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姐还是小学鸡(163)

婆奶奶瞪她:“说什么鬼话?不是有现成的肥料啊,学校没厕所吗?沤肥好的很。”

现在后山也不是正经山林,没人管。旁边有沟,学校里有肥,不整出地来种菜,才真是白糟蹋东西呢。

到时候菜种的好,他们也不用掏钱到人家买了。

江海潮叹为观止,婆奶奶不愧是一分钱要分成三瓣花的人,多让她掏一次腰包都能要她的命。

婆奶奶得意起来:“你们不是还要卖山芋吗?山芋种山上最好。到时候我们自己种出来,也不要去西山头换了。”

海音却反对:“婆奶奶,不划算的。菜贵,西山头的山芋便宜,我们宁可种菜。不然我们还得花钱买菜。”

江海潮哭笑不得:“你打算种一山的菜吗?你也不怕水土流失。”

杨桃茫然:“什么水土流失?”

江海潮挠挠头,她也讲不清楚。算了,种菜就种菜吧。要是他们菜种的好,烧出来价钱便宜,说不定能有更多学生过来买菜吃呢。

几人赶紧拎水浇菜,后门口又走出两个学生,朝婆奶奶喊:“奶奶,还有菜吗?我们一人打5毛钱的。”

婆奶奶惊讶:“你们还没吃晚饭啊?哎哟,真是的,只剩下腌菜了。还有饭吗?要不我给你俩炒个蛋炒饭吧?”

两个姐姐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是的,我们吃过晚饭了,我们就是想打了明天中午吃。”

婆奶奶这才认出脸,原来是住校的学生。

也对,其他每天回家的小孩中午可以从家里带菜吃。但住校生一个礼拜才回去一次,能带什么菜?油炒萝卜干、炒腌菜,最多再加个小鱼干,不得了了。

吃上一个星期,谁也受不了。

没菜吃怎么办?去食堂打呗。但学校食堂连做生意的心思都没有,又能烧出什么好胃口的菜来?最多比小学食堂好那么一点点而已,起码菜里能看见油。

但同样是5毛钱,在饭铺能打两菜一汤,哪怕每种分量小,也比食堂5毛钱一份的菜强啊。

她们是不好意思让人家专门为了他们二三十号人再做中午的生意,所以突发奇想,觉得可以晚上打菜,等明天中午下饭吃。

婆奶奶赶紧打鸡蛋:“那我给你们炒鸡蛋吃吧。等明儿晚上,我给你们把菜留着。”

腌菜炒蛋做起来快的很,只几分钟的时间,两位姐姐便已经端着搪瓷缸走了。

婆奶奶真犯愁了:“中午来不及哎,不然中午给他们烧两个菜也好。”

她倒不觉得二三十个人的生意太小不用做,蚊子再小也是肉。何况这些小孩上学连饭都吃不好,多不容易呀。

杨桃出主意:“要不,我们请修远大妈帮忙,给她付工钱,专门过来烧中午饭吧。”

虞凯第一个反对:“要这样的话,修远大大家为什么不自己做这门生意?他家又不是没锅没灶。”

说到底,把同学带回家吃饭这活,村里谁都能干。

杨桃瞬间紧张:“那村里会不会跟我们抢生意呀?”

虽然现在中午去他们家里吃饭的同学只有30来号,可十几块钱不是钱吗?一个月下来也400来块呢。

海音跟着紧张,眼睛灼灼地看着大姐:“那我们怎么办?”

江海潮倒不担心。虽然说这买卖谁家都能做,但真不是同学每家都会进。

她现实的很呢,十分清楚一件事,大家之所以选择在她家吃饭,一方面是因为没人这么做,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他们四人的信任。

说实在的,即便现在又冒出一家卖中午饭的,除非他家距离学校特别近,就在学校边上;否则同样的条件下,同学肯定选择自己家。

毕竟,她好歹是大队委,而且实际上已经成为少先队的一把手。即便她不在学校张牙舞爪,搞得跟女皇一样。大家也不会轻易得罪她。

花同样的价钱吃饭,吃的东西又差不多,干嘛不选她家呢?好歹能得个好脸。

江海潮无师自通,已经在实践中深谙了当官的好处。

弟弟妹妹们听的恍然大悟,哦,他们其实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婆奶奶听得哭笑不得,给了她一句:“你好厉害哦。”

杨桃又催促她:“大姐,那我们还做不做这边的生意?”

海音举手给建议:“那就干脆像《驿路梨花》上写的一样,我们提供灶台和稻子壳还有菜,让他们自己烧菜吃好了。我们就收原料的钱。”

江海潮摇头:“不行,你怎么知道他们烧了多少菜?到时候怎么算钱?谁在这里收钱啊?摆个人在这里,我们还不如自己烧呢。再说了,他们忙得很,秋月姐姐吃饭时都在背书,哪有时间烧菜?”

“那怎么办?”虞凯不甘心,“我们就不做这生意了吗?”

江海潮想了想,最后只能选择:“喊家公爷爷过来啊,让家公爷爷烧中午饭。”

婆奶奶立刻反对,眉毛都竖起来了:“你当你家公爷爷闲着呢?他一天天的没事啊,地里田里哪里不是事?他过来,海军跟超超怎么吃饭啊?”

杨桃嘀咕了一句:“他们自己烧不就行了。”

结果挨了婆奶奶一记眼刀。

虞凯十分积极:“让他们去我家吃啊,反正我妈要烧饭的。”

江海潮则相当绝:“让他俩转学过来好了。”

她原先感触不深,没觉得杨家圩小学比湖港镇中心小学差多少。

但这次更换课桌椅还有出去参加数学比赛的事,让她深切地感受到了,学校不一样,差别真的好大。

就说数学竞赛吧,下面的村小学生不管多优秀都白搭,因为他们连参加的机会都没有,根本不对他们进行选拔。

估计王老师说的让海音去参加的数学比赛,也没有村小学生的事儿。

没人特地教过江海潮,可她不是傻瓜,光是看大队长陈小川多重视这些比赛,她就明白机会对他们这样家庭出生的孩子来说究竟有多重要。

婆奶奶原本还嫌麻烦,哪有学期才刚开始,就突然转学的道理?没这个规矩。

但江海潮一强调对两个弟弟学习好,一辈子大字不识一个的婆奶奶立刻没意见了,只担心:“学校不肯收吧?”

幼儿园还好讲。

现在的园长就是他们杨家圩嫁出去的姑娘,非得算的话,她还得喊自己婶婶呢。

但小学,婆奶奶担心校长不肯松口。

4个小孩的表情都微妙起来,谁知道他们真正去学校找的时候,坐在校长位置上的人到底会是哪个呀。

江海潮倒是不怕:“去问问看呗,说不定能成呢。我们又不是不交钱。”

说到钱,婆奶奶就心痛。刚交的学费呢,还没上一个月,白糟蹋这么多钱。

江海潮赶紧给她画大饼:“婆奶奶,你想想看啊,要是家公爷爷过来,不仅中午的菜,早上也能卖呀。能挣两顿的钱呢,加在一起一天起码多30块,一个礼拜就能把学费挣回来了。后面纯赚钱。再说了,你不是说菜不够吃吗,家公爷爷在这里,能把后山的地都开出来,到时候菜种的多吃不完,我们还能拿出去卖呢,又是一笔钱。”

上一篇:大将军的小神医 下一篇:魔头拯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