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137)+番外

一旁的晋王看着五公主只准备了一件衣服,就被自己父皇如此赞誉看重,出尽了风头,心中怒火中烧,他的那件寿礼可是从半年前就开始烧制,废了不知多少银钱,就得了句不错。

而太子和五公主呢?

晋王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因着知道这是天和帝的寿宴,才勉强压制住了怒火,低声嘟囔了一句:“父皇偏心至极。”

坐在一旁的晋王妃听到这句话,嘴角微微抽动,对晋王没有丝毫要关心的意思,端庄地坐在一旁,正色低声道:“殿下,这是宫宴。”

说完,也不待晋王回话,只是继续将目光放在殿中的少女身上,完全没有灾搭理晋王的意思了。

第116章 寿礼

沈皎从容的走到殿中, 对着天和帝贺寿道:“ 能当浊世为清世,始见君心是佛心。九野黎民耕浩浩,百蛮朝骑日駸駸。今朝献寿将何比, 愿似庄椿一万寻。”

“元嘉祝皇舅舅万寿无疆, 寿与天齐。”

“元嘉郡主进温凉玉圭一件。”

“温凉玉圭?拿来给朕瞧瞧。”天和帝笑着吩咐道, 眼中带着好奇。

内侍将玉圭呈上,只见一枚刻着“日月星辰”和“海水江崖”的玉圭被放在紫檀木所制的盒子中,上手拿起盒中的玉圭, 眼中不禁有些诧异, “此玉上温夏凉,倒也不愧温凉玉圭之名。”

“一温一凉之感,能生于一块玉之上, 倒真是奇特。”天和帝把玩着手中的玉圭,赞道:“这样的玉,怕是天下也难有第二件,元嘉能寻到此物给朕祝寿, 当真是孝心有加。”

晋王听到天和帝这样的话,刚刚平息的怒火又再次兴起, 他的父皇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偏爱元嘉,给父皇送礼,谁不是花了千百个心思, 如此说来谁不是孝心有加?

只偏偏称赞元嘉一人, 也不知道其究竟给父皇灌了什么迷魂汤, 让他父皇的心偏成这样。

“此物是元嘉机缘巧合之下, 在一位商人那里得到的,见此玉温凉双生,实为罕见,便命人将此玉雕成玉圭,进于皇舅舅为寿礼。”沈皎将此物的来处一一说出。

听到沈皎的话,天和帝深深地看了一眼沈皎,之后笑道:“元嘉有心,胡喜,在朕身旁为郡主设座。”

“是。”胡喜没有任何诧异地应道,这几乎是每次宫宴上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之前元嘉郡主还小时,陛下还经常将元嘉郡主一同抱在龙椅上和自己同坐。

这些年,随着元嘉郡主年长,在和男子同坐终究是有些不便,陛下才会让人将自己的御座旁给元嘉郡主设座。

“元嘉谢皇舅舅恩典。”沈皎谢恩后,从容地向前方,天和帝的御座旁走去。然后安然地坐在天和帝的身旁,和天和帝同桌。

大齐朝臣看着元嘉郡主一如既往的圣宠,早已习以为常,但心中盘算地更为厉害,和五公主比起来,元嘉郡主能给一个家族带来的助力似乎更大。

至于来朝恭贺的各国使节,看向御座旁边的沈皎,很是诧异和惊奇,不少人开始和一旁自己一国的随使开始小声交谈起来。

沈皎坐在位上,她觉得自古以来当权者将自己的座位放得最前方和高高在上,不是没有道理的,除了表示自己的地位外,更能够将众人的各种表情行为尽收眼底。

沈皎环顾了四周,对众人对她的各种羡慕,嫉妒,厌恶,算计等等的目光视而不见,心中没有半分波澜,最终将目光,停在了卫赜的身上,她已经有好久没有见到卫赜了,算一算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这些年,她和卫赜还从没有分别过如此之久。

她的心,在这些天,思念着,卫赜。

正在这时,卫赜突然抬头,对着沈皎望去,让沈皎触不及防地和卫赜对视在了一起,但只是一瞬,她便立时错了回去。

这是天和帝的寿宴,她又坐在如此万众瞩目的位置,自是要万分小心,刚刚晋王看着时,那眼中的嫉恨,她不是没看见,自是要万分小心。

虽然只是一瞬,但卫赜眼中的思念和情意,她却是感受的分明。

这样互相思念着的感觉,她觉得感觉,似乎很温暖,很不错。

坐在下方的卫赜,在和沈皎对视后,看着上方已经长成少女的女孩,眉眼间染上了些温暖和笑意,但放在袖中的左手却紧紧地握起。

和卫赜错开视线后,便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一旁,在卫家的席上注视了一圈,她并没有看到卫渊的身影。

今日在卫皇后那里,卫老夫人隐约向卫皇后提起卫渊因病告假,无法出席万寿宴一事。她记得卫渊和胡使一同进京已有五日,除了进京当日,天和帝接见厚赏后,便没有人再见到过卫渊的身影,天和帝对其似乎遗忘了一般,不再提起,没有任何对其安排官职的想法。

而卫渊似乎再也没有出现在众人眼前过,卫家对外宣传卫渊进京后,水土不服,正在家中养病,闭门谢客,这次寿宴也是一样。

对此这个现象,每个人众说纷纭,最多的说法是,天和帝在特意打压卫家,想要收回卫渊守手中的兵权,卫渊称病不出,只是为了让自己保留一些颜面,毕竟身患重疾者,被收回兵权也是在情理之中,与颜面无损。

总之,这是天和帝对卫家的打压,对太子的打压,而卫家也已经对此妥协。

但在沈皎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天和帝是不会这般轻易地不顾北疆将士的心,替换守边大将,更何况北疆之外的胡人,并不安分,总是蠢蠢欲动,朝中也没有人比卫渊更熟悉北疆的战事。

再者,天和帝对卫家十分信任倚重,是其留给太子的最坚实的拥护者,如若其忌惮卫家,便不会如此尽心培养卫赜了。

至于卫渊的这件事,确实透露着种种疑点,让她心中也是疑惑不解,但她知道绝不是像众人猜测地一般。

沈皎看着下方在自己后,进献贺礼的各国使节,这些年大齐军威威震四方,周围的属国在天和帝寿辰,除了进献一些寿礼外,还有不少国家都打着联姻的心思。

比如,这位滇国的二王子,想要求娶大齐宗室贵女为妻,至于为什么不是公主,滇国已经被大齐在九年前的那次战争中,已经被大齐打怕了,再也生不出其它的心思来,最起码在明面上如此。另外,大齐也向滇国派出宣慰使,将滇国的朝政也尽数归于大齐治下。

其军权也被消弱地太多,所以能求娶宗室贵女,对其来说都是一件极为不容易的事。大齐宗室贵女哪个不是锦衣玉食地长大,又有哪个愿意远嫁,还是嫁给一个几乎被大齐架空的王室,一个被大齐架空,毫无权势的夫君?

天和帝对于滇国三王子的求婚,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否决,便让其退下了。

而下面便是胡使,只见一位穿着华丽,长相极为瑰丽地女子跟在一位王子打扮的人一同走上前来。

第117章 变故

“北元二王子见过蒙哥见过大齐皇帝陛下, 这是王妹。”蒙哥对着天和帝见礼后,对着身后的那位无比妍丽的女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