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124)+番外

太子生来便是嫡子, 地位尊贵, 有一个出身卫氏的母亲, 整个卫氏都为其所用,卫氏人才济济,哪里是他的母族可以比得?他现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而不是向太子一般,生下来什么都有。

他有时真的怨恨这命运的不公。

听到晋王的这句话,燕王不可置否,太子是有一个卫渊这么统领半个北境人马的一个舅父。

“父皇今年有意召卫渊进京为其贺寿,另外这次胡人也有来为父皇贺寿的使臣,父皇令卫渊亲自送其进京。”今年是天和帝五十大寿,又逢大齐国泰民安之际,自是会大办,所以各地的使臣都纷纷于今年进京朝贺。

除了使臣,天和帝还会召一些边关将领回京祝寿,以示恩宠,更有将领会直接留在京中。

“这件事并没有父皇正式的旨意和朝中文书,只是在朝中传一传。不过,胡人进京的事情礼部已经证实,再加上听说卫府正在翻新宅院。依我看,此事应是真的。”燕王回道。

晋王听后大喜,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卫渊要回京的真实性,毕竟胡人很少来大齐朝贺,且卫家是士族,无论是其吴郡的本家,还是京中的宅院,都是精心修护的。正在居住的房子,不存在翻新的事。

只有常年没人住的院子,就算平日里维护的再细心,这待其要有人入住时,也是要修一修的,按照即将入住的主人换上其喜爱的院中景色和屋内的摆设,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节,卫家是世家,最重这个。

如今卫家的二房三房人员俱在,这翻新的院子只能是为卫渊夫妻准备的。

“如此,那便再好不过。”晋王笑得十分欢快,“只要回了京城,便是再高的官,这没有兵权也是徒然,父皇早该如此做了。”

对于太子这即将失去兵权的事,晋王十分开心,叫他说,他父皇就是太偏爱卫家,这卫家的高官实在是太多了,手中还握着兵权,这朝中哪个家族像卫家这般,便是颜家也没如此。

“所以,六皇兄现在不必担忧军权的问题,这件事慢慢图谋便可,但绝不能和父皇忌讳的附属国扯上关系。”燕王见晋王脾气已经缓和下来,便赶紧劝道,这克斯他前来的最主要的目的。

“你说的对,本王还是不要犯父皇忌讳的好。”晋王沉吟了一声,点了点头。既然太子已经快没了兵权,快和他一样了,那他也就不急了。

燕王听到这句话后,便知道自己今日来此的目的已经达成。

对于应付晋王,他心中已经很厌烦了,若不是他的母族获罪,同是皇子,他何至于去辅佐一个这样的母族低微,又愚蠢之极的皇兄,在朝中只会被当作晋王一党,晋王的附庸,整日里要给一个蠢货收拾烂摊子,真的厌恶极了。

他那位父皇对他和对晋王的态度,他多少也能猜出一二,他们不过是一颗棋子,可笑晋王还不自知,以为真的得到了父皇的宠爱,妄想于太子真的一争皇位,当真是可笑。

不过,与他来说,这棋子,有时未必会真的如那下棋者意愿一般被摆布,特别是那个棋子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后……

太子看着自己身边的卫赜,笑着道:“晋王收到父皇的旨意,想必快乐疯了,他如愿以偿了。”

“本王之前还有意为七皇弟争取一下这个差事,到也是件憾事。”对于这件事,他遗憾的也就这么多。

不过是些战败之国,哪里值得他这个大齐储君接待,这岂不是自降身份,也只有晋王才会如此在意这个差事。

卫赜点了点头,道:“殿下眼界开阔,胸襟豁达。这个差事本赵王殿下得不到也没什么,不过是名义上好听,比起这些,还是朝堂的事情更为紧要些。”

七皇子赵王,和其母妃母族,一直坚定的站在太子一方,所以太子对其也有不少兄弟情谊,平日里很是照拂。赵王的性子有些荒诞不羁,这是好听的说法,难听地说就是个喜欢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平日里有些游手好闲,整日里喝酒赛马没个正行,连太子都有些看不过去了,打算给其找点事做,让其踏上正途。

这都是兄弟,不能他只有他一人忙得脚不沾地不是?赵王每日的日子过得舒服的,他都快看不下去了。

“不错。”太子道:“孤有意回禀父皇,七皇弟和八皇弟应该入朝历练。”八皇子韩王一直受他母后照拂,对他也十分恭敬,事事以他为尊,所以他也对其和赵王一样。只是其不受父皇待见,母妃出身不好,所以这接待使臣的事不可能轮到起身身上,但这入朝历练的是却是可以的。

在大齐,皇子成年后,便要入朝历练,这比赵王和韩王年龄都小的燕王都已入朝,没有道理不让他们入朝历练。

虽然赵王是自己不想去的,但韩王却不是,他是被自己那位父皇遗忘的。

第105章 孤臣

东宫

卫赜听到太子对于赵王和韩王的打算, 问道:“不知殿下对两位王爷有何安排?”虽然皇子成年后入朝参政是惯例, 但这参与进哪, 是六部还是其它,这都是有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况且,太子是储君, 未来的天子,其看重的兄弟, 必然是其日后和左膀右臂,是其进入登基后的班底。

就如当今圣上和现在的端王一般,端王是天和帝最为信任的异母弟弟, 从先皇时期就一直追随当今圣上,现在被天和帝委以重任,在宗室中的地位仅次于宗正令闵王,是皇子们都必须敬重以对的人物,分量颇重。

“孤打算让七皇弟随闵王叔祖身边做事。”太子说着自己的打算,赵王母族永昌侯府虽然逐渐趋于落寞,但其出身依旧是众皇子中除了他自己外,母族最好的一个, 比之晋王的母族何家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以其的身份,足够能够弹压住宗室中的皇族。

至于将韩王放到朝中哪个地方, 他却还没有想好。

“至于八皇弟, 不知阿赜可有什么建议?”太子笑着问道, 他相信卫赜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建议。

比之三年前初中状元之际, 卫赜比之前更添了几分沉稳, 对于太子的问题,不急不慢地徐徐道:“赜以为与韩王的性子和身份来说,工部或是都察院比较适合韩王。”

“为何?”太子问道。

“韩王性子清冷,不善口舌之争,也不喜与人打交道,想必对朝中的各种官司也无心应对。”卫赜一句句地分析着,“六部之中,礼部以礼做事,繁复不堪,兵部,吏部,户部,是重中之重,陛下想必不会想让韩王插手,刑部负责核审案件,虽是不错,可是据赜所知,韩王似乎不善此道。剩下的只剩下工部。

工部是六部中各级关系最为简单的存在,虽然工部尚书梁知大人支持晋王,但与韩王殿下一个皇子来说,也不敢为难。”最起码在表面上不敢为难,而暗地里的绊子,以韩王的性子,也不会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