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213)

虞凯茫然,这有什么好说的?大姐先斩后奏又不是头一遭了。卖衣服的事儿,姑爷爷和姑奶奶不是等衣服到了以后才知道的吗?

杨桃摇头,感觉跟这人说不通。

他怎么懂啊,去年夏天他们想干点事儿,大姐还要绞尽脑汁去说服爷爷奶奶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就干脆跳过这个步骤,自己直接拿主意了。

哇!这就是长大吗?大姐已经变成一个大人了呢。

90年代中期空调相对于国民收入来说真的很贵,分体空调挂机都得五千往上。当时比较常见的是两三千块钱的窗式空调。

第88章

山不转水转

杨桃他们都对大姐信心十足,唯有冯雪憋不住追问:“你怎么知道明天买早饭的人会更多?人家不能在外面买吗?”

刚才他们批发饼的地方就有好多卖早饭的,看的人眼花缭乱,选起来的余地更大。

江海潮脚步不停:“因为他们不肯停下来,他们怕浪费时间。李磊说他妈过来之前,整个高二高三阶段,他的早饭都是包子和三角饼,而且他们宿舍轮流去买,一买都是买同样的,就是为了节约时间。”

冯雪不赞同:“那是因为他在学校里没别的选。不住校的买早饭也很快的,做一个饼一分钟都要不到,根本浪费不了多少时间。”

“可是人多的时候要排队等啊。”

“他们来的这么早,你看早饭摊子要排队吗?人多的时候要到7点了,他们六点多钟就到学校来了。”

所以,在她看来,江海潮的理论根本不成立。她都奇怪,为什么今天总共卖出了160份早饭?简直就是瞎猫捡到死耗子了吧。

江海潮想了想,还是给出了解释:“其实最主要的是他们不想停下来。”

这是什么稀奇古怪的鬼话,什么叫不停下来,又不是在长跑比赛。

江海潮看她瞪眼睛的样子,觉得特别好玩。只是她自己也说不清楚,不过隐隐约约的感觉。

这就是一场拼命奔跑的比赛啊!

如果是在写作文,它完全可以描述成是在人生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中途停下来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浪费时间,而且让他们有种被打断的不快。

江海潮连六年级还没上呢,更加别说初三高三了。但她曾在陈小川身上看到过这种紧迫感。

县中选拔考试前夕,他甚至都不回家吃饭了,也不肯在食堂打饭吃,后来是他妈不辞辛苦地每天跑到学校里给他送饭。

为这事,她还曾经调侃过陈小川真正做到了以学校为家。结果前几天租房子的时候再说起这件事,陈小川才说了实话,他真正讨厌的是停下来,那样让他感觉被打断了节奏,会让他焦灼。

江海潮把这些话掰开来说。她不懂什么消费者心理,甚至压根没听过这个词,可她感觉到了,就会顺应本能去做。

冯雪却是个很有质疑精神的姑娘,依然提出了辩驳:“那他们买早饭不需要停下来吗?时间再短也是停下来。”

江海嘲笑了:“都到校门口了,本来就要停下来。”

县中车棚贴在一进大门大门右手边,校园根本不让骑自行车。

冯雪的脸都鼓了起来:“可也有人是走路过来的,根本没骑车。”

江海潮还是笑:“但到了学校本来就是一段路程结束了,这时候停下来买早饭也正常啊。再说初三高三还能走路过来的,家住的肯定很近,有好多是家长陪读,在家已经吃过早饭了。”

他们不买她的,也不会买别人的。压根就不是她的顾客。

她掰着手指头数:“我们卖早饭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就是外面的早饭摊子。只要我们占据了县中门口的地利,就不怕东西卖不掉。”

冯雪从昨天到现在气都没顺,说话也不顺人耳朵:“县中没食堂啊,食堂不卖早饭啊?”

“县中食堂在教学楼前面,中间还隔着行政楼。早上学生过来的目的地是自己班级教室,谁特地跑到学校食堂去啊?白浪费时间。”

唉,县中食堂肯定是财大气粗,完全不在乎这点零敲碎打。换成她啊,她肯定会在教学楼和宿舍楼底下支起桌子卖打包好的早饭,不信卖不掉。

其实如果不是县中不让他们进去,大家在一个台子上竞争。她真有信心打败食堂。

别的招没有,他们可以直接把饭送到学生的课桌上啊。

怕桌子被弄脏了?他们来抹。

怕饭盒乱丢,教室里会有怪味道?他们准备好垃圾袋,统一把吃剩的饭菜和塑料饭盒通通带走。

绝对不给学校留一点麻烦。

但这些只能想想啦。如果真能公平竞争的话,承包食堂的人干嘛还要绞尽脑汁拿下这块肥肉?

冯雪运气,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终于抓到能讲嘴的地方:“住校生呢?住校生难道不吃早饭?他们出不来,不还在食堂买。你不做他们的生意了?”

“哎呀。”江海潮正天马行空地想呢,闻言惊呼出声,眼睛闪亮亮的看她,一张脸笑成了花,“还是你聪明,想事情总能想到关键点。对,明天我们多买点早饭,把住校生的生意也做起来。”

冯雪被夸了,心里的郁气终于消散了些。但她隐隐约约怀疑江海潮是在敷衍自己。

她之前真的没打算卖早饭给住校生吗?骗鬼!明明她昨天都已经卖中饭和晚饭给人家了。

今天应该是没顾上吧,毕竟人家摊饼也要时间。

果不其然,再往前走到步行街前面的早餐点时,江海潮就跑到还没收摊的鸡蛋饼和菜煎饼摊位前,直接掏钱订货:“我爸说了,明天早上要80张鸡蛋饼和80张菜煎饼,6:00我就过来先拿40张,6:30再给40张,还是一半甜酱,一半辣酱,不能迟了。”

鸡蛋饼老板张嘴想说啥,可看见塞到自己手上的钱,他就只剩下点头:“行,别来晚了啊,省得到时候冷了不好吃。”

这回他真痛快,发现江海潮又自觉主动减了5块钱,只给了55,他也只嘀咕了几句“亏死了”之类不痛不痒的话。

毕竟一口气就是80张饼的生意啊。

离开饼摊,冯雪还频频回头,真心实意地共情了:“哎,到时候人家拿了钱跑了怎么办?你上哪儿买饼去?”

江海潮半点不担忧:“就为了55块钱跑路?你太小看他们了。卖饼很挣钱的,你看到步行街前面的小区吗?这两个老板在县城卖了三年饼,两家都买了房!”

哇!那可是整个县城目前最漂亮的房子之一,一套下来八万还是十万来着。

能买下来代表人家一年起码能攒下3万块,才不至于为了50来块钱,砸了自己的生意招牌。

“就是!”虞凯挺起胸膛,同为做小买卖的人证明,“只有鼠目寸光的骗子才会占这种便宜,正经做买卖的,哪个都不会这么蠢。”

冯雪又开始运气了。江海潮也就算了,凭什么虞凯都嘲笑她?

旁边有个手上拎着豆腐脑的阿姨突然间侧头跟他们搭了句话:“你们要买这么多饼,干嘛非得跑到这来呢?去菜场不好吗,菜场人家卖的饼更多,还便宜。”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