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455)+番外

自己肯定不会真和人家作对。

事实上,张司九都没想着进去之后能真有人热心教自己。

她始终目的只有一个——太医署里那些藏书!

不过,朱疡医这个人,张司九倒是看上了。她诚挚的邀请道:“等我们医院开起来了,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度的合作。你可以直接上我们医院来行医。专门给你一间屋子,用作问诊用。到时候,在门口挂上你的画像和介绍,这样来看病的人,都能看到你!”

张司九的话,就让朱疡医忍不住的随着她的描述,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

然后,朱疡医深深地心动了。

毕竟那画面,想想都觉得自己很风光,那是扬名立万了啊!

张司九微笑的看着朱疡医心动的样子,感觉以后肛肠科也可以设立上了。

至于这是不是画大饼……成年人之间的这种对未来的描述,怎么能叫画大饼呢?

得叫梦想。

张司九深谙梦想的重要性。

有了梦想,就有了无限的热情啊!

不过朱疡医到底不是刚入社会的小年轻了。

很快就从这种幻想里挣扎了出来,看一眼张司九,朱疡医到底还是没把话说死:“你那医院再开起来再说。”

张司九当然也不急于一时:“这是当然。”

接下来,当然就是各自回家。

杨元鼎亲自送张司九回家去。并且表示:“以后就算我不在,你也得等着陈斗来接送你。他身上有点功夫,真有个什么事情,反应也能快一点。”

张司九舒舒服服的瘫在座位上,叹道:“你这是怕我被嘎了?”

杨元鼎神色严肃:“世上总有那小心眼的人。谁也说不好,但是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

张司九也知道他是担心自己,最后就没拒绝。

一路回家,张司九就受到了热烈的迎接。

这一天,一大家子在家里,别提多担心了。

看着张司九全须全尾的回来,大家都表示松了一口气。

小松最是热血的年纪,张口就问:“姐,咋样?刺激不刺激?太医署的人咋说?”

话一说完,就被徐氏一巴掌拍在了后背上:“刺激什么?我揍你你刺激不刺激!”

小松不敢造次了,不过眼神还是那么的期待。

小南瓜最关心的是:“姐姐吃饭了吗?今天奶奶做了酒米馍馍,用油煎的哦!可香可香啦!”

她期待的看着张司九:“要不要吃?我给姐姐留啦!”

杨氏哭笑不得:“不是让你别留了吗?那冷了也不好吃,我留面了,晚上再做就行了。你这孩子……”

张司九洗过手,换了一身衣裳,这才把小南瓜接过来,亲了亲她的脸颊,喜滋滋道:“就知道小南瓜对我最好了。什么都想着我。这份心意,我比吃了饼还要高兴呢!”

接下来,张司九就把今天自己都干了些啥事无巨细的说了。

当说到了那两口子的情况时,家里人都是悬着心了:这还真和太医署的人抢上了生意!太医署那边不得急了吗?

等到张司九说自己缝合完了还去看了一回热闹,大家就又放心下来,而且还有点小小的骄傲:没丢人,不愧是我家九娘!

但是吧……

徐氏还是很快担心上了:“这样的话,太医署的人没了脸面,恐怕是要记恨上咱们。九娘,以后你可得小心了。”

张司九点点头:“放心,我只有这一项是强一些,其他的就不行了,肯定还是抢不走所有风头的。”

但是,治疗急症,外伤特别在行,这一点足够突出,就是一个医院开起来的资本了!

这头,张家说着白天的事情,那头,太医署里也是在讨论这件事情。

太医署令陈深严听完了这个事儿,扬了扬眉:“你们看了一日,就只看出了不痛快?没看出点别的?”

他这样的态度,倒让其他人都有点儿懵了。

陈深严看了一圈,见没人说话,就叹一口气:“你们真是好日子过久了,不知人外有人了。她敢来摆摊,可见其自信。”

“我默许这件事情,也是想鞭策你们一二。让你们收起心里那些傲慢,让你们明白明白,不是进了太医署就算是这辈子达成了圆满了!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技不如人,就算你当了太医,那也是抬不起头的。”陈深严气笑了:“人家缝得比你们快,比你们好,你们只想着让我派厉害的人去压住他们,竟就没想过,怎么才能自己压得住他们!”

第511章 爱才之心

陈深严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抬得起头来的。

但也有越挫越勇的。

有人挺身而出:“弟子愿去常驻问诊,会一会这个张小娘子。看看她到底有多厉害!”

这个人呢,叫齐敬,是陈深严最看好的小弟子。

如今,正是二十五的年纪,端的是未来无线。

陈深严看着齐敬,总算是露出了一丝丝满意和欣慰——从开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太医署里太久没有过外头来的比较,顶多就是内部一些比较,但近几年,搞关系,琢磨怎么留下来当太医,已经成了风气。

陈深严看在眼里,一直想寻个机会改变一二,现在来了个张司九,他自然就要抓住这个机会——这不是瞌睡送枕头么?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现在这个局面和结果,但是看见太医署众人反应和表现,陈深严还是十分失望的。

这会儿,自己小弟子是那个挺身而出的第一人,陈深严多少有点骄傲:我陈深严的弟子,还是有几分血性在骨子里的!

他看着齐敬,笑道:“好,好,好!明日起,你就去!好好会一会这个张小娘子!”

也有人急了:“这个张小娘子明显就是想借着我们太医署的名声做东风,还送她上青云。她就是想开医馆!难道我们竟就这么随着她去?让她占便宜?”

“那太医署的名声怎么办?到时候官家知道这个事情,问起来,我们可是脸上无光啊!”

也有人认得出来杨元鼎,怒道:“那杨家小儿和官家最是要好,这件事情,他估计都是要和官家说的!”

也有人阴谋论:“那你们说,这事是不是官家的意思?官家是不是对我们不满意?”

这下,大家就开始焦虑起来了。各种猜测纷纷而来。

陈深严看着这一幕,倒是满意多了:对嘛,一个个紧张起来,才会更有心思去钻研医术!

第二日,张司九照常出摊。

不过这一次就没遇到愿意让自己诊疗的病人了。

第三日,张司九一点不迟到。

如此连续了七日,张司九一共开张四次,处理的全是外伤。

太医署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了,反正对她的存在,多少有点麻木和熟视无睹。

倒是周围的百姓有不少跑来问,张司九看病会不会比太医署便宜——太医署的价格还是偏贵一点的。毕竟他们的药更好,大夫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