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214)

几个孩子惊讶,眼睛下意识地转到大姐脸上。

江海潮赶紧问:“阿姨,菜场在哪儿啊?”

“那边,穿过这条马路往前,大菜场的,卖什么的都有。”

江海潮倒是认出来了,婆奶奶上这儿买过菜。只是他们真不知道有卖饼的地方。

这会儿菜场还热闹呢,菜场门口好多卖鲜货的。长得像牛角的鲜灵灵的家菱角,一杆杆跟小棒槌似的白嫩嫩的茭瓜,还有从桶里跳出来打了卖鱼人一巴掌的大鲫鱼,看得大家哈哈笑。

那卖鱼的一边“呸呸呸”,一边趁机打gg:“看到了吧,正宗的野鲫鱼,看看这肉多劲道。”

虞凯撇撇嘴,糊弄鬼呢,就这鱼,看一眼他就知道是在塘里养的,最多放在大沟里喝过两天水。

他们穿过乱糟糟的摊子,跑进菜场都瞪大了眼睛,好大啊,有湖港镇菜场三个大了,比江口的菜场更大,里面各种各样的摊子,几乎卖什么的都有。

冯雪都不敢往里面走了,她最怕菜场的味道,不捂鼻子根本走不下去。

好在卖饼的摊子就在菜场入口旁边,一锅饼刚出锅,香气扑鼻。

几人转头一看,真是大开眼界,原来有这么多饼啊,旁边的红底白字的牌子上写着香辣饼、酱香饼、葱油饼、千层饼、鸡蛋软饼等七八种饼,他们品尝过后一致认为脆脆的酱香饼和喧呼呼的鸡蛋软饼以及喷香四溢的香辣饼最对胃口。

只是,吃饼很容易干哎,还是得配豆浆。

可惜他们总不好在出租房里磨豆浆,况且婆奶奶到现在也不会磨豆浆啊。修远大大要卖西瓜,同样没空。再说这里哪儿来的磨盘?

冯雪可算找到话来说了:“有自动豆浆机的,用电的那种,把豆子泡好了往里头一放,豆浆直接出来了。”她信誓旦旦,“我在城里的早餐店看过。”说着她还撇撇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磨盘磨豆浆呢!”

可大家的兴奋只有一瞬,等再仔细一问全都摇头。这么大的豆浆机,不用问,也知道贵。婆奶奶是绝对不会买的。

“那就干吞饼?”

几人嘻嘻哈哈,这事儿婆奶奶太有经验了,她肯定会煮那种稀的能照出人影子的粥。

江海潮掏了十块钱,预定了明天一早三种饼各要一锅。可惜老板嫌她订的少,只同意抹掉零头,不愿意再多打折。

不过老板也大气,直接撕了张纸,主动写下今日收定金10元,明晨6点提供香辣饼、酱香饼、鸡蛋软饼各一锅,还签了名,写了日期。

江海潮收起那张油汪汪的纸,再三确认:“6点一定要给哦,不能晚。”

老板不高兴了:“我5:30就做生意了,最多给你留到6:30,不拿走我就卖了啊。饼放时间长了,味道就不对了。”

江海潮连连点头:“没问题,明儿6点我一准来。”

冯雪看了她一眼,清晨6点就来菜场,那她起码5:30便得起床。她这暑假过的,跟电视上的人打仗一样。

她就不嫌累吗?

也是,这是她喜欢做的事,当然不觉得辛苦了。

几个小孩又咚咚咚跑回家,江海潮还要给家公爷爷和修远大大送早餐,然后再在他们卖西瓜的小区里跑楼卖西瓜碗。

冯雪嘀嘀咕咕:“他俩不会自己过来吃饭?两个人分开来吃不就行了吗?”

她可不相信西瓜摊的生意会好到一个人忙不过来,要真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想方设法的卖西瓜碗?

6个小孩都瞪大眼睛看她,异口同声:“不行!”

为什么非要两个人来卖瓜,当然是因为万一城管或者工商所(其实他们也搞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单位管摆摊的事)以及其他一切大盖帽过来罚款收瓜,好一个人拦着他们,另一个人赶紧把拖拉机开走啊。

不然几个月的辛苦岂不是白费了。种瓜很不容易的。现在修远大妈还跟秋月奶奶轮流住在瓜田边上看瓜呢。

好在冯雪已经卖了几个月的衣服,终于没开口再问“他们为什么要收你们的瓜?”这种话。

几人跑回出租屋,院子里静悄悄的,婆奶奶正蹲在门口,对着地上的一堆洋柿子、黄瓜、茄子、胡椒和洋山芋发呆。

要命咯,昨天下午还没到晚饭的点,家公爷爷和修远大大就回去摘瓜,自然带来了修远大妈昨天帮忙收的菜。

现在小饭馆都开不下去了,这么多菜又要怎么办?

江海潮眨巴眨巴眼睛,瞬间冒出主意:“婆奶奶,洋柿子用井水泡过以后加糖凉拌,做那个火山下雪(这还是她从电视上看来的名字),一会儿我们跟西瓜碗摆在一块卖。黄瓜加醋加油炸辣椒凉拌,晚上我们到夜市上去给人当下酒菜。还有茄子,可以卖给做烧烤的,我看到有烤茄子。”

剩下的胡椒跟洋山芋怎么办?

虞凯突然间举手:“可以炸薯条啊,炸好了之后,我们用碗装着,就在校门口卖。”

他可记得清清楚楚,寒假快过年那会儿,电视机上教的炸薯条不是用山芋,而是用洋山芋炸。

当时寒冬腊月没洋山芋,他们才被迫另辟蹊径,改用山芋的。

改版的炸山芋片都那么好吃,那么正宗的薯条肯定更好吃,绝对好卖。

“那好,我们就试试看炸薯条。”江海潮一拍手,指挥虞凯,“你带海军去给家公爷和修远大大送饭。”

虞凯不乐意,他还想看看炸出来的薯条到底什么样呢。

可是大姐威胁他:“那好,你留下来烧锅,杨桃去送饭。”

妈呀,大夏天的烧锅,简直能要人命。

几个男孩瞬间跑了,连没被点名的超超和龙龙都生怕殃及池鱼,跑的比叫狗撵的兔子还快。

杨桃都惊讶:“不至于啊。”

他们现在烧锅又不用稻草,都是从粮管所(吓,原来县城也有粮管所)扒来的稻子壳,自然无需打草把子,那只要隔段时间往灶膛里面撒两勺稻子壳就行了,可比以前轻松多了。

电视上教过的炸薯条的步骤,江海潮还记得清清楚楚,最后复原出来瞧着也挺像那么回事,只是她和杨桃都尝过之后,愣是没领会为啥这玩意儿会受欢迎?

到底有啥好吃的呀,听说在那个什么肯德基里还卖的特别贵。

冯雪这才想起来:“哎呀,像你们这样怎能吃,是要蘸番茄酱的。真是的,江海潮,你不是去过城里吗,怎么连肯德基都没吃过?”

江海潮茫然:“城里有肯德基吗?”

冯雪瞬间哑口无言。大概是没有的吧,他们这里就是个小地方。肯德基她还是在上海吃的呢。

“反正,是要蘸番茄酱的。”

可番茄酱是个啥玩意儿,她也说不清楚,她只知道装在小袋子里,挤在薯条上,就特别好吃。

婆奶奶泄气:“算了,别瞎折腾了,摆着,慢慢吃当饭吃。”

江海潮却不肯放弃,直接拔脚往外跑:“我去新华书店看看,肯定有书教怎么做番茄酱。”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