。”

“是。”

“不要说话,我们公子有话要问。”吴琼在沈皎面前恭敬收敛地很,但到底是吴家重点培养的青年才俊,上过战场,立过战功,在刀口上舔过血,又身居校尉, 身上自有一股骇人的气势, 威慑地紧, 那些劫匪在听到他话后, 声音小了太多。

吴琼满意地看着面前安静无声地场面, 满意地点了点头, 厉声道:“问你们什么,你们就老实地答什么, 若敢有一句不实,我手中的刀也不是吃素的。”

“公子, 请问吧。”吴琼看到劫匪在自己话落后, 都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身子, 这震慑的作用也起到了,然后对着身旁的沈皎回道:“公子,您可以问话了。”

“有劳了。”沈皎对着与吴琼点头示意,说完后,然后对着被禁军牢牢围起的劫匪,温声道:“你们不用害怕,我问你们一些话,你们答了,只要真实,不仅不会要你们的命,还会让人给你们准备吃食,管饱。”

说完后,便对着身旁的暗彦道:“彦先生,时间也不早了,让他们早些准备哺食吧。”然后指了指前面的劫匪,“将他们的人数也全都算上,菜色和份例和扈从们相同,尽量多准备些主食

,让他们吃饱为准。”

“是。”暗彦领命称是。他们这一行人的日常供给是每隔五日有专门的人从各州府送来的,分量都是照多的准备的,所以他倒是不担心这粮食的问题。

元嘉郡主出京前往山东的理由,众所周知是为求医。元嘉郡主为救驾,身体娇弱,圣上垂怜疼爱,一应护送的军队多些,在吃食上准备的精细些,也是应当的。再者名医四处游历,这找不到人,到处追寻名医的脚步也是正常,所以,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具体路线。

圣上怜惜,路上各州府供给元嘉郡主所需的粮草钱财,先由各州府垫付,随后将一应明细递交后,再从圣上的私库中出,绝不会让元嘉郡主占各地半点亏,所以,朝中的反对声也不多。毕竟元嘉郡主是为圣上负伤,有恩于朝廷社稷,再者又不是让他们掏钱,圣上自己掏腰包,他们何苦不同意惹得圣上厌烦呢?

但由于他们的行程保密,因此,各州府供应的一切物资,押运的全都是禁军亲为,所以,由元嘉郡主的亲卫和圣上播下来的禁军一共兵分两路,一路负责供给物资,一路负责护卫元嘉郡主。

所谓恩威并施,效果从来都是不错的,在沈皎和暗彦的对话后,不少人都露的出了欣喜的神色。天知道,他们有多少时间没有吃饱一顿饭了。

沈皎满意地看着众人转变的脸色和态度,然后问道:“你们可是章县人,怎么会成为匪寇的?”

沈皎的话落后,一位年龄颇大,约有五六十岁左右的老者站了出来,对着沈皎道:“这位公子,小老儿和其余的人都是章县人,是章县管辖下的柳树村的百姓,这沦为匪寇,实在是为生计所迫啊。说实话,不瞒公子,这是我们第一次干这些事,但凡是能活得下去,又怎么会干出这样的事情啊。”

“老人家今年多大了?”沈皎听到老者的话,点头问道。这群人当真是老弱病残,在这个七十古来稀,可以受官的时代,五六十岁也算得上是高龄了。

“小老儿今年六十有二了。”

“看老人家说话有据,可是有什么职位?”沈皎问道。这个时候能代表这百十人跟她直接答话,可见这位老者在其中颇有威望。

“小老儿是柳树村的村正,侥幸读过两年书。”

“既是村正,你应当明白《大齐律》中《贼盗律》规定:谋反者, 不分首从, 均处斩刑;父、子年十六以上皆处绞刑;子年十五岁以下及母、女、妻、妾、祖父、兄、弟、姐、妹等没官;伯叔父、兄弟之子均流三千里。”

沈皎还没说完,老者就立时跪在了沈皎面前:“公子,我们就是想要碰碰运气,强些吃食,让村里的老幼青壮能活下去啊,别说是谋反,就是杀人我们也是不敢的啊。”

“为贼者,最轻者也会流三千里。”沈皎轻叹一声道。

沈皎话落后,一道明显处于壮年者的声音传了过来:“但凡能活下去,怎么会有人愿意做贼?”

“你叫什么名字?”沈皎将目光转向那道充满怒气的声音,问道。

见他不答,变对着一旁的吴琼道:“将他带过来。”

等到一旁的禁军将人带过来后,沈皎看着眼前那边瑟缩着不停告罪的老者,转头对眼前的青年问道:“出来为贼,可是你的主意?”

“不错,是我的主意。”青年看了眼后面的人,然后耿着脖子,视死如归道。

“村正之前没有告诉你们,为贼的结果吗?”沈皎问道。

“说了,不就是掉脑袋吗?”李三道:“村正之前也是不同意的,但横竖都是个死,我们不想饿死,也不想看着婆娘和孩子饿死在自己面前,所以才逼着村正同意了这个主意。”

“你不要问难村正,有什么事情都冲着我来。”

李三的话落后,沈皎看着村正在一旁不停地求情,对着身边的人道:“将老人家带下去吧,不要为难,好生照料一下。”对于这位一心为了村民的村正她还是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