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167)+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织机的声音停下来,室内肃然寂静,翠芽踩着细小的步子转过屏风,“娘子,有什么事?”

沈青青指了指窗下雕花的盒子,“把舅舅窨的腊梅茶拿给平王。”

“好,多谢娘子馈赠。”徐隽扬了扬手中茶盒,“几位大人,小王先走一步。”

朱启山推说司中公务繁忙,也起身告辞。

雷疏双肘支在书案上,将糕点一块一块搭起来,慢吞吞地道:“现在孔氏也找不到,陈三夫人也找不到,她们还能蒸发了不成?”

“青青知道她们在哪儿吗?”方扶南合上文书,天子脚下发生了这么扑朔迷离的案子,虽然上面没勒令立刻查明,但提刑司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而且还有忠烈庙的两件旧案压着,不能了结。

“我追丢了。”沈青青遗憾摇头。

“哪里是追丢了那么简单?”薛麟大不乐意,一拳砸在书案上,将小巧的碟子们震得一跳,“颜晗的人给我报信,说青青追着那个三夫人到郊外去了,我急忙去找。”

找到时,沈青青身陷险境,险些被那个狡猾的女人伤到。

而且,几乎就在他现身的瞬间,陈三夫人立刻消失不见了,真不知道那女人带着箭伤能逃到哪里去。

“你也太冒险了。”薛麟摇头,“还有颜晗,竟独自跑去桐庐,任由你这么闹。真是!”

“我有一定要追上她的理由,受一点小伤不算什么。”沈青青神色肃然,“何况,她认定我是薛家找来顶替桐庐公主的人,见你现身后,更是如此。所以不必担心我身份暴露。”

方扶南沉思片刻,“那么,青青,那个陈三夫人,究竟是谁?”

“是我在塞上时,陪嫁的侍女阿英。”沈青青没有一丝犹豫。

“在陈家……”方扶南皱眉。

曾经作为陪嫁侍女,在沈青青口中杀死了她,在残存的史料角落里被记载自尽的侍婢阿英,竟跋涉千里回到江南,摇身一变成了陈家三夫人,这真是一出离奇的戏目。

“我会查的。”方扶南将记录调查结果的文书交给沈青青,“这个留给你细看,或许会有你感兴趣的东西。告辞。”

第206章佛堂密室

“你看,果然是这样。”陆薇薇也在灯下翻开一页调查报告,“我送去医馆查验的那半截筷子,就是用夹竹桃的枝干做成的。想来,和箸子一道的银柄勺,多半也是一样的质地,难怪陈四娘喝了茶会中毒。”

“啊?怎么会这样……?”沈云心轻轻一抖。

她记得,那一匣箸子和小勺,是徐停云亲自为陈四娘打点的礼物之一。

“谁知道呢?这宫中人多手杂,保不定是有人偷偷换过。”陆薇薇剔亮灯盏,摇曳的灯火照亮她姣好的面容,一双璀璨的眼眸中光华闪烁,“再说,徐皇后虽这些年来行事克己,毫无污点,但你怎知,是否便因为她自己毫无污点,就也看不惯旁人有些许不好呢?”

沈云心打个寒战,陆薇薇这话,无疑是在指控徐皇后想无声无息地悔婚,因而毒杀陈四娘。

“做什么这样看着我?”陆薇薇耸了耸肩,一把将报告扔进火中,拉开绣墩,解开披在肩头的银鼠袄。

沈云心茫然地望着她。

陆薇薇脱下外衣,换上一身窄袖劲服,向着沈云心调皮地霎了霎眼,咧开嘴一笑,“十七娘,我前日发现了一处有趣的地方,跟我一起去看看,如何?”

说罢,她拉起沈云心,从怀里取出两个小纸人,插在灯盏旁。

两个少女纤细的身影便投到了窗纸上,身子微微伏低,一个看书,一个做着针线,火光一曳,人影也动一下,栩栩如生。

沈云心目瞪口呆,“陆娘子,这……”

“好了,我们走。”陆薇薇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不由分说拽着沈云心从侧门跑出住处。

入夜的深宫一片寂静,遥远的地方偶尔传来一声打梆的声响,透过重重宫墙,听不真切。

陆薇薇拉着沈云心在迂回的道路间灵巧穿梭,没有碰上一个巡夜的人。

最后,两人来到一进小屋前。

屋子有些破旧,匾额上蒙着泛黄的白绸,门上挂着生锈的锁,至少已有四五年没人打开过。

“看我的。”陆薇薇炫耀地扬了扬手中的金簪,几下磨去锁芯里的铁锈,撬了一会儿,铁锁突然坠落下来。

陆薇薇眼明手快地接住掉落的锁,压低声笑道:“怎样?我昨儿跟彩鸢现学的,是不是很厉害?”

沈云心木愣愣地看着眼前堪比“冒险”的一切,机械地跟随陆薇薇走进半掩的门户。

借着微弱的月光,能看到这小屋内摆着几个蒲团和一尊金身佛像。

佛像上披着一层白色轻纱,供桌也被白色绸布蒙起,几页未抄完的佛经散落在蒲团旁。

“这里……似乎……”沈云心微弱的声音怯怯发抖,“是被封起来的,封起来之前还被打扫过。我们……还是不要呆在这里比较好,陆娘子?”

“嘘。”陆薇薇猫腰钻到供桌下,捡出散落的佛经,上面字迹已经淡褪,但依稀能看出刚劲纤细的笔画,“你看,这是桐庐公主的字迹。”

沈云心不知所谓地应了一声,抬头望着冷森森的佛堂,心中不安。

但她不愿扔下陆薇薇一个人,而且,没有陆薇薇,她也不知道回去的路。

陆薇薇如小老鼠一般在佛堂四处窸窸窣窣地活动,不知在找什么东西。

沈云心叹口气,向窗边靠去。

背后突然触到一个坚硬的东西,沈云心一怔,随着一下轻响,正中的蒲团动了一下,向着地底倾斜着滑落下去。

一条浅浅的地道在佛堂中呈现出来。

陆薇薇三步并做两步跳到地道前,又来到吓傻了的沈云心身边,一把拉起垂落的幔子,指间幔子后摆着一支黄铜如意。

方才沈云心正是撞到了如意,打开了通向地下的机关。

“走,下去看看。”陆薇薇兴致颇好。

沈云心吓得麻木,任她拉扯着,走进地底的通道。

没有十余步,便走到尽头。

普通的地下空间,四壁用大理石筑成,半点不被潮气侵扰,室内堆放着无数金丝楠木的箱子。

陆薇薇打亮火折,沉睡已久的金丝楠木泛着迷人的光彩。

“哎呀,你看这些箱子。”陆薇薇翻开一口箱子,指着箱顶内部惊呼,“箱子上都刻着陆家的标志,这定是太后姑姑的东西。”

沈云心的好奇心终于战胜了胆怯,靠近到箱子前,细细打量。

箱中所装,俱是抄写好的佛经,其中字迹多达十余种,为数最多的,除了方才纤细如铅丝、据陆薇薇说是桐庐公主的笔迹外,还有一种娟秀到有些刻板的字迹,沈云心认出了这是徐皇后的字迹。

此外,还有便是陆太后自己的字迹,字很小,温婉动人,透着浓烈的书卷气。

“都是抄的佛经,没什么用处啊。”陆薇薇将小火把插在墙上,爬到一个箱子上,去够最顶上的小箱子。

只有巴掌大的箱子翻落在地上,没上锁的盖子翻了出来,里面的纸撒了一地。

“诶,这是表哥的字迹。”陆薇薇席地坐下,毫不避讳地拆开一封书信,“吾妹亲启:吴越春花已绽,王府之中无有他物,惟当日所植藤花,葱郁似锦,随信附赠。孝清十四年四月。兄璟。”

陆薇薇抖了抖信封,里面残留着一丝飘渺的花香,但没有任何信中所提到的藤花落出来。

陆薇薇眨了眨眼,不再去翻看其他的信。

“孝清十四年四月,离北羌攻破北都城,也不过半年。”陆薇薇摇头,不知想起了什么,叹息道,“可怜。”

“陆娘子,这里除了佛经没有别的东西,我们……回去吧?”沈云心将散落的信件一一拾起,在膝头收拢,“在这里翻看别人的信,总是不好的。”

陆薇薇不满地转了一下眼珠,在这里确实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看来查清真相的路不是那么好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