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前方高能,先皮一下/总在危险边缘反复沙雕(104)+番外

其他几个嘉宾也后知后觉好像发生了什么事,脚步纷纷慢下来,偷偷看了一眼手机,随后每个人都震惊地看向了解彗。

然而她面色如常,背着包走在前面,好像对于伤口被挖出来毫无所觉。

之前她行李简单,在大家的眼里是高人形象,现在行李简单,在他们眼里突然就成了没钱的小可怜。

他们想安慰解彗几句,又怕说错了话,队伍一时之间比刚才更加沉默了。

李一唯忙了一早上,是开会结束了才知道这件事的,此时网上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

虽然解彗已经说出了自己父母双亡,但还是有人质疑她还钱的实情。

【先说父母死了确实很惨,不过那债务是不是因此就一笔勾销了?不需要她还了?那债主也挺惨的,她也可以过得很滋润。】

【所以现在舆论就完全转向了心疼解彗吗?大家不关注那些债务了?可能我比较理智吧,我倒是想知道,她真的有在还钱吗?如果在还,那我敬佩她,否则的话针对这件事倒也没必要宣传她有多伟大。】

【她不是好像还跟谢家的掌权人关系很好吗?她说在还钱了,是不是男方帮忙还的啊……只是一个合理的猜测,粉丝别骂我啊。】

李一唯看得面无表情。

她是知道解彗父母双亡的,所以即使以前的解彗那么不听话,总是把事情搞砸,她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她。

而现在的解彗,一个每个月吃青菜挂面需要多少钱,就给自己留多少钱的生活费的人,她清楚,她总是尽量积极生活,她不喜欢把自己的难处摊开,害怕什么也会掩饰,不让人看清。

但李一唯就是不想看到他们这么说她。

她知道,对于解彗来说,她就是解彗唯一的家人,既然如此,她会保护她。

李一唯去了趟解彗的出租屋,找房东借了钥匙,然后找到了她的记账本。

她为账本的每一页都录下了视频。

所有人都看到,笔记本上的每一行,清秀的字迹都写明了欠款信息,时间,本金和利息都算得清清楚楚,还完一个人的债就划掉一个人。

而这些债务如今已经被划得七七八八了。

李一唯又联系上了账本上的那些债主。

其实不同于网友们的猜测,这些债主并不恐怖,当初解家资不抵债,解彗的爸妈受不了打击自杀,整个解家只剩下尚未成年的解彗时,他们其实有商量过,算了,谁想为难一个涉世未深,一夕之间天塌地陷的小姑娘呢?

不管是原主还是解彗,虽然不幸,但也都算得上幸运,被父母抛下后,反而是那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释放了善意。

但原主和解彗没有在这些善意中苟且,将一个个债主拜访了过去,保证了成年后一定会还完父母的欠债。

不管花多少年。

这些债主年纪都不小了,平时不怎么会上网,所以也不知道解彗正被口诛笔伐。

被李一唯告知之后,也愿意帮忙澄清。

他们对解彗印象深刻,讲述了解彗当年是如何独自找到他们的家门,个子还很矮小,稚嫩且诚恳地为父母道歉,跟他们理清了债款,写下了字条。

这些年也真的有还债,甚至连他们也没想到,她真的能做到,如今,大多数人的债在这几个月都还清了。

还没有还清的人也收到了部分欠款,至少让他们知道,解彗还没忘了他们。

解彗也说过,过年之前一定能还清。

当债主们都发话,网上已经没人再说解彗欠钱不还了。

【突然明白解彗刚进圈的时候为什么行为举止这么奇怪了,她那时是不是太想红了,太想赶快还清那些钱了啊?因为没有父母教,她也不太会人情世故,看不惯的事也就直接说出来,所以得罪了前辈,被封杀。】

【而且即使被所有人骂滚出娱乐圈,被路人指着鼻子骂,她每次出现也还是笑着的,好像无所谓一样,所以我当时真的很讨厌她,觉得她不追羞耻,现在才知道,原来这种心理素质是那样锻炼出来的,突然好心酸啊。】

【别的明星深扒会塌房,只有小解经过深扒,只是让她的地基越来越稳固。】

【对解彗路转粉了。】

【小解真的很好,但是粉丝也不用跟别人吵架啦,网络现状就是,即使小解再好,也总有人不喜欢她。善良会觉得是装的,做好事会觉得是剧本,咱们不可能统一所有人的思想,做好自己就行了。】

嘉宾们各怀心思,走在山路上,浓厚的雾气将泥土打得湿润,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没过多久,鞋子上就满是黄泥了。

手中的灯光在雾气中也照不出太远,几人还经常撞到树枝上。这下子不像是来参加恐怖综艺,倒像是来参加荒野求生节目的。

然而有了解彗的事在前,他们谁也不好意思再叫苦说累了。

不知走了多久,走到每个人的喘息声都牵扯着肺部带来一阵疼痛,终于,前面的向导停下了脚步:“咱们到了。”

几人欣喜地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视野中只看到一片漆黑。

路旁倒是有一块界碑,用红色的颜料写着几个大字,依稀能辨认出是“小彭村”。

“这座村子里通电也没多久,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比较淳朴,早早地就睡了,所以大家一会儿进村的时候轻点声,不要惊扰了大家。”

“哦哦好的。”

下了这个小山坡,几人终于看到了村子的模样,稀稀拉拉的屋子隐没在黑暗与薄薄的雾气中,村子背后,漆黑的群山起伏,有种诡异的压迫感。

几人不敢再多看,只顾着跟在向导后头继续往前走。

小彭村比较闭塞,节目组没能找到向导,这个向导是离这里不太近的隔壁村雇来的,赶集市的时候,两村也有交流,所以他也认识这村子里的人。

“对了,再交代你们几句,小彭村啊,是不太欢迎外来人的,低调点,祠堂也不要进去,这算是个禁忌,传说是祖上有个外来人跟本地人生的女儿,带着族里的宝贝跑了。”

“哦。”虽然对这个传说有点兴趣,不过大家还是老实答应了。

节目组提前来蹲过点,按理说分配的居住地已经都谈拢了,只是没想到,当嘉宾来到,又出了岔子。

向导敲了敲第一户的门,过了好一会儿,门才打开了一条缝,看不清门里的人长什么样,不过对方语气听起来不太好:“大晚上的,干啥?”

向导轻声沟通道:“菊婆,是山外面的那个节目组的客人来了,不是说好了要借住你家嘛。”

“怎么这会儿来啊?”那人似乎往嘉宾们这里看了几眼,小声嘀咕了几句,大概不是什么好话。

向导又说了几句,门还是没开,几分钟后,向导回来了,尴尬地跟节目组说:“菊婆不太乐意,说外乡人太多了,会打扰她休息。”

菊婆是外界人眼中的孤寡老人,家里空房子多,所以一开始才选的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