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118)+番外

每次强逼她戴首饰的时候,她总能挑出每样首饰的毛病,不是这个太重,就是那个太老气,红色的嫌太艳丽了,其它的嫌太冷清了,等等,总之她总能有理由。

不过,这不爱戴也就罢了,她只当她不喜首饰。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她的这个女儿很喜欢首饰,只不过这喜欢的方式很特别,是把它们收藏起来,放在首饰盒中。

她实在是不明白这是什么心理?

这漂亮的首饰不就应该戴出来,才能物尽其用,既显示它的美,也展现衬托自己的美,不是吗?

这次永安郡主送的首饰,都是新颖精巧的,精致的很,既不重,也不老气,十分适合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她看这次她还有什么理由不戴?

沈皎对于淑惠长公主的埋怨十分清楚,她不怨戴首饰,只是基于前世的习惯和在崇文馆进学的缘故,前世,她看到那些精美的首饰都是古物,被放在展示的柜台上,外面罩着玻璃,被人赞美着它们的美,赞美着那个时代工匠的智慧和水平。

她喜欢这些东西,却觉得它们应该被保存起来,她知道她的这种做法在这个时代是错误的,但她就是有这种情节。

当然,这些首饰太重也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原因,她表示太重的首饰压在头上,真的很不舒服。

还有,常年在崇文馆进学,每日穿得太华美也是不好。

“三嫂亲手描了花样的首饰,岂是其它的可以比得?我自是要天天戴的。”永安郡主送的这些,一看就轻便的很,还都是精致清丽的,便是每日带着也没什么不便。

“妹妹喜欢就好。”永安郡主看着沈皎是真心喜爱这些便放了心。

她之前与母亲合计送什么给元嘉郡主当见面礼时,很是犯难,这给公婆的,都是约定成随的,如新妇亲手做得鞋袜等物,送给大房夫妻的也是很好准备,贵重一些,用心些便是,给府中嫡长孙的也好准备,小孩子的无非就是长命锁之类寓意好的小孩子用得东西,只有这给元嘉郡主的礼物最让她们犯愁。

元嘉郡主礼同公主,盛宠无双,其见过的好东西数都数不清,这眼光岂是一般的高。虽然她和元嘉郡主关系不错,也知其性子随和,但她这礼送的岂是只顾及元嘉郡主一人,不仅要令淑惠长公主和梁国公满意,还要令宫中的太后甚至龙椅上的那位满意。

对元嘉郡主的态度上,这三公主就是前车之鉴,三公主解了禁足后,便一直不被皇帝所喜爱了,就连其的婚事,也不如二公主和四公主。

虽然最后那位可能不在意这些后宅之事,但他一旦知道自己送礼过轻,委屈怠慢了元嘉郡主,这天威虽不会直接降临到她身上,但谢太后和卫皇后可能就会对她训话了。

所以,这份见面礼,令她和母亲很是犯难。

最后,还是祖母给她出了这个主意,她擅长绘画,与这首饰的描绘和样式上颇有几分心得,她的很多首饰都是自己绘了图样后,让人打出来的。

她仔细思考了元嘉郡主平日里的穿着打扮,猜想了一下其的喜好,才绘出的这些首饰。

所幸,元嘉郡主看样子十分喜爱,她的这份心思也算没有白费。

其实,画这些首饰并不好画,元嘉郡主平日里所戴的首饰并不多,比之寻常的贵女简单的太多,但样样都是精品,而其时常戴着的也不过是一块桃花色的暖玉玉佩,和一些精致小巧的簪子,簪子都是宫中内造,工艺配色样式都是精致无比。

所以,她绘这些首饰,也是废了不少心思。

永安和沈皎又说了两句话,然后便将准备好的长命锁给了阿导。

其实,新婚的第二天十分忙碌,因着是陛下赐婚,在大房见完礼后,来不及去梁国公府,便要先前往宫中谢恩。

而与梁国公府和沈氏族中的见礼,只能等二人从宫中回来后才能再见。

和沈长映夫妻一起进宫的还有沈皎。

因着天和帝的意思,她最近请假有些多,实在是需要补一补,她三哥三嫂成亲后,她也不忙了,这心便该收回到朝堂上了。

果然,这哪个时代都存在补课的说法啊!

第99章 名单

和沈长映夫妇一同进宫来到紫宸宫中,一同行礼问安后, 天和帝对着沈长映夫妇略微嘱咐了几句, 赐下了些赏赐, 便打发他们去凤仪宫和兴庆宫中请安了。

帝王的时间宝贵,能抽空见一对由自己赐婚的新婚夫妇已是难得, 这还是看在沈长映和永安郡主一个是嫡亲的外甥,一个是堂侄女的份上,能召见便是隆恩,何敢在求其它?

再说,除了太子大婚外, 天和帝亲自过问外,其余的皇子全都是直接交由礼部,大婚后,也只是在紫宸宫中勉励几句,赐下些赏赐而已,再无其它。

所以,能得到天和帝的召见与沈长映和永安郡主而言, 已是格外的厚宠了。

沈长映和永安郡主谢恩后便退出了紫宸宫, 独留沈皎一人还留在天和帝的身边。

“这事情已经忙完了, 你也该收收心,将心思放在正事上了。”天和帝看着沈皎,正色地说道。

“元嘉明白。”沈皎连忙应是, 然后笑得甜甜的对天和帝道, “以皇舅舅的厉害, 便是元嘉再多请几日的假,皇舅舅也能让元嘉立时赶上。”

天和帝听到外甥女对着自己亲近地撒娇,笑骂道:“你啊!别以为朕没听出来,你这是借着朕当借口,变着法的夸自己呢。”眉眼间掩不住的笑意和和悦。

这就是他再厉害,若是遇到一个愚笨的,又学得是朝政这样复杂的问题,又怎么能让其立时赶上呢?

这不是变着法的夸她自己聪慧了。

沈皎闻言面色不便,依旧笑着道:“可这也是元嘉对皇舅舅真心的敬佩和称赞啊。弟子再优秀,若是为师者无能力教养,也是不能学有所成啊!”

这言下之意,也就是承认刚刚自己借着奉承天和帝时,也同时夸赞自己了。

“你的这张嘴啊。”天和帝听到这句毫不掩饰的解释,笑着指了指沈皎道。

说完这句话后,又看了看身旁真诚地看着自己的女孩,往后靠了靠背,道:“如今,也恐怕只有你敢在朕面前敢毫不避讳的直言心意了。”声音飘渺低沉,似乎带着万千感慨,还有点点的失落。

沈皎对于天和帝的这句感慨,没有接话,其实这就是帝王的悲哀啊,其实,让她来说,也算不得是悲哀,选择了权力,便意味着要失去其它的东西,亲情,爱情,友情等等。

其实,也不止是帝王才会失去这些,只要是上位者,都会如此。

她有时再想,因着自己的体质和野心,她也选择了权力这条路,她日后会不会也如天和帝这般……

不过,想起自己的家人,沈皎脸上露出了释然的微笑,她的阿爹阿娘,她的亲人,她觉得自己永远不会变成那副样子。

至于脑海中冒出的卫赜的身影,思索了一番,沈皎便将其抛在脑后,若是能有爱情,与她来说是件幸事,但若是将现在这点微弱的好感和自己的志向相较的话,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