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小神医(28)

赶紧收拾了一下东西,这就出门去离开了书铺。

他的小驴车,和小驴子,都放在客栈,让客栈帮忙照看。

客栈是他自己找的,就在书铺斜对面,地方不大但是胜在干净,加上这里入住的人少,现在这个时候,又不是赶考的日子,客栈客人少,古羽入住之后,要了一个地字雅间,房间不大,只有一个木架子床,一桌四个凳子,和一个洗漱用的盆子。

桌子上有一个茶壶,四个茶碗,不是茶杯,只有天字号的客房才有茶杯。

而且这里提供的是白开水,可没有茶叶。

古羽去看了看自己的小驴子,很好,吃的不错,草料加了黑豆呢。

他又出门去,在外面的面摊子上吃了一碗阳春面,不是没钱吃好的,只是晚上了,他又一日没怎么动,怕吃的太油腻,消化不了,就干脆吃了一碗清淡的阳春面。

这也符合他现在的身份。

回头在客栈里睡了一夜,还算安好,第二天早饭吃了俩包子,就去了书铺,这会儿该开始抄写了。

比起简史,这《史记》的记载更详细一些,古羽抄的很快,且他用的是楷体,这个字体在这里是标准的官面字体,又被称为“台阁体”。

中午就着一个咸鸭蛋,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两杯水,就继续抄写了。

这里算上他,一共有五个人在奋笔疾书,但是这五个人,都没有相互打招呼,也没有说过话,只点点头算是致意了。

剩下的就是写字,以及风吹落花的声音。

天气逐渐热了,夜晚还下了一场雨,但第二天,气温更高了,古羽就是在这个时候,坚持抄写,一口气将整个《史记》抄写完整。

在此期间,他真的是心无旁骛。

每日早出晚归,跟一般的抄书人一样,甚至更努力勤勉。

在抄写完,他又借阅了一下启蒙用的书籍,然后是《大晋律》,这是一本大晋朝的法律全书,还挺厚,价格也很客观,古羽没时间抄写了,就买了下来。

书铺掌柜的告诉他:“但凡是家里有《大晋律》的人,都可以自己给自己做状师。”

“还有这种事情?”古羽头一次听说。

“是啊,你不知道,可能是你家没有遇到过这种事吧。”书铺掌柜的道:“别看这一本要价贵,但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

也就是说,只要大晋不倒台,这本书的作用就不会消失。

“我知道了,多谢掌柜的。”古羽觉得这本书,买的太值了。

这等于是拿到了一本律师证啊!

划算的很,美滋滋的付了银子。

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么一走好几天,坏了好多人的事儿。

首先就是金家跟李家,都想跟他借用一下小驴车。

无奈的是,他走了,还把小驴车赶走了,本来两家还在较劲,谁能先借到小驴车。

这下子也不用争了,人根本就不在家,小驴车也不在家。

其次是两家的五个女孩儿。

本来都有点想法,就付之行动,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结果那个少年却去了县城,没在村子里,打扮的那么好给谁看?

倒是张家妯娌俩,莫名其妙的看着这几个姑娘。

尤其是张虎媳妇儿:“这是怎么了?换婚而已,至于这么高兴吗?”

换婚好说不好听,前些日子,这五个闺女,可不是这样的,这两天却开始收拾自己了。

“谁知道呢!”张龙媳妇儿看了看她们几个:“这几天,她们轮流来了一次,我就说竹屋是古羽托付我们照顾的,不是主人家,可不敢放人进去,她们没办法,看看竹屋就走了。”

张虎媳妇儿倒是有些猜测:“难道她们想要偷东西?”

第42章 抄书归来

这里就五户人家,生活条件最好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古羽啊。

其次是张氏兄弟两家人,毕竟是猎户,家里有孩子,偶尔吃上一顿荤腥,这在当下看来是不错的生活了。

李家和金家就不一样了。

他们两家都是纯粹的农户,刚搬来这里才多久啊?

养的家禽家畜还没长成,既不能下蛋也不能杀了吃肉。

古羽有钱,自己会购买腊肉,鸡鸭等物吃一吃,且他吃得清淡,也守的住清贫,过日子嘛,不就是这样?

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自然是比较方便自由了。

可李家和金家,原来也是在老家,吃香的喝辣的之富户。

现在让他们吃糠咽菜,那日子别提多难熬了。

而古羽家偏偏在厨房的房檐下,挂着一大块腊肉,每天晃晃荡荡的别提多惹眼了。

也难怪张虎媳妇儿会这么猜测。

都是流民过来的,跋涉千里,到了这里,在路上,什么事情没见过啊?

别说吃肉了,还有易子而食的惨剧发生。

偷东西而已,小意思;都有明目张胆抢劫的呢。

“不能吧?”张龙媳妇儿都吃惊了:“这里一共就五户人家。”

人数这么少,谁家干了点什么,都会全知道,而且知道的一清二楚。

就说前天,她家那口子抓了一个活的揣了崽子的母兔子,这会儿就养在家里,兔子长得快,只需要喂点草就行了,将来下了小兔子,可以拿去县城里卖掉,小兔子可爱,很多富贵人家的小孩儿都会喜欢。

价格也不比大兔子差多少。

还有,古羽置办了小驴车,瞬间就让这里的人,都知道了。

这样的地方,要是丢了一根绣花针,估计都能猜到是谁拿了的,何况是别的东西。

古羽的竹屋,可是新盖起来的,东西都是新的不说,还都挺少。

比如说针线,他也置办了,可惜他不知道这里头的一些讲究,一个男人还置办了纤巧的绣花针,以及肉色的丝线,这玩意儿都是绣花用的不说,那肉色的丝线,用的也少啊。

古羽这个亏,是吃定了。

而且其他人家,没有肉色的丝线,也没那么细的绣花针。

“谁知道这几个小丫头是怎么想的?”张虎媳妇儿道:“我们看好自家,还有古羽的竹屋,可别让她们钻了空子。如果丢了东西,我们俩可就说不清楚了。”

毕竟古羽是托付她们俩照看屋子的,丢了东西,她们俩真的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啦。

于是从那之后,妯娌俩更加打起精神来,对谁都跟防贼似的,看的五个各有心思的小姑娘们,一个二个都有些心虚,又有些心烦。

“这两个女人守的倒是严。”李大花气得够呛:“这两天看我的眼神,跟看贼偷似的。”

“别说你了,那金家的两个不要脸的,也打扮的不错,在竹屋门前绕圈子。”李二花也愤恨的很。

毕竟这是唯一摆脱换亲命运的机会,亲姐妹都不能相让,何况是未来的小姑子们了。

“我看她们跟我们一样。”李三花立刻就肯定的道:“都在打古羽的主意。”

三姐妹突然发现,古羽成了香饽饽,五个人都惦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