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一把刀(218)+番外

不过两小只都很小,所以张司九不许他们玩,直接抽掉了小木棍,让他们含在嘴里吃了。不然万一路上摔倒,嘴里还有小木棍,那可真是太危险。

三人哼着小曲一路走回家,到了家,小柏迫不及待的吐出糖球,然后就开始控诉:“大姐唱歌不好听!”

小松一把捂住了小柏的嘴巴,悄悄提醒:“这个时候要说假话!不然下次没糖吃了!”

听了个清清楚楚的张司九:……很好,理解能力满分,但是下次不要说这么大声了。

晚上,张家人喝着排骨海带汤,同样也是赞不绝口。

就连张小山这个话少的人,都绞尽脑汁赞叹了一回:“好喝,好喝得舌头都想吞下去。感觉和平时的排骨汤不一样呢?这个菜是啥子菜?还怪好吃的。”

徐氏也很好奇:“是啊,这个菜是啥子菜?”

张司九笑眯眯:“这是药草。不过咱们这边不生,那得是海边才长呢。”

“药草?那味道咋个这么好?”杨氏也惊叹:“一点都不苦,也没怪味。药这么好吃?”

张司九笑得更灿烂:“不是所有药都那么难吃的。这个药草就比较好吃。而且,回头二婶也可以加点卤着卖。”

卤海带,那也是很好吃的。

但是现在可能原材料不太够。

“我明天去城门口那边卖这个汤去,加点萝卜条,肉丸子,还有一些蔬菜木耳之类的,按串卖。”张司九说了自己的决定:“然后,汤也是按碗卖。三个钱一碗,暖和又好喝。”

徐氏有些迟疑:“三个钱一碗?有点贵吧?他们能舍得买?

张司九点点头,喝一口排骨汤,信心十足:“放心吧,肯定有人买。来来往往的都是办年货的,身上钱都不少,年关上了,带孩子出来,还不给孩子尝尝鲜么?”

她转头看小松小柏:“明天你们两个跟我一起去,帮我吆喝,我给你们分钱。到时候你们也可以自己买想吃的,怎么样?”

在金钱的诱惑下,小松小柏十分兴高采烈地出卖了自己的肉体,选择去当人肉小喇叭。

徐氏警告一句:“拿了钱就得好好干,不许给姐姐添乱!”

招银扒拉一口饭,抬起头来憨笑:“明天我上午要去杀猪,我帮你把东西送过去再走。杀完猪再去接你。”

张小山盘算一下,茫然脸:“那我能干啥?”

“二叔想去看看也成。”张司九想了想:“开张头一天,你去晃一圈,显得咱们摊子也是有大人管的。别被人欺负了。”

说白了就是当个镇店神兽。

张小山同意了,并且大方表示自己不要钱,正好到时候去县衙里晃一圈,看看同事们。

张司九默默地想:其实我也没打算给钱。

杨氏瞪了张小山一眼:“你难道还跟小松小柏一样大?不买糖还不干活了?”

张小山立刻否认:“那怎么能呢!决不能!”

第二天,一大早,张司九他们就挑着炉子和一口大陶锅直接出发了——大陶锅里是张司九炖好的大骨头棒子海带汤。

海带汤是提前泡出来的,海带根本没放在里头一起炖,而是串起来和其他菜一样,做成了小串。

两串菜一个钱,一串肉丸上有两个,两个钱。汤是固定的三个钱一碗。

看着不贵,可是真要上几串菜,来个两串肉,也就是小十个钱了。

张司九在城门口选了个好地方。直接就点炉子热汤。

旁边一个篮子里,串着肉丸,还有萝卜条,木耳,冬瓜块,和海带片,藕片,芋头块,豆腐块。

看上去色彩鲜嫩又丰富,别提多好看。

等那锅汤开了,鲜味儿一冒出来,那更是香飘方圆五米,笼罩了整个城门口,引得城门口的守门兵都跑过来问了句:“这是啥?”

张小山一眼认出老熟人:“丁大郎?今天你守城门啊!来来来,喝一碗热汤?”

张司九麻溜的已经盛好了汤,直接递过去:“丁叔来碗汤暖暖身!”

第243章 还便宜吗

这下,丁大郎不接也不是,接了也不是,最后只能在张小山的热情下接过来,“那就多谢了。”

不过一口下去,他就惊了:这么好喝?!这是什么汤?

张小山这才开始说起张司九今天在这里摆摊卖吃食的事情,然后郑重拜托丁大郎帮忙盯着点——在城门口,没有比他们这些守城门的兵更威慑力的。有丁大郎护着,那谁也不敢欺负了张司九。

丁大郎立刻拍着胸脯应了,一口一个“咱们大侄女”,要多亲热就多亲热。

张司九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朝中人有人好办事”,不由得深深地看了一眼小松,充满了期待:你要是能考上状元,当个丞相什么的……

小松本能的感受到了危险,缩了缩脖子,茫然抬头看张司九:大姐看我干啥?

跟丁大郎寒暄几句后,张小山就去了县衙。

丁大郎也去守城门。

张司九就坐在马扎上教两小只怎么叫卖:“看见带孩子的人路过,你们就喊,好吃不贵,热乎乎香喷喷,暖暖和和的汤!好好吃的肉丸子!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两小只学得十分认真。

城门口小摊位,就这么的开始了营业。

显然,刚刚开始,两小只那叫一个热情高涨,此起彼伏争先恐后的叫卖着,一点不带省力气的。

很快就有个赶着牛车的汉子停了车,过来问:“这是啥子?”

现在就轮到张司九了:“秘方鲜汤,不仅好喝还能预防大脖子病,小孩老人喝了都对身体好,来一碗尝尝吗?还有素菜和肉丸串,按串卖,好吃不贵。”

张司九掀开锅盖,给对方看自己锅里的汤和肉丸。

汉子问了价,最后买了一碗汤,两串素菜,一串肉丸,给了六个钱,端回牛车边上去吃。

牛车上还有个年轻妇人估计是他妻子,另外还有两个小孩儿。

一家四口分着喝了汤,小孩子一人一串海带,一个肉丸子,但显然这点吃的,只是给两个小孩子勾起来了馋虫,两个小孩很快就拉着母亲的手撒娇,表示还想要。

最后那汉子折返回来,没买汤,又买了四串海带,两串肉丸,又是六个钱花出来。

这次一家人都吃一根海带,一个肉丸。

小孩子还有点意犹未尽,但年轻妇人低声说了两句什么,这才算让孩子们消停了。

张司九盲猜是许诺要买糖——对于小孩子来说,也就是糖的吸引力能这么大了。

不过,这个结果张司九是满意的:一家人就花了十二个钱!抛开成本,那至少赚一半啊!

张司九往锅里加了半瓢热水,继续盖上盖子熬煮。

香味持续飘散,两小只继续叫卖,客人们陆陆续续过来又陆陆续续吃完离开。

不到半个上午,一大锅汤就剩下一个底和里头用来熬汤的肉骨头。菜是一点没剩下。

也不是没剩下,剩下了一些萝卜条,张司九便宜处理了,确定大家都不爱吃——可能是因为冬天萝卜实在是太常见,所以大家都觉得这个价格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