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90)+番外

作者:竹叶溪 阅读记录

“这样吧。”沈青青转向翠芽和绿萝,“你们家里有没有年纪尚小的兄弟姊妹,我让老太君向大舅母讨了来田庄,岂不是胜过闷在府里受闷气。”

绿萝连连点头,她只一个妹子,小小年纪没受过家里一日的好,倒为了家里遭的冤屈做了奴婢,正希望她能来呢,可巧沈青青先问出来。

翠芽也有一个年纪尚小的弟弟,左右在府里做不成什么事,翠芽托人捎了口信,叫爹妈把弟弟送来田庄。

霜官儿听说有一样年纪的小孩子要来陪他,这才兴高采烈地到院子里去玩。

宋氏身体养得差不多了,跟在燕娘身边学管家,半个月下来,庄子里的仆役们都尊称燕娘一声“大娘子”,而叫宋氏一声“宋娘子”。

腊八粥里要放将近二十种原料,每户人家都有家传的配料,家家不同,户户有异。

沈家财大气粗,连煮个腊八粥也不敢落在人后,备下了粳米、江米、糙米、血糯米、红香米、番麦、大麦、小麦、燕麦、绿豆、赤豆、黑豆、豇豆、芸豆将三个大锅子塞得满满当当。

绿芽和绿萝领着几个伶俐的小丫鬟各自拿着一匾蜜枣、花生、红枣、瓜子、核桃、桂圆等物,在灶房里来回穿梭,每个锅里加多少果子,全凭沈老太君按心情随手抓,这样吃着才有趣。

加完了料子,林月娥高举一个竹篾匾,燕娘往匾里舀上淀粉,林月娥便开始摇动匾,将淀粉细细筛进锅中。

最后,沈老太君抓起大块的冰糖,又倒下足足半罐蜂蜜,将锅里五彩缤纷的粥搅匀,盖上锅盖,锅盖旁用浸湿的布料围住,免得走了热气,这样炖上半天,到了晚间时,整个庄子上上下下,都能喝上香甜软糯的腊八粥。

燕娘给烧火的小厮们排了班,揉着肩膀往外走。

看门的小厮一阵风似的冲进来,“大娘子,庄子外头跪着个人!”

燕娘柳眉倒竖,回头叫上林月娥,“林婶子,咱俩看看去,可别又是你们大夫人那边派人来寻晦气,大过节下的也不让人安生。”

林月娥唯唯,“大夫人自从那次之后,教训我们,要好好待表姑娘的。”

“哼。”燕娘翻了个白眼,那个吴氏嘴上说的好,谁知心里动的什么歪主意呢?

两个管家娘子风风火火杀到门前,庄子外的台阶下,跪着一个衣衫破旧的男人,在冷风里瑟瑟发抖。

燕娘和林月娥对望一眼,几乎同时脱口而出:“这是你家来投奔的穷亲戚?”

“小的、小的俞大成。”那男人缓缓往地上磕个头,“小的求见这里的青娘子,小的叩谢娘子救命之恩,再生之义,小的愿为娘子做牛做马,毫无怨言。”

燕娘眉头一跳,这话怎么听着恁耳熟呢?

林月娥把俞大成领进庄子的正厅。

往日沈青青敬着沈老太君,待客都在自己院子外的偏厅里头,今日沈老太君高兴,说也要见见客人,因此祖孙俩就在正厅里坐下了。

俞大成袖着手,低头跨进正厅。

沈老太君拄着柳木拐杖,觑了俞大成一眼,叹息道:“哎哟,这是谁家孩子,这么大冷天穿的这么单薄,怪可怜的,林娘,你去那件棉袄给他。”

“小的……”俞大成又要拜,绿萝上前拉住他,翠芽往他膝下垫了个软垫子。

“地上冷。”翠芽斜乜了他一眼,不大想搭理这个穷酸的男人。

绿萝曾经历过落魄,见了俞大成的模样有些同情,软语安慰:“你心里过意不去,坐垫子上便是,不用拜了,我们娘子年轻,不肯受的。”

俞大成抬起手抹了抹鼻子。

“好了,好了。”燕娘从屏风后头转出来,手里挽着换了一身明艳服色的宋氏,望着众人笑道,“可教大家久等了,我给咱们的新妇装扮去了呢。”

宋氏才要打燕娘,回头看到跪在软垫子上的男人,似乎突然被冻住了一般,连眼珠都不转一下。

第109章报恩

宋氏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提着裙子慢慢走到男人跟前,俯下身,轻轻道:“你……你抬起头来,给我看看?”

俞大成缓缓抬起头,放在膝头的一双手颤得厉害,与地砖碰得格格作响。

宋氏拂去遮在他额前的乱发,露出一张风尘仆仆的面庞,额角上刺着一个金字,那是曾经杀过人的死囚才刺的字。

“夫君……”宋氏捂着嘴,泪水立刻落下,双膝一软跪在俞大成面前,哭道,“妾身还以为你……你……”

“这些年,苦了你了。”俞大成抬起一只手,轻轻放在宋氏肩头,将她往后推开一些,纳头便拜,“看见你仍是这个样子,我就安心了。我娘这些年一定为难了你,我替她老人家给你赔不是,你念在她已西去,就原谅了她罢。”

宋氏捂着嘴呜咽难言,良久才说出一句话来,“夫君!是我害死了婆婆,是妾身要求你……原谅妾身才是啊……”

“真是的,十多年生死不知的,好不容易又见了面,别光顾着哭呀。”燕娘拉起宋氏,又使眼色给小厮们,“你们带俞郎君下去换了衣衫再来。今日腊八好日子,我们宋娘子和夫君久别重逢,正是双喜临门的好事。”

宋氏坐在沈青青下首抹眼泪。

翠芽和绿萝围着宋氏劝:“宋嫂子,这是好事,有什么对错,往后再说。”

沈青青也劝道:“俞大哥能找到这儿来,定是已去提刑司问过了。去过提刑司,定已知道其中来龙去脉,我想俞大哥也不是个傻子,于你于他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心里明镜似的,他能来找你,你还有什么过意不去的?”

宋氏红着眼眶点了点头。

“你们年轻人,就是心思重。”沈老太君抚着手里的柳木拐杖,慢悠悠地道,“其实人这一辈子,就像那戏文里唱的一样,数十年白驹过隙,眨眼就没了。遇上一个顺心如意的,赶紧和他好好过,别想那些有的没的,猜来猜去。多少好姻缘,就是这么散的。”

宋氏又点点头,“多谢老太君教诲。”

俞大成换了一身半新不旧的棉衣上来,头发面上略略擦洗了一下,扑过一层细面粉去了去油光,梳到脑后,露出一张洗干净的面庞,虽然眼角眉梢略显沧桑,但仍然能看出年轻时的俊俏模样,脸上刺的金字倒也不刺目。

宋氏重新站起来与他见礼,“夫君。”

俞大成也郑重地回了一礼,“媳妇。”

两人相携着到沈老太君面前磕了个头,要到沈青青跟前时,沈青青起身避了。

“都坐下吧,燕娘和林娘也坐下说话。”沈青青自己跑出去抱来两个绣墩,在自己位子旁放了,向翠芽和绿萝笑道,“你们也来坐着,一起坐着说话才有趣,不然这大厅里怪冷清的,老太君不喜欢呢。”

“就姑娘一张嘴会说,我们都说不过你。”燕娘笑着拉林月娥坐下,又好说歹说让宋氏和俞大成也坐了。

翠芽和绿萝对望一眼,见大家都坐了,略让一回,也在绣墩上坐下。

俞大成起身向厅中众人团团地拱了手,坐下道:“我先前犯了人命官司,流放时逃了,这些年天南海北哪儿都去过,就这么混日子。到第九年上,我跟着一伙商贩跑到琼州去,不想却在那儿遇上了一个人。”

宋氏眨了眨眼,想不明白,问道:“是谁?”

“你可没见过他。”俞大成竖起一根食指,在面前摇了摇,“我竟在那儿遇上了父亲,他离家出走以后跟着行商四处流浪,后来自己也做了几年行商,在琼州落脚下来。没再娶妻,只在赎了个性子柔和,年纪渐长的窑姐儿,名唤红萼的陪在身边。”

“听我将家里的事情说了一番后,父亲又说对不起我,又骂我对不起媳妇,他问了红姨,红姨说愿意跟来,因此我们爷俩一合计,带上一批货就直奔江南来。”俞大成叹口气,“不想进了村子,宅子门前却守着官兵,我们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就在半月前出了事儿,母亲死了,媳妇生死未卜,被一位善心的青娘子接回家休养,因此就找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