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164)+番外

所以,当轻风姐姐告诉自己,她以后能伺候主子时,她的内心是欣喜的。她在家是侍候人的命,给她弟弟当丫鬟,还整天被她爹娘打骂。比起伺候她弟弟,她更愿意伺候像主子这样风光霁月的人。风光霁月这个词,是她新从轻风姐姐这里听到的。

“我以后一定会忠心伺候好主子的。”阿新一脸坚定地保证道。主子给了她活命的机会,她会誓死效忠主子的。这个词,也是她新学会的。

轻风和细雨听到阿新坚定的语气,笑着点了点头。

“侍候主子可不是什么随便的事情,主子身份特殊,你要学得东西有很多,这些,我和你细雨姐姐会教你的。”轻风嘱咐道,不过看到阿新又有些紧张的样子,宽慰道:“你放心,这些天我看你学什么东西挺快的,挺聪明的,一定能学会的,不要担心。”

大家族的奴婢一般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特别是京中贵女的贴身侍女大多都是家生子。而像她们的主子元嘉郡主这样位比亲王的贵女,其身边的侍女更是会慎之又慎,哪一个不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从小就被选出来在主子身边侍候的,对主子的脾气,喜好等了然于心。更重要的是,在她们主子元嘉郡主身边,除了这些外,礼仪等方面更是要不能有一点差错。这些方面要是错了,有时不止是受罚,还可能会丢了性命。

轻风看了眼阿新,虽然年龄不小了,但是从这几天看,还挺聪明,什么东西一般教上两三遍就会了,现在开始教她礼仪规制什么的,相信等到她们回京,就基本能将该学的都学会了。这是她们比较宽慰的一点。

而在另一边,暗彦虽然照着沈家的话,让人传达了过去,但依旧皱了皱眉道:“主子怎么想把阿新留在身边?”

听到暗彦的话,沈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阿新的身份查清了吗?”

“查清了,确实就如我们看到的,和她交代的一样。”若是没有查清阿新的身份,他会直接不赞同沈皎的举动,而不是没有阻止,默认后,才来问。

“彦先生,你说当人走到绝境的时候,给她们一个机会,她们会抓住吗?”沈皎幽幽地问道。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抓住这个机会。”暗彦扬眉答道,有些不明白沈皎的意思。

“我现在给了阿新一个机会,我想要看看她能走多远?”沈皎道,“而且,我日后也会需要侍从,细雨和轻风年纪大了,且是宫女,没有一直留着她们的道理。而阿新年纪正好,有了这一场经历,她日后也只会忠心我一人。”

对于沈皎前面的话,暗彦不是很懂,但后面的话,暗彦再明白不过。随着沈皎接触的朝政越多,她身上的秘密就越多,这样的时候身边的侍从一定要忠心不二,轻风细雨已经大了,过两年便要放出去,有阿新这样一个对郡主忠心的人也好。

他和扬灵几个毕竟是暗卫,不适合跟在郡主身边侍候,所以这样也好。

至于前面的问题,暗彦还想再问个明白,但看着沈皎似乎不想再谈论这个话题,便闭上了嘴。他只要确保阿新的身份没有问题,确保郡主安全就好,其余的他也不该多问。

“五皇舅那边到了哪里?”沈皎问道。

“回郡主,依照惯例,端王爷等钦差和随行的官员卫队应先往齐州而去,先去齐州东平县宣旨,然后彻查山东布政使杨叔达一事,同时召见山东各地的官员,商讨赈灾的具体事宜。”暗彦道,“依照前些日子的传信,算算行程,端王爷应该在后日左右到达齐州府。”在大齐,齐州东平县是山东首县。

“嗯。”沈皎点头,“我知道了。”

“对了,之前我派人给赜表哥送的信可送到了?”

“应该已经送到。”暗彦道:“郡主不必担心,便是杨叔达将山东把控地再严,将任城郡围成铁桶,扬信也会将信送到卫大人手中的。”若是扬信连这点本事都没有他也通不过暗卫的选拔了,更何况杨叔达也不敢将身为卫氏嫡子的卫赜□□起来,而卫赜本身也不是好惹的。

“嗯。”沈皎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她想起自己临走前,天和帝对她说得话,让她不用顾及什么,肃清山东官场,治理好河道才是最重要的。

她明白天和帝的意思,从这几日了解的情况情况和朝堂来看,杨叔达贪污这么多的银两,真的是都进了自己口袋中吗?显然不是,杨叔达敢截下山东官员联合递上京城的奏疏,敢幽禁左参政张敬宗等一系官员,不外乎是有人给他撑腰而已。

至于这谁给他称的这个腰,不用猜,但从天和帝派和太子亲近的赵王随端王一同前来山东,然后派出工部和都察院中两个不站队的纯臣来此,便说明一切。

她是在及笄礼后的第三天走得,她走得时候,见了天和帝一面,她记得天和帝称呼着她的字对她言到:“重光,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的。”

从及笄礼后,大家对她的表字和对她身上最后穿着的绣着九章的礼服议论纷纷。特别是当她穿着那件绣着九章的礼服,手持九寸二分五厘的玉圭,身带描金云龙纹挂金钩的玉佩站在天和帝面前,想他朝拜时,下面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天和帝真如他之前在圣旨上说得一般,然他礼同亲王,并言到她的郡主府也按照亲王规制建造。

至于这表字,有人说重光二字是为了和她的名字中“晟”字相呼应,皆为日月光明之一,但大部分的人都不认同。

她在知道这个表字是天和帝所起的时候,大概清楚了天和帝心中所想。

《汉书》曾曰:“太平之世,抱日重光,为之有重日也。”此为瑞应,而她的出现对于天和帝来说,应算得上是一场瑞事。而《书·顾命》:“昔君文王 、 武王 ,宣重光。” 孔 传:“言昔先君文武 ,布其重光累圣之德。”汉·班固 《典引》:“宣二祖之重光,袭四宗之缉熙。”这可以说是天和帝对她的期盼了。

正在沈皎陷入沉思的时候,外面突然传出了一声马的嘶吼声,沈皎对着外面的暗彦问道:“彦先生,出什么事了?”

“郡主莫慌,是一群劫匪,只有百十来个人,手中也没有什么兵器,绝不是禁军的对手,程校尉正在处理此事。”暗彦回道,说完后,眉头又皱了起来,道:“郡主,这劫匪看着有些不对?”

“嗯?”沈皎问道:“怎么不对?”

“这些人似乎不像是有经验的匪患,倒像是……”暗彦看着前方瘦弱的毫无战斗力的劫匪,迟疑道。

“像什么?”沈皎挑开车帘,看着暗彦纠结的样子和不太好的脸色,心理有了不太好的预感:“像什么人,彦先生只管说便是。”

“像是灾民。”暗彦说完后,叹了口气。若是章县的灾民已经为了活下去,成为匪寇,这事情的严重性回更厉害。

沈皎听了暗彦的话,心中一颤,心底最糟糕的预测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