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487)

韩教授一噎,他能说什么呢?他得到的最新的说法是要先让省农垦先发展鲜花种植业,达到年供应量5,000万支的标准以后再考虑建立鲜切花交易市场。

否则市场空着也是白浪费。

其实他真的忍不住在心里骂骂咧咧。

搞市场经济,就不能用计划经济的头脑去想问题。

比方说北京1992年的时候,只在天坛有一处花卉交易市场,销售额为1,800万支。

等第二处和第三处交易市场建立起来,1994年北京鲜切花的交易额就飙升到了5,000万支,还带动了河北等地的鲜花种植,以供应北京花市批发的需求。

这种事情是相互促进的,销售市场有需求,你把交易市场建起来,自然就会有大量的鲜花涌入。

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需求决定供应。

等你的花种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看看人家的乡下的小妹头,才叫有魄力哩,鲜切花的影子都没有,都已经想好了要建交易市场了。

省城要是有这劲头,现在鲜切花交易市场的份额绝对已经上升到3,000万支以上。

唐教授趁机拖着他说好话:“来都来了,顺便看看呗。”

乡下虽然啥条件都没有,但有一点强,就是流程简单。

想干点啥事儿,当家作主的,直接拍板就行。

比方说湖港镇吧,镇长就特别开明,属于做生意的最喜欢的那种官,啥都不伸手,只要你把该交的钱交了就行。

现在这个别说影子,连图纸都没一张的鲜切花交易市场,镇领导班子的态度也是一致的:想用厂房啊?可以,记得把租金给交了。

反正厂房空着也是空着,能拿出来挣点钱当然好。

镇长的想法要更进一步,这把厂房改造成花卉交易市场,哪怕只是粉刷一番,也得需要建筑工是吧。这不就是现成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嘛。

再说市场盖起来了,得有人管吧。不说大家租摊位的事,哪怕是在里面维持继续打扫卫生,也得请人手,这又是送上门的工作岗位。

而作为致力于发展农家乐的湖港镇一把手,他一直苦恼自己这边没什么东西能拿出手好勾引住游客。

篝火晚会天冷的时候搞搞还挺有意思的,可等过了五一,晚上都热的吃不消时,大家自己都天天启动烧烤模式,有必要跑过来再围着火堆来什么篝火晚会吗?

可有了鲜切花交易市场就不一样了啊。大家跑过来看看花,看看草,心情多好啊。

对了,听农科站的人说,今年过去咨询8424瓜种植的人也特别多。农民不傻,看到家公爷爷种植8424花卖了钱,自然也想有样学样。

冬闲田种完了一茬蔬菜,开春翻耕完了就可以利用起来了。

而且农科站的技术员去外面学习时,掌握了个新技术,在麦田里套种西瓜。

五月份,麦收前一个月在田里套种西瓜。收割麦子的时候留高茬,就可以在盛夏时节充当西瓜的凉床,通风透气特别好。打完麦子的秸秆不拖走,直接还田,就变成的西瓜拖藤、开花、结果时的凉床。

如此一来,瓜藤不落地、结瓜不沾土,西瓜就能安稳地度过本地的三伏天,在大批西瓜下市之后上市,卖出高价来。

别说农民了,镇长作为湖港镇的父母官听了都心动,已经决定先试试了。

至于之前麦田没留下西瓜套装的空间怎么办?嗐,这根本不是事儿。清明前后的青麦仁蒸一蒸,炒一炒,是难得的美味。

间断地割下这些青麦,不就留下地方种西瓜了吗?

所以现在镇长感觉前途一片光明,除了掏不出之外,其他方面他全力支持搞这个鲜花交易市场。

他对着从省城远道而来的大学教授分外热情,一口一个专家,一口一个拜托你们了,弄得韩教授头昏眼花,愣是没好意思抬脚走人,唯有硬着头皮去考察厂房。

当他听到老被单厂里传来的机器声响时,他狠狠地吃了一惊。

这才大年初六啊,订单得多成什么样,才逼得大家连年都顾不上过,急急忙忙过来上班。

江海潮露出了微妙的笑容:“上班好几天了,初四就开工了,年前他们一直忙到了腊月二十九。”

这事儿连唐教授都不知道,顿时肃然起敬。

赶工期代表工厂效益好啊,证明这儿的人能挣到钱。

而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一个地方有钱,这里的人才好打交道。

否则穷怕了的人看到一头肥羊都会往死里宰,恨不得把人骨头渣子都榨出来,不利于长远发展。

这也是建设鲜切花交易市场的软条件。人家批发商从外地过来进花,要是你们这儿拼了老命宰客,人家吃过亏以后就再也不会过来了。

不错不错,虽然湖港镇看着处处不起眼,可真要耐着性子思考,似乎也不是一无是处。

韩教授沉默地看完了所有的闲置厂房,未置可否,反而扭过头看江海潮:“你们真要搞鲜花交易市场吗?”

江海潮态度特别坚决:“只要能搞就一定搞。”

韩教授点点头,开始挑刺:“你们这儿搞鲜切花市场,先天发育不足,一个交通就是大难题。小花店如果想节约成本从你们这儿进花的话,那他自己十之八九肯定没车,必须得有便捷的交通来解决这个难题。起码公交车要有保证吧。”

镇长开始画大饼,主动请缨:“这个问题我来想办法,我去申请。”

因为农家乐搞得好,他已经很有底气对县里提这事儿了。

现在再加一个鲜切花交易市场,他敢保证县里绝对找不出理由拒绝给他们镇增加公交车线路和班次。

韩教授看了他一眼,他听大小领导们打包票的事情多了,有些时候或者说绝大部分时候,你听听就行,千万别当真。

所以他的目光依然落在江海潮脸上:“第二个问题,你们这儿距离中心太遥远,人家凭什么跑到你们这里来进花?”

“我们有七个村,每个村的自留地都可以中不同种类的花,保证人家想进的本地花,我们都能提供。”

韩教授依然摇头:“这真不算什么,可以说远远不够。本地花能供应上的时候,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你们跟省城那边的鲜花基地,根本没办法比。”

听话听音,江海潮被连番打击,却半点都不气馁。

既然韩教授没有一开始就直接让他们洗洗早点睡,别瞎想了,就代表他还是有办法解决他们眼前困境的。

“那您说我们该如何做才具备竞争优势呢?”

“很简单,人无我有,建一个鲜切花保藏冷库吧。”

他所说的无和有是两层意思。

一个是现有的大部分鲜切花交易市场并不配备冷库。

毕竟盖一座冷库花费不少,而且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电。

他们这里有冷库可以保鲜鲜花,然后就成了别人没有的优势。

另一个无和有就是指鲜花的错市销售。利用冷库保鲜技术,延长鲜切花的寿命。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