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125)+番外

工部就是个清水衙门,正是因为油水不多,里面的官员大多都是只是各顾各事,比起其余各部凶险至极的明争暗斗,工部虽然也有些争斗,但却好多了。

“那都察院呢?”让韩王去工部的缘由他已经明白,之前也有次打算,但这让韩王进都察院的原因他倒是不明白,他这位八皇弟可不擅写言辞,御史可是有时在朝堂上全凭一张嘴的。

“恭嫔娘娘的父族已经无人,所以韩王殿下除了恭嫔娘娘外,并无什么牵挂。”卫赜没有直接回答太子的问题,而是讲了恭嫔和韩王的背景。

至于韩王妃,因韩王不愿,此时到现在也没有,天和帝对其不重视,也不在意,只要求韩王在燕王前成婚就好。

倒是恭嫔很是着急,还去求了皇后,恭嫔依靠皇后生存,皇后对其和韩王颇为照顾,最近正想办一场宴会挑一挑这韩王妃的人选,顺便也替燕王相看燕王妃。

因为天和帝对韩王的漠视,所以其婚事基本上是皇后和恭嫔说了算,为韩王选一个没有合适家室的妻子,让他继续保持这种情形,虽不容易,但也不难。

而无牵挂的人,才能毫无顾忌,才敢直言不讳,敢参奏任何有罪证的官员,敢于监察百官,才能做好一个御史应尽的职责,才能做太子日后的孤臣。

至于这口舌之能和奏疏的文笔等问题,是可以练的。

在他看来,韩王真的是一个非常适合做孤臣的人,比起工部的职位,都察院更适合韩王。

“殿下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需要一个身份贵重的孤臣坐镇都察院,在赜看来,没有人比韩王殿下更适合都察院的职位了。”

听到卫赜的话,太子陷入了沉思,良久才道:“孤要和韩王谈一谈。”

听到太子这样的回答,卫赜明白太子对他的提议已经动心。

太子说完这句话后,似乎没有意继续说下去,直接转了话题:“听说大舅父快回京了。”

“是。”卫赜没有隐瞒,道:“陛下和祖父说父亲将于一个月后护送胡使一同进京,多谢殿下惦念惦念。”虽然他的父亲是太子的舅父,太子也客气地以大舅父称呼,但君君臣臣,太子是君,他们是臣,即便是再有亲缘关系,这君臣之别也要时刻牢记于心,太子肯称呼一声舅父,是对卫家的尊重,但这绝不是卫家可以自矜的理由,所谓君臣之别,当时刻铭记于心,时刻恪守为臣之道,才是卫家成为士族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还与孤客气什么?”太子笑得十分舒心,随后又对着卫赜打趣道:“这次大舅父回来,你的亲事想必快定下了吧到时京中不知有多少女儿家要心碎了!”

他这个表弟这些年一直没有成亲,京中的贵女对此还抱有幻想,可等他那位大舅父带着其妻子归京,他不觉得卫赜的婚事会再拖下去了。

以前卫家一直以婚事是“父母之命”,而卫渊夫妻无法回京为卫赜主持婚事当做卫赜至今不成婚的理由。

这个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一看就是托词,太子也十分清楚,可卫赜是卫家嫡长房独子,不可能不成婚。

虽然他也不清楚卫赜为什么拖这么没有结婚,但现在卫赜的年纪也不太适合再接着拖下去,所以在他看来,这次卫渊夫妻进京,卫赜的婚事一定会有着落。

“赜的婚事不急。”卫赜对于太子的打趣,没有任何害羞,似乎和之前的样子一般无二。

对于卫赜的这副淡定的样子,太子觉得很是无趣,卫赜一直都是这样清心寡欲的意思,打趣他,自己真的没有一点成就感,正了正神色,继续谈起了正事:“大舅父这次回京,父皇有何圣意?”

只是太子没有注意到,卫赜在提起婚事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温柔。

第106章 生辰

不过, 这温柔宠溺的眼神也只是出现一瞬就消失不见,没有露出丝毫端倪。

“关于父亲接下来的职务,陛下现在并未有任何圣意。”卫赜对于太子的问话, 正了正神色, 严肃地道:“这件事, 陛下自有圣裁,殿下不必在此事上费心。”

卫家是太子的母族,可卫渊这个从二品武将的任职, 太子却不宜过多的插手, 以免引起天和帝的不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职,全凭天和帝圣裁,其余人无权过问, 即便是太子也不例外。

“殿下对于陛下的心思想必很清楚。”卫赜看着太子眉间有些蹙起,放缓声音道:“现在陛下有意扶持晋王一系,与殿下在朝堂上达到制衡局面。”

“孤自是清楚。”太子皱眉道:“孤也没和父皇反着来,打压晋王啊。”正是因为清楚他父皇的心思, 所以他才没有在一开始就打压晋王,不然晋王怎么可能崛起的这么快。

可晋王没有武将支持那是他愚蠢, 没本事,又要创建平衡的局面,就将他身后的军方实力也消弱啊。

“殿下英明睿智, 一直做得很好。“这些年, 太子虽然不打压晋王, 但却一直压着晋王, 这些年虽然晋王在朝堂上耀眼的紧,但无论其怎么做,都无法掩盖太子的风采和能力。

无论是天和帝还是朝中的大臣,对太子这个储君也是越来越满意了。

“陛下和朝臣都看在眼中。”卫赜继续道:“但赜想说得是,殿下不应该在这件事上太过操心,有时殿下应该相信陛下。”

听到这句话,太子不明所以地看向卫赜,对于天家来说,血缘淡薄,为了皇位,弑父杀兄者不在少数,尽管他相信自己不在此列。他是他的父皇教导长大的,对他的父皇崇敬敬重,但也绝不会完全的相信自己的父皇,他的父皇英明睿智,果决明断,是一代明君,却也最是心思难测之人,特别是在其登基后遇到两次刺杀后,疑心越发地重起来,心思诡谲地很,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再者,他是储君,若是全心全意地信赖别人,即便那个人是他的父皇,他的这个储君也早就不用做了,他的父皇也早就对他不满了。

什么是储君,储君是未来的帝王,帝王应该具有的能力,帝王会有的悲哀,他都应该有,这不会,也不能全心地信赖一个人,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他的父皇教给他的。

卫赜看着太子皱眉沉思的样子,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太子理解错了他的意思,继续道:“赜的意思是,陛下是一代明君,父亲镇守边关多年,陛下看在眼里,是不会亏待功臣的,所以,殿下不必为此事忧心。”若是陛下亏待了他的父亲,寒得不仅是卫家的心,而是整个大齐军士的心。

这才是他不让太子操心的原因。

他让太子信任的是天和帝的英明,而不是什么亲情之类的事,显然太子似乎想错了。不过,这让太子对天和帝多些孺慕也是好的。毕竟,帝王总是会对自己有孺慕之情的孩子多几分宽宥。

对于卫赜的话,太子很是赞同,点了点头,放下了心,又和卫赜讨论起了别的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