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203)+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孙儿明白。”沈双全连连点头。

薛麟将沈老太君一直送到渡口,沈家包下了七八艘大船,在江面上一一排开,占据了半个渡口。

霜官儿的小脑袋从船舷上冒起,望着薛麟直招手,“薛家哥哥,我们先回去啦!看到姐姐的话,一定、一定要让她快些回来啊!”

“老太君,公务在身,我就送您到这里了。”薛麟恭敬地做了一礼,迟疑了一会儿,道,“若……您在平江遇上青青,能否劝她留在平江?”

“菱姐儿那孩子啊,谁也没法让她改主意。”沈老太君露出无奈的笑,“别担心,那丫头命大着呢。”

“也是,我自己脑子不够用,就不瞎操心了。”薛麟摸摸后脑勺,哈哈一笑,“再会,我往后回平江看您去。”

船在霜官儿和金哥儿的欢呼声中驶离江岸,水面上的縠纹一圈一圈荡开,慢慢淡去。

薛麟转身,栈桥尽头,站着两个人。

绿萝急急跑上前,尽力抚平因奔跑而喘促的呼吸,“是……薛郎君,老太君他们都回去了吗?”

薛麟点头,“你是为了那小丫头来的吧?她也回去了。”

“那就好……那就好。”绿萝的脸色柔和下来,回头望向迤迤然走来的徐隽,“安心那孩子没事,我就宽心了。”

“既如此。”徐隽仍是一副笃定到欠揍的神情,似笑非笑地望着薛麟,“薛郎君,是时候行动起来,去捉那老狐狸了。”

第252章白兰娘子

船在宽阔的江面上游弋而过,夜色破晓,残余的几颗星星将稀疏的影子倒映在江上。

霜官儿醒得早,扯开薄被,蹑手蹑脚地滑下软榻。

金哥儿正咬着手指好睡,脑后枕着一部书当枕头,另一头翠芽抱着安心睡得正沉,半点没觉察。

霜官儿抓起垂在一旁的外衣,侧过身子从门缝之间溜上甲板。

船头正立着一人,宽大的竹布斗篷兜满晨风。

“老……老太君。”霜官儿趿着鞋跑到沈老太君身边,仰起头看她,“您也睡不着吗?”

沈老太君脸上严峻的神色渐渐融化,眉目柔软起来,垂下手拍拍霜官儿肩膀,“立夏了,日头长,醒了就难睡着。”

霜官儿点点头,踮起脚向着江面望一眼,犹豫一下,道:“其实,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临安城里的宅子被人烧了,心里一怕,便不敢睡了。”

沈老太君没说话。

“老太君……”霜官儿眨巴一下眼,“你说,梦是真的吗?大舅舅还在那里呢,我做梦里还想着,要赶紧去找薛家哥哥,去救大舅舅,可怎么跑也找不到。”

霜官儿低下头,将攥紧的小拳头抵在下巴上,为难地皱起眉。

沈老太君将竹杖倚在船舷旁,蹲下来,“霜官儿,你很担心舅舅吗?”

“嗯。”霜官儿用力地点了两下头,一望沈老太君的眼,问道,“老太君也在担心吗?”

“怎么能不担心呢?”沈老太君笑一笑,扶着船舷起身,“你们都是我的儿孙,我心里装着每一个。”

而况,启程已有三日,临安那里却迟迟没有消息,不知沈双全谈罢生意,究竟有没有立刻离开。

“那……”霜官儿仰着头,下意识吃了一口手指,小声道,“老太君,我们悄悄回去看一看舅舅好吗?”

沈老太君的眼角皱起来,溢出笑来,“霜官儿不怕吗?”

“怕什么呢?咱们家又没做什么坏事。”霜官儿一歪脑袋,“老太君,好不好嘛,咱们趁大伙儿还没醒,悄悄放一条小船,回临安去?”

舱上的门“吱呀”一开,金哥儿一马当先冲了出来,一把抱住霜官儿肩头,“好呀,竟想丢下我们!真不讲义气!”

霜官儿好容易把头挣出来,挠了挠后脑,“你们不是睡着了吗?”

金哥儿一扭头,吹了声口哨,“切,你那么大动静,猪都吵醒了!”

翠芽牵着安心走上甲板,点了点头,“老太君,您若要回临安城去,一定要带上我。我……我受娘子恩惠良多,一定要为娘子做一点事。”

“还有我,还有我!”安心扁着嘴跑到沈老太君跟前,踮起脚扯了扯她的手,眼眶红通通的,“姐姐没有回去,我也不要回去。老太君带安心一起去好不好?我会乖乖的,一定不害怕。”

沈老太君的面色凝重下来,“这可不是去玩的。”

天色渐明,老少几人回到船舱内,丫鬟们已将饭摆好,几碗碧莹莹的粳米粥,配上鲜嫩的葱花蛋羹,莼菜汤煮的银鱼和白虾。

宋氏端进一碗莲子羹,见几人都锁着眉,连霜官儿和金哥儿两个最顽皮的孩子都例外,心中一凛。

“宋娘子,我来。”翠芽急急起身要接过莲子羹,不防脚下一绊。

宋氏忙搁下碗,一把拉住翠芽,“哎,我的姑娘,这是怎了?老太君也皱着眉,可是今儿的粥饭不合胃口?”

“宋嫂子,没有的事。”金哥儿嘴快,把话一咕噜倒出来,“我们要回临安城救大老爷去呢。”

“你这小猴子,胡说什么?!”翠芽站稳脚,扬手要打金哥儿。

金哥儿尖叫一声,蹭地窜起,躲到宋氏身后,探出半个脑袋,“我才没乱说!姐姐欺负人。”

宋氏将躲在身后的孩子拽出来,“老太君,这孩子说的……”

“倒也没怎么说错。”沈老太君抬起勺子,呷一口莲子羹,慢慢道,“菱儿向我说过,临安城未必太平,因此启程前我留了一个心眼,嘱咐府中留守的小厮每日向航船途经的驿馆捎个平安的口信。”

“原来老太君您……”翠芽恍然,“难怪您这几日早晚都要派人去驿馆一趟。”

沈老太君摇头,脸上神色又凝重几分,“从昨日开始,便没有口信再来。”

霜官儿一抖,手中箸子落在桌上,跳了一跳,再坠到甲板上,他急忙弯腰去捡,一边小声嘀咕,“所以,我的梦……竟是真的吗?”

“倒也没你想的那样严重。”沈老太君用竹杖敲了敲甲板,“但我放心不下双全,务必要回去一趟。”

宋氏走上前,“我和大成也一道。”

“哈哈,你们这些后生,一个个都是胆包天的。”沈老太君笑着摇头,“我倒有一个主意,既好玩又谨慎。”

“真的吗?”霜官儿正探身在桌底下捡箸子,闻言从桌下爬出来,一下趴到沈老太君膝头,“老太君快告诉我们!”

“不急。”沈老太君摸了摸他的额头,“一会儿我吩咐他们在最近的渡口拢岸,咱们上岸去,自有人来接。”

三个孩子扒在船舷旁望着千篇一律的江面,几乎望穿了眼,好容易在午后见船驶进了一个小小渡口。

渡口有些破蔽,只停着几艘小舢板,栈桥后一片野草,苦楝树生得遮天蔽日,一派荒凉。

翠芽皱眉四望一番,“老太君,这是哪处,不知距临安城多远,我们该怎么进城?”

一阵迟缓的马蹄声渐近,远远能听到有人吊着嗓子在唱着什么婉转的曲调。

“你看,接我们的人来了。”沈老太君笑起来,一挥竹杖。

几人顺着竹杖望去,见两匹马拉着一辆大车驶来。

车上披红挂彩,堆着许多颜色艳丽的大鼓和刀枪,十余名年轻人团团围坐在上,正你一言我一句地唱着戏腔。

一对略有年纪的夫妇的坐在前头赶车。

马车在栈桥前停下,男人先跳下车辕,望了一望,惊喜地瞪大了眼,随即回头去唤妻子,“浑家,快来,真是白兰娘子!”

妇人抻抻裙子,一路跑上栈桥,望着沈老太君看了好一会儿,猛地纳头便拜,“师父!”

第253章众安瓦

翠芽一众怔怔望着沈老太君,他们虽多少知道沈老太君是伶人出身,但很难将家中儿孙绕膝的老太君与这走南闯北的戏班子联系起来。

沈老太君和蔼一笑,拍了拍妇人的肩,“小玉兰啊,我认识你时早已离了戏班,不做那唱戏的生活,你学得好,都是自己的本事,不用这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