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446)

王老板甚至主动退让一步,表示可以直接买杯碟当花盆,5块钱一套。但就是不愿意买他们的花。

哪怕江海潮已经把价格压成10块钱一盆(包含花盆),他也不想买。

看江海潮还在积极推销,各种强调他们的花都是从大学进来的,他干脆说了实话:“妹头,我们这样的都有自己的进货渠道,不会随随便便换货的。”

一个是经常进货的货源有质量保证,信得过。

另一个就是大家长期合作,关系不一般,只要没发生什么大事,不会轻易中断合作的。

否则如果你换了货源,平白得罪了人,回头你对新货源又不满意,再想折回去找老人进货,人家可未必再搭理你了。

还有一点就是做生意的人,真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少的可怜。好多人都是先拿货,等卖了以后才能结清货款。

这不是长期合作的对象,能够信任彼此,谁敢这么做?

江海潮哑口无言。

她到今天为止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谁都不欠谁的那种。

让她赊货给王老板,她还真不敢。

但她眼睛珠子一转,瞬间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要不这样吧,您原先进的货也不要断,往年进多少现在还进多少。但因为卖杯花多出来的订单,您看给我们行吗?这样您也不算对不起朋友啊。我们这边可以给你送货上门,而且好些花不是吹的,市场上真不容易找到这样好的货,那是正儿八经的大学教授培育出来的。”

王老板趁机又压价,把杯花的进价压到了13块。

听得冯雪他们都想在旁边跺脚了,太亏了,他们自己拿出去卖能卖20呢。

好几个人甚至抬头看高强,还不如让这家伙去花鸟市场摆摊,好歹也能赚的更多。

高强也想挺身而出啊,结果被班长直接一巴掌按着头顶镇压了。

两边谈了半天,好不容易敲定了10款共700套杯碟外加200盆花的生意,这才算达成了第一次合作。

可这6100块的订单,小伙伴们是真不想接啊。

太憋屈了,怎么能对着王老板这么好讲话呢,好吃亏哟。

“吃个屁的亏。”江海潮痛心疾首,“你们就想不到这么做的用意吗?我们得撞进花鸟市场的门!”

跟衣服不一样,你卖花总不好邮寄吧。况且二三十块钱一盆的花,分量还不轻,邮寄的话,说不定运费比花都贵。

所以,为了把种花事业做大做强,首先得开拓销售市场。不然你种出来的花光摆着好看有个屁用啊,不能换成钱,全都是白搭。

江海潮痛心疾首:“你们难道没想过吗?我们的花连着盆一块进了花鸟市场,别说买花的,卖花的能瞧不出来端倪吗?”

她竖着手指头给大家分析,“王老板主动找我们进货,说明杯花很受欢迎。别的卖花的看了,难道不眼热?他宁可5块钱一套进货,代表市场上没有其他或者说很难找到其他货源。一下子进了这么多款杯子,每款只有几十只杯子,其他卖花的肯定能猜到这不是定做的,而是有现成的可以卖。”

听到这里,小伙伴们总算回过神了。

对,王老板不仅仅是客户,也是他们的gg牌。

花鸟市场上那么多卖花的老板呢,猫有猫道,鼠有鼠道,王老板除非有神通,否则肯定瞒不住进货渠道。

况且哪怕不通过他,他们还在大礼堂卖花呢,人家也能走这条线搭上湖港镇的门路。

杨桃又忍不住紧张:“那王老板会不会要求我们不给其他家供货呀?他可是额外给了1万块。”

“做梦吧!”冯雪嗤之以鼻,“我们卖衣服也不可能只卖这家不卖那家啊,除非他有能耐包圆!”

江海潮笑眯眯的:“他要真有本事把所有的杯花都包了,也没问题,我们卖给其他人碗花和捧花好了。”

杨桃眉飞色舞,在旁边强调:“还有花篮和花瓶!”

大家跟着高兴起来,没错,到时候他们能卖的可多了。

毛巾花盆他们一口气就能做出上百个,剩下的花篮也不成问题。

江海潮看小伙伴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暗自松了口气,赶紧跑到房间里去给杯子打孔。

因为害怕泄露机密,所有的小伙伴都拒绝参与其中的奥秘,所以这活她只能自己干。

小伙伴们不知道的是,江海潮之所以如此痛快地跟王老板合作,除了急于打开花鸟市场的大门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她并不认为在水里给杯子打孔是件多了不起的奥秘。

她又不是海音那样的天才,她能误打误撞打孔成功,说不定旁人也有同样的运气。

大人们都说,有权不用,过期浪费。

搁在她这个小学生身上,那就是赶紧趁着这招还没烂大街的时候,尽量多争取点利益。

至于到时候大家都知道该如何给杯子打孔了,该怎么办?

车到山前必有路呗。他们自己做花盆好了。

就好比会做衣服的人多了去,可卖衣服的又有几个自己做衣服呢。只要批发过来卖能挣钱,多的是人直接拿现成货。

江海潮美滋滋地打了300只杯子的孔。

她现在真的越来越有经验,杯子泡水的时间越长,打孔就越迅速,而且一个杯子打三个孔最合适,否则陶瓷透气性差,只打一个孔的话,花容易喘不过气来。

等又泡了一批杯子进水缸,江海潮出门问小伙伴们:“你们家里谁会做水泥活?”

杨桃第一个举起手:“我爸。”

然后她又放下来了。

她爸已经快一年没回家了,说的有啥用呢。

连超超都莫名其妙,压根没想起来这茬。

江海潮一时间没接上话,只好清清嗓子,退而求其次:“不用盖房子的那种,能做毛巾花瓶能上色的那种就行。”

这下大家反应过来了,是找人做毛巾花盆啊。

其实这活他们也能做,就是大家要上学,怕来不及。

万一上门的客户跟王老板一样,一开口就要几百盆,他们可真来不及。

龙龙激动地举起手来:“我爸会,我们家厨房就是我爸盖的。”

OK,那就没问题了。

江海潮相当痛快:“5块钱一个花盆,礼拜六我要。嗯,先做100个吧。”

王佳佳和周伟都有点遗憾,其实要说水泥活,他们小孩能做的事,大人又怎么可能不会。

但龙龙家的确有优势,他们家收废品的院子在后面,一般不会有人跑过去。龙龙爸爸在院子里做花盆,外人看到的可能性很小。

他们两家不一样,农家小院永远开着门,家家户户基本没秘密可说。

如果大家都学会了水泥毛巾花盆怎么做,那到时候花鸟市场的老板们过来收花盆,好多人跳出来竞争压价,他们的生意还怎么做呀。

不过如果将来花盆生意好的话,龙龙爸爸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说不定将来还跟做衣服一样,专门聚齐一帮人做花盆,那要的人就多了,说不定还得再招几个呢。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