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325)+番外

张小山按住徐氏,不让她多问,小心翼翼捂着怀里的油碗,直到进了家门,才敞开怀,将油碗虔诚又郑重的放在了堂屋桌上,示意徐氏和周氏去看。

一家人,就这么围着这一碗油,看得目不转睛。

小松使劲抽着鼻子闻,闻着菜籽油那股特殊的味道,看着菜籽油那颜色,好奇地问:“这叫什么油?青油吗?”

这个称呼,倒是让张司九忍不住笑了一下——菜籽油学名叫菜籽油。但是民间很多地方,的确叫的青油。

她问小松:“为啥叫青油?”

“颜色是深青色。”小松洋洋得意:“香油闻起来喷喷香,所以叫香油,这个油闻起来不好闻,但也不好叫臭油吧。所以,它颜色青青的,不如就叫青油!”

这个十分贴切的命名法,惹得张司九更加止不住笑:“好好好,那就叫青油。”

徐氏乐呵呵的:“不管青油红油,反正只要能吃,就是好油!”

周氏也是这个论调。

一家人还没看够,其他知道张小山回来消息的人,已经迫不及待过来打听到底榨出油来没有。

于是,这一碗油,简直成了稀世珍宝,每个过来的人,都要仔细来看看——有那调皮孩子凑近一点了,立刻都会被呵斥。

张司九感觉,这哪里是一碗油?这分明是宝贝金疙瘩啊!

而且,这样一碗油,拿来收门票,估计都有人愿意来看!

这样的围观,足足持续到了第二天。

里正就是第二天一大早顶门来的。

当时张家还正在吃早饭——下饭菜就是炒鸡蛋。

为了配得上这个来之不易的青油,徐氏大方的掏出了四个鸡蛋,炒了一大盘子鸡蛋出来。

张司九刚吃了一筷子,里正就来了。

徐氏听见动静,探头一看,顿时有点儿纠结——按照待客之道来说,进门就是客人,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应该招呼里正一起吃一口。

但是吧!!!徐氏也第一次吃青油炒鸡蛋,都不舍得一筷子夹太多,真喊里正,多少有点肉疼!

她倒不是心疼鸡蛋。

而是心疼青油。

毕竟,自家也就得了一碗青油而已。

虽然以后肯定还会有,但那是以后了,谁知道要等多久!

张司九看着徐氏那肉疼的小表情,简直是目瞪口呆:二婶竟然还会有如此纠结的时候?!神了个大奇啊!

不过,也不至于肉痛到这个地步的。

张司九正要劝,徐氏还是放下了筷子,看一眼张司九:“这一盘子鸡蛋你们吃,我再去炒一盘子,里正来了,也不好藏着掖着。”

青油虽然珍贵,但也不能真就抠唆成那样。

张司九憋着笑应了。然后看着徐氏走出去,热情地招呼起了里正。

里正虽然也很客气,但是客气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听说是菜籽榨出来的油做的,就腼腆的搓搓手:“那我就不客气了,尝尝。”

说这话时候,里正也有点臊得慌,总觉得不好意思,毕竟一把年纪了,他还真没干过这样的事情。

可要拒绝吧,他也真舍不得!早就听说油菜籽榨油榨油,可到底能不能吃,也只是听说!现在有机会试一试,那怎么能不试试呢!

第364章 惊为天人(给书友冬冬的生日加更)

里正厚着脸皮留下,即便是老脸通红,也稳坐泰山。

徐氏最开始是有点儿肉疼,但很快也就想开了:不至于心疼成这样。

只不过放油的时候,她还是没舍得放太多。

里正和张小山一起吃了一盘子炒鸡蛋。

两人吃得都很爱惜,一粒渣渣都没放过,甚至最后那盘子底,两人对视一眼,都拿一块酸菜给仔细擦了吃进肚子里——那盘子底上,都是油珠珠呢!

这样的油珠珠,他可舍不得放过!

虽然这样的做法,略显得有点儿不斯文不雅,但张小山和里正谁也没有笑话谁。

毕竟都是过多了吃饭没油荤的苦日子,谁能笑话谁呢?

这真的张小山但凡有一点不爱惜,充面子的行为,估计里正都能立刻跳起来指着张小山一顿训斥!

吃过饭,里正放下筷子时,忍不住的感叹:“小山啊,真好吃。不瞒你说,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鸡蛋。从前就觉得鸡蛋已经够好吃了,可没想到还能这么好吃!”

张小山连连点头,意犹未尽的看看了一眼盘子底,确定上头一点油珠都没了,这才说话:“是啊,叔,我也没想到,有一天我能吃上这么好吃的鸡蛋。这个青油,真的好吃。香!芝麻难重,收成还低,吃都吃不起。可油菜籽,好种,产量也高!你说以前我们怎么都没想到过,可以种油菜籽呢!”

越说下去,张小山越觉得懊恼。

感觉自己仿佛错过了太多太多——如果早就种油菜,早就榨油……

张小山都快心痛死了。

里正的想法也和张小山差不多。

但是他比张小山冷静很多:这种事情,当然不能早知道。毕竟从前他们就不知道!

里正真正想的是:从现在开始知道也不晚啊!

他唯一后悔的是,还是不该多看这一年。当初张家种这个油菜,他家就应该跟上!甚至全村都应该跟上!

可惜了。可惜了!

里正也觉得自己错过了太多。

短暂的心痛之后,里正决定朝前看,眼光放长远一点。

他火热火热的看住了张小山:“小山啊,你跟我说句实话,这个油,咱们村能不能都种?收成咋个样?你种过一年了,有经验!”

张小山点头点得毫不犹豫:“叔,能种!都能种!这个油菜籽,咱们必须种!您是不知道,那油,好多!昨天三郎都算过了,一百斤油菜籽,能出二十五斤油!二十五斤啊!”

越说,张小山越是喜滋滋的:“我那地,出了三百多斤菜籽!三百多斤啊!榨成油,能有七十多斤油!七十多斤!吃一年都够了!天天吃都够了!”

要是天天能吃上这么一盘子炒鸡蛋,那日子该多美!

张小山十分坚定:“反正不管别人种不种,我是一定要种的!明年我还种一块地!”

谁来劝也不好使!

里正已经听得满腔火热:一年七十多斤油!七十多斤!那是个什么样子!那是个什么日子!

他甚至与说话都忍不住带上了几分颤:“就这么说定了,小山,明年我家跟着你一起种!到时候,你可别藏私!还有村里,我让他们也一起种!”

顿了顿,里正又说了句:“一家不止一亩!油这么贵,都种上也划算啊!”

麦子哪里都能买,可油呢?那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

张小山也觉得这个事儿可行,不过他也没犯糊涂,知道这个事儿和自家关系不大,自己可不敢随便发表意见,所以就乐呵呵一笑:“这个我就不懂了。反正我家种,不管谁来问,我都不会藏私半点!都是乡里相亲的,我盼着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吃上青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