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将军的小神医(27)

几代人之后,大豪的一些人动了点心思,都相当这个老大,于是就打了起来,损耗了国力不说,还让周围被压制的没脾气的胡人,有了反抗的动力。

一团乱战,史书上称之为“豪末乱世”。

等到了有人带头平了天下,统一了这中原大地,才发现,这天下千疮百孔,百业待兴。

而平定了这个乱世的就是大晋的开国的皇帝,皇帝知道没有读书人是不行的,所以大晋对读书人很重视,可惜的是,读书人在大豪时代,没什么用,以至于传承都有了问题。

现在的读书人,少得可怜且不说,读书的成本也很高。

朝廷有科举,但就跟隋唐时期似的,主要考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叫明经科,还有算科,等于是数学;还有道举,就是宗教性质的考试了。

比起武举,文举的考试,还是稚嫩的,但这是平民百姓一飞冲天的机会。

因为练武可比读书更费钱,且不是谁都能练出个明目来的,朝廷重视读书人,可读书人却少,物以稀为贵嘛。

就是没什么好的读书人出现,朝廷也很无奈。

古羽就摸了摸下巴,读书他可以啊!

而且这个时代的科举,也是很容易的,第一是身家清白,他这伪造的户籍都能用来买田置地了,应该是石锤的真实。

其次是成为了童生,就能免除个人的赋税;如果是秀才,那么就有一百亩地的赋税被免;举人的话,是二百亩地;进士那就是五百亩地!

朝廷管这个叫“养士”,武举文举都是这个待遇。

不全部免掉,但这个待遇对大家来说,很不错啦!

且这里的科举制度并不如怎么严苛,一次考过,受益终生,哪怕是当个秀才,做个夫子,也能衣食无忧,还能受人尊重。

最主要的是,见官不用跪拜!

这一点很重要啊,他跪拜的只有师父好么,后来是师父的灵位。

第40章 本朝的情况

这里也没有什么有名的诗人出现,一些诗词歌赋,说实话,古羽看了都觉得没什么惊艳之作。

时空的不同,造就的环境也不同。

他是穿越而来,知识的储备量足够,完全可以考个功名回来。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还没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思想觉悟。

他若是有功名在身,也能当个护身符用一用。

起码一般的百姓,对他不敢起什么坏的心思。

他现在就一个人,的确是跟姚伟大叔说的那样,人单力薄。

尤其是姚伟大叔还不知道,他其实还等于是怀揣巨款:当然,这是在农户们看来,有房有地,有小驴车,还有一百多两银子的存款。

古羽在这里,得算是上等的富户了,也怪不得有人动心,想要给他说亲事。

他想起姚伟大叔说的话,找媳妇儿是不可能了,也不能跟当地大族有什么牵扯,毕竟他一个外人,被人真的扯上了关系,吃亏的肯定是他啊。

但是不管是一姓村还是杂姓村,甚至是桃溪镇,竟然都没有一个秀才!

只有几个童生,童生就是出身清白的读书人,按照规矩,这样的读书人,也是很搜尊重的,一般人也不会惹他们。

而且成为童生,就能拿着路引,游历天下,理由都是现成的:游学嘛。

甚至过城门都不用交税呢!

这就是朝廷给未来的读书人的待遇,童生就代表了家世清白,剩下的就看你考不考的过了。

古羽盘算了一番,继续往下看。

本朝的历史挺短的,且单独立了一本传记,还在实时更新当中。

大晋只有一百二十几年,传到了如今,是第三代皇帝了。

不过第三代皇帝是个独生子!

他也只有三个孩子,一个是太子,一个二皇子,一个三公主。

太子自然是皇后所出,二皇子是贵妃所出,三公主则是淑妃所出。

太子今年二十岁,去年订了亲,还没成婚,太子妃出自镇北王府,乃是世袭三代的武将王爵。

选中这位太子妃,没别的,就是看中了人家闺女的血统和身体。

据说镇北王府三代人,每一代都十几个男丁,整个宗族有上千男丁,各个都勇武,全是武将的胚子,且各个都考过武举。

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军中人才。

就一点不好,镇北王府,不管是正室的当家太太,还是纳进侧门的妾室姨娘,生的都是男孩子。

而且除了正室夫人,妾室们的出身也不一样,有失去了家园的孤女,有被马贼劫掠的良家,也有被外族人抓捕的女人。

但最后都是无处可去,镇北王府就收了她们,有的做丫鬟,做仆妇,也有的做了妾室。

古羽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镇北王府,看看人家这胸襟,而且这样的妾室,绝对不会对镇北王府的正室夫人们起什么心思,正室夫人们也不会对这样的妾室嫉妒,毕竟都是苦出身。

而这位太子妃的出身更有意思,她是镇北王府的世子妃所出的第二个孩子,她一出生,镇北王府几乎是疯了!

不仅在封地全境派发红鸡蛋,镇北王更是立刻上书给朝廷,要给自己唯一的孙女儿,求一个郡主的身份,封号要最好的不说,还要求宫里给赏赐俩教养女官,要性格温和等等,条件提了一大堆。

大家都说镇北王乐疯了!

当然,这位郡主后来长大了,还没有及笄的时候,宫里就来了人,跟镇北王说了皇帝的打算,这镇北郡主肯定能给皇家开枝散叶。

因为听说这位郡主从小就跟兄弟们一起习武健身,身体特别好,都没生过几次病,又长得丰乳肥臀……按照老人们的眼光,这样的女孩子,好生养!

就是不知道太子是怎么想的了,不过这个年代,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过看上头的记载,二皇子也不简单啊。

也是,一共就俩儿子,还不是一个娘亲。

这种宫斗的戏码,古羽可是知道很多的,他原来药店营业员,就爱看这些,还有两个是腐女,更爱看耽美。

当时古羽没少被俩腐女歪歪,还给他安利了耽美,他也是看过一些的,只是很不理解,不管男女,感情真的那么能那么浓烈吗?

第41章 开始抄写

他没有经验,对此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往下看,就是这些年朝中的一些重大决定。

比如征收赋税,战乱起,天灾人祸,安置流民,落户开垦等等。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朝廷的邸报,只是并非原版,而是手抄本。

这个就类似官方的报纸似的东西,通告也可以,只是原本都是存在衙门里的,谁想看的话,只能去衙门里借阅抄写,一些东西,衙门肯定会隐瞒,所以这不知道经了几次手的邸报,内容有待商榷。

不过古羽也都看了个遍,看过了之后,就到了傍晚,他中午都没吃东西,惊觉已经可以走了,这才觉得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