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348)+番外

“现在家家户户都得插秧,谁有空来帮忙?那手脚快的,忙完了来帮一会儿就算不错。”杨氏也跟着帮腔:“你还真指望人家全给你干了?”

张小山也没辙了。

之前家里人手多,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他还真没体会过人手不够的滋味。

张司九出了个主意:“那就花钱雇人。直接把咱们家的活全部包给一个人,至于这个人找什么人来干这个活,给人多少钱,那是他的事儿。咱们不出头不露面,也不用管什么饭,最合适。”

比直接一个个请单人的合适。

而且还很好的杜绝了闲话——不然请了这个没请那个的,这个觉得钱多那个觉得钱少的,容易出现扯皮的事情。

一般,张司九管这种事情,叫做外包。

外包可比雇人简单多了。

反正出任何问题,只找这个外包的人就行了,省心,省力!

徐氏认真想了一下张司九说的这话,慢慢的琢磨出一点好处来,于是眼睛都有点儿发亮:“这倒是个好办法。比一个个问人能不能有空来帮我们家插秧,可省事儿多了!要不怎么说九娘你聪明呢!”

张小山也连连点头:“这不就是跟牙行一个意思么?是挺好的。”

杨氏半懂不懂,但是既然张小山和徐氏都觉得靠谱,她也就觉得靠谱:“那就这么干?不过上哪去找这么一个人?”

小松文绉绉道:“可问谁乎?”

小柏有样学样,晃着脑袋跟风:“可问谁乎?”

徐氏一人给了一个小巴掌:“好好说话!”

张司九虽然知道外包的好处,但是现代找这种承包人好办得很,中介一放风就多的是。但是现在怎么找,就超出了她的业务范围内了。

而且,她天天往城里跑,对村里还真不熟悉。

最后没想到的是,招银竟然说话了:“这事儿,也许可以找顾大嫂。”

“顾大嫂最爱村头村尾的串门说闲话,认识人多,谁家情况都了解。而且人缘好,谁都跟她客气。她之前帮我介绍了好几个杀猪的活儿。我觉得,这个事儿或许问问她。也许她能给咱们介绍人。”

招银说着说着自己就腼腆了起来:“我也就是这么一想,不知道行不行。”

顾大嫂的话,徐氏和杨氏可太熟悉了。这个人有个外号,叫热心肠顾大嫂——谁家需要帮忙了,谁家有什么事了,她都热心去参一脚。不过,她家和张家离得太远,轻易不会过来这边。她住那一片,是村里人最多一片。她的人缘的确好,跟谁都能说笑几句。

如果让她帮忙打听打听,倒不是不行。

徐氏高兴起来:“这有啥不行的?一会儿吃过饭,九娘和招银你们跟我跑一趟,咱们去跟顾大嫂说说这个事儿!她要能帮我介绍人,我也给她十个钱!”

第390章 新思路

吃过饭,张司九和招银就在徐氏的带领下,去找顾大嫂。

一个村子还是很大的,而且,还会分成好几个聚居点,并不是所有人都聚在一起,扎堆修房子。

这边管这种小聚居点,要不叫XX院子,要不就叫地名,什么石墩子,河湾子。

通常叫XX院子的,那都是一个小家族。由最开始的一户人家,开枝散叶,生儿分家,再修房子,最后组成一个大院落的。

顾大嫂住的地方,就叫王家院子,这边的男人基本都姓王。往上数,都是一个祖宗下来的,没出五辈。

这样的地方,通常没人敢来闹事找麻烦,因为喊一嗓子,那呼啦啦冲出来的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给你脸糊得睁不开眼睛。甚至偷鸡摸狗那些人,轻易也不敢往这里去——万一被逮着了,人家悄悄弄死你扔河里,谁也不往外说,那都是有可能的。

就算不弄死,按住打个半死再送官,更是常规操作。

而像张司九他们那样的,算是散户。多是分家分出来,和本家关系不太好,或是不太想参合大家族,宅基地特地挑得远的,或者就干脆是祖上刚搬过来不久。

当然,住了两三代人后,其实都是一样的。

不存在什么外来户不外来户的。

顾大嫂家住在王家院子深处,张司九看着这一大片连在一起的住宅,第一次感受到了家族的力量——嗯,感觉这是一个不敢轻易闹事的地方呢!

来开门的顾大嫂,一看见徐氏,还有点惊讶:“徐妹子,啥子风把你吹来了?我就说,今天喜鹊一直叫喳喳的,原来是有稀客上门!快进来快进来!”

说完就把徐氏她们三个往里让。

对于这种热情又会说话的人,很难让人产生什么不好的第一印象。

徐氏跟顾大嫂转眼间,就已经热络又客套的来了三个回合的互相恭维。

张司九和招银站在旁边听着,简直可怜无助:插不上话,不知道手脚往哪里摆。

最后,顾大嫂招呼大家坐下,又让小女儿冲糖水来给大家喝。

徐氏这才说起了正事儿:“顾大嫂,今天我也是有件事情想来麻烦你。就是不知道该咋个开口,怪不好意思的。”

顾大嫂一听这话,立刻一拍大腿,“嗨”了一声后,还责怪埋怨起了徐氏:“你看徐妹子你这话说得,有啥麻烦不麻烦的?一个村里的,你家男人还帮了我们这多,你们家的事情,就是我们王家的事情!你只管说!我只要能办得到,保准给你办得妥妥当当,漂漂亮亮!”

那样子,当真是热情又干脆,顿时就让人情不自禁的对她的好感度更加飙升。

徐氏也没绕圈子,直接就把想找人承包自家插秧这个活的想法说了,末了还不忘恭维一下顾大嫂:“我知道顾大嫂认识人多,人缘好,所以才想着请您帮帮忙。毕竟这个事情,除了您,别人还真的办不了。”

顾大嫂被这么一恭维,显然很舒坦受用,笑容都灿烂几分,嘴上却要谦虚:“我就是个乡下妇人,哪有那么厉害。”

“不过,这个事情,我一时半会也不知道能不能办成,这样,你让我明天问问,最迟明天下午,我就给你一个准话。行不行?”顾大嫂很干脆,一听这话,就让人觉得她很干练。莫名就让人觉得靠谱。

张司九觉得,顾大嫂除了的确是爽快干练的人之外,能这么干脆,可能主要原因是因为心里已经有数了。

徐氏一听这话,大喜过望,连声跟顾大嫂道谢。

顾大嫂也是连声说没啥子没啥子,又热情地把她们三个送出了王家大院子,还招呼张司九多过来玩儿——虽然这边离得太远,基本这个事儿就不太可能。

但这么热情,谁能不喜欢呢?

回去的路上,张司九跟徐氏感叹:“怪不得顾大嫂人缘好,那也是有原因的。”

徐氏也连连点头:“那肯定是。我就没那个本事。有时候,你还不得不服气。”

招银也跟着说了几句:“顾大嫂靠这个人缘,坐在家里就能挣钱,的确是厉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