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136)+番外

“阿晴,好久不见。”沈皎和谢晴的手拉在一起,关心地问道:“最近还好吗?”

“元嘉,之前多谢你,若不是你让我提醒祖父和父亲他们,早有准备,不然……”谢晴的话没有说完,谁能想到晋王会像一条疯狗似的在朝上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咬,好似要将每个人撕下一块儿血淋淋的肉来,特别是对谢家敌意很大,若不是事先早有准备,谢家这种武将出身,不善言辞的人,真的对晋王应付不来。

“元嘉,真的谢谢你。”谢晴真诚地道谢道:“祖父说,谢家欠你一个人情。”她虽然不清楚阿皎为什么知道这个消息,但能告诉她,必然是冒着巨大的风险的。

“和舅外祖父说一声,不过一句话的事,不用如此。”沈皎说完后,看向谢晴,“不过,你欠我一个人情就好了。”

“好。”谢晴回答的很是郑重。

“元嘉,我将自己的想法和祖父说了。”

第115章 万寿节

太清宫

宫中的乐人合奏着, 仿效百鸟朝鸣般,内外肃然,半空中仿若鸾凤和鸣, 高贵优美, 动人心弦, 仿若仙乐。

天和帝高坐于御座上,卫皇后和谢太后坐于其旁,阁臣, 王爵公侯和各国使节坐于殿中, 群僚和外使随员坐于殿外两廊,家眷坐于其身旁。

一曲完后,乐人退下, 接下来便是向天和帝进献贺礼的时间了。

在大齐,按照身份,由太子开始祝寿献礼,然后是诸皇子, 接着是各国的使节,再然后是宗室诸王和群臣献礼。而未出嫁的公主则是在皇子后献礼, 皇孙在其之后,出嫁的公主则是和夫家一同了。

至于皇后和诸妃的礼物,则不会在太清宫中直接进献, 毕竟是后宫女眷, 有些贺礼也不适宜拿到朝堂上来展示。

“太子和诸皇子献礼。”胡喜唱到。

“儿臣祝父皇天保九如, 圣体永康。”太子说完后, 站在一旁的内侍便立时唱到:“太子,进百寿图一幅。”

“此为儿臣所作,还望父皇包涵。”

这时,后面的内侍便将此图缓缓展开,一百个不同形态的寿字,排列在图上,笔法飘逸,铁画银钩,气势勃然,不说别的,单是要写好这一个个不同的寿字,便极为不易了,更何况要将其排列出美感。

“太子有心了。”天和帝点了点头,含笑道,俨然心情不错,特别是在听到太子说这是其亲自所做后,脸上的笑意更大,

“回头将这幅百寿图挂到紫宸宫。”天和帝对着身旁的胡喜吩咐道。

“是。”

“儿臣谢父皇恩典。”

太子笑着谢恩行礼后退下,宠辱不惊,储君之风尽显,之后便是按照长幼之序,从魏王依次献礼。

魏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按照惯例,送了一对带寿字的玉瓶,和前几年一样,没有什么出彩之处,但也挑不出错来。

勇王抱病在家,没有出席今日的宴会,原勇王妃被降为侧妃后,勇王妃一直空缺,只是命人进献了一件青铜杯。

接下来便是晋王,晋王很是意气风发地走上前去,身后跟着由四个内侍一同抬进的一个巨大的青花万寿瓷瓶,对着天和帝拜道:“儿臣祝父皇寿与天齐,万寿无疆。”

沈皎看着晋王身旁的青花瓷瓶,俨然是精心烧制而成。整个瓶体用青花釉写满一万个不同形体的隶书“寿”字,其寓意正如同之前晋王的祝寿词一般,此为万寿无疆。

以大齐工匠的水平,能烧制出这样的一个不小的瓷瓶,并在其上面绘上一万个不同的寿字,可谓是万分艰难,便是烧制出,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等银钱,绝对是不可胜数。若无意外,晋王今日进贡的礼物,可算得上是诸皇子的贺礼中最为贵重的了。

至于是不是最用心,便不好说了。

天和帝看着这万寿青花瓷瓶,点了点头,道了声:“不错。”也没有多说什么,便摆手示意其退下了。

晋王告退时,明显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反而带着些失望和懊恼。

接下来,其余诸皇子中,年龄还小,没有出宫建府的皇子,送的礼物价值稍微轻一些,至于赵王韩王,接如魏王一般,贺礼皆是贵重而不失礼即可,而燕王的贺礼却有些新意,是一件由象牙雕制的群仙祝寿龙船,虽然不是极为贵重,但胜在精致小巧,龙船分三层,每一层雕制的人物都栩栩如生,生动形象,灵气逼人。

对于这件贺礼,天和帝还特意让人拿到自己面前欣赏了一下,虽然没说什么,但只这番动作便足以说明一切了。

诸皇子贺礼结束后,便是公主进献寿礼,因着礼同公主的身份,沈皎也属于这一批。

比起诸皇子费劲心思搜罗各种贵重的寿礼以博得天和帝的喜爱,公主们虽然也有些发愁,但却简单多了,毕竟有什么能比自己亲手做得更有孝心呢?

况且,因着女儿少的缘故,天和帝对,公主们很是宽容,特别是作为唯一没有出嫁的女儿五公主。

“儿臣祝父皇洪福齐天,寿与天齐。”五公主笑盈盈地祝寿道。

“五公主进蜀锦长袍一件。”内侍唱道。

“亲手做得?”天和帝和蔼地问道,然后对一旁的胡喜道:“拿过来让朕瞧瞧。”

“儿臣亲手所做才敢拿到父皇面前,才是儿臣的孝心。”五公主回道。

天和帝看着眼前的长袍,针线缜密,上面仙鹤等图案虽比不上自己平日里的衣裳,上面的寿字也无论是绣工还是字的水平都只算得上一般,但意义可是大不一样。

“朕的五公主就是心灵手巧,蕙质兰心。”天和帝夸奖道,然后又吩咐道:“将这衣服拿回紫宸宫收起来。”

“儿臣谢父皇夸奖。”五公主笑着谢恩到。

一旁的胡喜立时将衣服接下,应是。看着手中这连宫中最普通的绣娘十分之一都比不上的衣服,胡喜吩咐着一旁的内侍小心收起来。这公主自然不能和普通绣娘相比,这能做出一件衣服来就是好的,就会被陛下喜欢,毕竟之前几年几位公主送的都是一些小物件的绣品,五公主能做出一件常服,就是好的。

特别是最近永宁公主和其驸马的事情又闹到了陛下面前,外面到处传皇家公主骄横跋扈,目无王法,仗着身份对丈夫和夫家肆意欺凌,损害了皇室的名誉,陛下正有些恼怒,如今五公主的贺礼正好说明了皇家公主也是蕙质兰心的,也是心灵手巧的,更是孝心可嘉,而永宁公主只是个例,毕竟其她公主也都是夫妻不是?

下方众人看着五公主的贺礼,居然和太子得到一样的被收入紫宸宫的待遇,并被天和帝赞扬,这连太子都比不上,看着五公主的圣宠,不禁在心中各自算计起来。

五公主看着便不是永宁公主骄纵跋扈的性子,娶这样一位公主回去,对家族的帮助不言而喻。公主都有些脾性,毕竟是天之娇女,在正常不过,可要是向永宁公主一般,娶回去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便需要好好权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