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520)

江海潮要提前订花,人家给的痛快的很,不管是月季还是满天星都OK。

结果电话打到后来,花超了,真超了,不说满天星,一口气她给自己弄来了快五万支月季花了。

旁边的小伙伴们都急死了。这是典型的供需市场不平衡,多出来的三万支花可不得白白浪费掉嚒。它摆冷库里也放不长啊。

江海潮捏鼻子,咬咬牙一跺脚,干脆来笔大的。

怎么个大法?本市婚庆市场饱和了,这不还有省城嚒。当初人家博士哥哥做调研的时候,选用的就是省城数据。每到五一这种旺季,省城的月季和满天星鲜切花也是供不应求的。而省城本身又是周边城市鲜切花的供应大户。

她要打就是时间差,抢在四月把不受待见的鲜切花拖到冷库,然后五月份卖出去。至于卖多少?市场需要多少,冷库能装多少,那就卖多少呗。

江海潮每打一个电话出去,海音就在旁边帮大姐算账。等到五万支月季花和它搭配的满天星(有一部分省城那边表示万一不够的话可以用薰衣草和香雪球代替)都找到了买家,她才挂了电话。

弟弟妹妹们早习惯她的做派,该干嘛干嘛。

美术班的小伙伴们可傻眼了。

哪有她这样的,坐在屋里打打电话(嗯,开过年来,家里终于装了电话),就敲定了,嗯,四五二十,哦,不止,满天星的价钱还没算呢,好几十万的生意。

真是好大的手笔。

她怎么敢这么搞的啊。

江海潮完全不觉得有啥好不敢的,她一百多万都投到鲜花冷藏库里去了,还不得赶紧想办法回本。再说冷库盖好了当然得投入使用,自家的电器老摆着不用都会坏掉的,何况是那么大一个冷库。

不行不行,必须得早点投入使用。

一中的初中生们可算看到什么叫自己给自己打鸡血了。他们的插班旁听生前脚才敲定了好几十万的鲜切花生意,后脚便飞速投入到伟大的服装事业中去了,连坐下来歇歇脚吃点水果的功夫都不给自己留。

她抓着菠萝串,直接出门干活去了。

今天高强去省城参加比赛,没回湖港;不过高大妈在家,事先江海潮已经说好了要到她家拿夏装的新款,好去拍宣传照。

原本她计划的是明天去省城的景点拍照片,但今天瞧见了湖港的新模样,她毫不犹豫地改主意了。去什么省城,直接在她的鲜花小镇拍得了。

但如此一来,她还得另找摄影师。好在湖港镇也有照相馆,她掏钱请人干活就行。

江海潮带着妹妹咚咚咚跑到高家,高大妈正好要出门,瞧见小孩子,立刻笑开怀:“你再不来,我要去你家找人了。正好,有个事情我想跟你讲。就是衣服加工费的事。”

她不是狮子大开口,眼看着生意越来越好还想加价哦,相反的,她是要自己把加工费给降下来。

夏装不同于冬装,做起来步骤省了不少,速度也快的多。

他们一帮人自己坐下来算了下,发现按照冬装的加工费,照目前的订单数量,大家每个月起码到手两千块。

妈呀!年前那会儿是情况特殊,大家日日夜夜赶工挣钱多理所当然。可现在情况不同,拿这么多钱,大家高兴归高兴,但更多的是心虚。

为啥呢?因为他们清楚除了湖港自家做衣服以外,江口还有个正儿八经的服装厂啊。人家厂子规模比他们还大呢。要说水平,当初谁没做过日本人的生意啊。

几个领头的偷偷合计了回,觉得得给自己增加竞争优势,具体表现在他们得识相,别下订单的老板不开口,他们就撞死,一声不吭。

最初定加工费时,就是按照冬装的标准做的。后来春装也没改。但现在都上夏装了,那再不动可说不过去。

于是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决定主动把一件夏装的加工费降到15块。

江海潮直接听愣了。

虽然她找两家厂(其实不止,比如说毛衣、线衫、羽绒服之类的,她都是找的专门的厂)好像大有深意,但实际上她真啥也没想。一开始是被前任副镇长将了一军不得不赶紧找代替,后来是生意好了要的订单量大,索性分给两家做。

可没想到,大家竟然自己竞争起来,还主动找她压加工费来了。

她下意识地想挠头:“那个,是不是太少了,姨姨嬢嬢们也怪辛苦的。”

“不少不少。”高大妈挺实诚的,“我们算过了,这样一个月差不多也有一千五,大家都很满意。”

哪里是很满意啊,是非常满意。

一千五一个月,一年下来一万八,加上年底忙的时候收入高,进账两万块都不是问题。

别说是在他们湖港镇了,就是放眼全市,哦不,全国,试问现在有多少人一年能挣两万啊。就在家门口,家里地里都能照应到挣的两万块啊。

够了够了,再多他们真怕了。

江海潮眨巴两下眼睛,点点头:“行吧,你们自己觉得好就行。对了,马上天热了,你们要不要考虑买空调啊。这样吧,这批订单还是先按照一件20的加工费来,多出来的部分就当是买空调的钱好了。不然到时候做衣服开电风扇也不方便。”

她琢磨着也该给家里装空调了,不然夏天日子可不好过。

如果是以前,高大妈肯定拒绝。开玩笑哦,别说装空调,即便把空调送给她用,她也嫌费电舍不得。

可现在挣钱了感觉大不相同,她觉得应该装这个空调。

用电视上的话来说,工作环境舒适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嘛。

装空调,很有必要。

她乐呵呵地应下:“行啊,大妈们再占你一回便宜。”

这回订单一共给了他们这边10款,每件都是500件的订单,单多算给他们的加工费就有两万五。这够买几个空调了,更别说电费。

江海潮笑嘻嘻:“好哎,大妈,我先拿衣服过去了啊。”

她换好衣服就迫不及待地在镇上寻找合适的拍照片的点。

四月午后太阳灿烂,哪怕她穿着裙子走在街上也不觉得冷。

不得不说,个子高当真吸引眼球,况且她还给自己化了妆,做了头发,一身新的走出来,那回头率当真是嗖嗖嗖。

海音看的开心死了,不停地数给大姐听到底有多少人盯着她看。还有人手里拿着照相机,表面上是在拍摄湖港初中的花墙,实际上,哼哼,她敢保证镜头对准的绝对是大姐。

江海潮完全无所谓,只冲着照相馆的镜头灿烂地笑。

她在美术班的同学们个个服气地点头,看看人家,拍照多有范儿啊,一点都不局促,能做到这样好难的。

可接下来让他们更佩服的事情还在后面,那就是江海潮精力实在太旺盛了。

一开始大家跟着她一处处地跑,先是初中的花墙,然后再去鲜花灿烂的拱桥上,甚至还看她坐在船上仰头大笑;再接着又去粉刷了好多动画人物的幼儿园外面,还坐上了秋千,又在大街上拎着花篮边走边笑……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