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做回单亲妈妈(162)

作者: 楚湘云 阅读记录

“男人?”程启糊涂了:“我要男人做什么?”

“呃,干活啊。”原来是自己想岔了,那只好再往岔里打。

程启果然被引到他处,忙说:“阿歆,我娶你,不是为了把你留住。酒楼,你喜欢,就做下去,不喜欢,就收了。二十年前,我娘就替我们分了家了,我养得起老婆孩子,你不要担心。”

张歆呆呆地瞪着他,转了半天脑筋,还是只有那句:“你,让我想想。”

程启把心里话吐了个明白,轻松不少,答的也还是那句:“你慢慢想,慢慢想。”

张歆发呆的功夫,小强已经下地,翻出门槛,向程启跑过去:“爹,我也淋雨,淋雨好玩。”

程启慌的一把抱起,塞回屋里:“淋雨不好玩,小心病了,要吃苦苦的药。”

小强不服气:“爹为什么淋雨?”

“爹,呃,我有话急着要告诉你娘。”

“告诉完没有?”

“讲完了。”

“爹陪我玩。”

“小强别闹!先让你爹——”

程启两眼唰地放光,嘴唇哆嗦起来:“阿歆,你——”

“我口误。小强,叔叔身上湿了,捂着会生病。你先让他回去换身衣裳。”

小强被劫持的五天后,张歆带着小强回到家中。

陈林氏喜极而泣,抱着小强从头摸到脚,又从脚摸到头,一遍遍地问有没有受伤,有没有难受,有没有饿,有没有疼。

小强有点排斥她的怀抱,不过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抗拒,只是不开口,光摇头,一只手紧紧拉住张歆,明显是怕阿婆再把他从妈妈身边带走。

陈林氏看的心酸内疚,擦擦眼泪,把孩子塞进张歆怀里:“妹,孩子受了惊。往后几天,你多陪陪他,旁的事都先放放。”

晚些时候,程秀来了,除了看望张歆和小强,还带来董氏的慰问,让张歆安心在家休养,照顾孩子,不必管酒楼的事。这段时间,酒楼的生意,范家的喜事,她亲自过问。

不管董氏出于什么考虑,做出这个决定,张歆都当做善意,接受并感激。

这一场变故,表面上,小强没有受到伤害,可心里仍然留下了阴影。他不相信阿婆,也不相信阿福了,不肯出门玩耍,几乎时时刻刻都要看见妈妈。张歆需要脱身一下,就得让小羊陪着他。张歆走开稍稍久一点,小强就会要求姐姐带他去找妈妈。那点时间基本只够张歆完成一些私人事务。

更糟糕的是,小强的恐慌影响了小羊,勾浓了她心底被张歆努力淡化的伤痛。

张歆关在房内洗澡,倦极,不小心睡了过去,被大姆拍门叫醒,出去就看见姐弟俩个抱成一团,缩在门边,满眼害怕。张歆的心揪疼了。

生意,打算,都可以暂时放下,她的时间首先要用来陪伴孩子,重新建立他们的安全感。

隔了几天,张歆才知晓董氏叫她留在家里的缘故。

小强被劫,张歆求救于程启,二人匆匆出海。因着福寿阁的名气,这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被有心人利用,将两人关系渲染得暧昧迷离。那炮船上两个水手,在他们前脚回到泉州,与人说起他二人及小强相处的情形,俨然两口子带一个宝贝儿子。

张歆在码头就与程启分手。程启抱了小强下船。程六早带了马车在港口等候。程启站了一会儿,目送马车远去。他们自觉行止大方,心底磊落,落进存了偏见的眼中,就有了很多臆测,恶意的推断。

流言传开。猜他二人日久生情,暗地里已成一双,还算好的。竟有人说张歆早就认得程启,勾搭成奸,谋害亲夫,来泉州投奔奸 夫,因张歆身份进不得程家大门,才假意弄出一个合伙生意。还有没见过小强的,一口咬定小强就是那孽种,要不然,程启怎会那么上心出力?

陈林氏等人很怕张歆听说这些,会崩溃,没想到她呆了一呆,笑着摇摇头,说了句:“别担心,我没事。”就真似一点没放在心上。

面对流言,张歆一句也不解释,压根不去辟谣。都说人心不古,此时人心普遍的恶意比之媒体发达年代的人们,差得老远。之所以有杀伤力,在于此时的制度,和人们对名誉和清白誓死捍卫的重视。张歆没有以死明志的想法。没影的事,不可能用来定她的罪。漏出一两句,成了马脚,引出真情,更加糟糕。她准备让时间去消化这些留言。

程启可想不到她有这么强的承受能力,又急又恨又怕。流言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根本是要置阿歆于死地!

阿歆回来泉州时间不长,接触的人不多,也没听说与什么人结下仇怨,是谁这样害她?还是,为了对付他?他又跟谁结了仇了?碍了谁的事了?

一桩桩一件件想过来,程启想到了客如归,想到了朱家,咬牙跺脚:“逼人太甚!说不得,只好愧对岳父临终请求了。”

111 行动

程启找到朱二的叔叔,朱家活着的唯一对当年旧事知情的长辈:“朱二欺人太甚!他总以为我欠了朱家多少,看来,我只好与人说说朱氏梁氏当初是怎么被我克死的了。”

对方赔笑说:“贤侄,朱二是个浑人,你何必同他一般见识?这么多年,委屈你了,我老头子看在眼里,你岳父在天之灵也必领情。朱二胡闹,丢得是朱家脸面,我并没少说他,可你看他那人,是个听劝的么?这回,他又怎么惹着你了?你且说来,我与你分解分解。”

程启不是傻子,哪会自己去翻炒谣言?见朱家连长辈都这般无赖,心中恼火,也惋惜——朱家快完了!可怜岳父一辈子心血!

朱家人这般嘴脸,他不是第一次见到,本来就是走个过场,撂个话,转头就去找朱二亲嫂子王氏的弟弟。

王氏乃是闽王后裔,家族在福州根基颇厚。她伯父与范老爷有些交情,这回也收到范家请柬,自己没来,让王氏的亲弟送了礼物来,并探望寡居的姐姐。

曲里拐弯地,都认识。程启请他传句话给王氏:“朱二再三欺我。朱家长辈推诿,不加管教。还请大嫂给个态度。”

王氏听后,略微沉吟,吩咐弟弟:“你立刻遣人回家,告诉大哥,那个人那件事,到该用起来的时候了。动作快些!”

王氏弟弟不知就里,却也明白涉及朱家秘辛,姐姐要对付不是东西的朱二,也不多问,转头回去分派。

这边王氏被勾起前情,呆坐许久,心中又是怨愤,又是凄苦,又是羡慕。

她一直防着朱二对她母子不利,早在他身边安了耳目,对朱二和客如归的事,不说了如指掌,该知道的都知道,自然明白朱二激怒程启的缘故。程启看着公爹的情面,念着与小姑少年夫妻的情义,对朱二这些年的恶形恶状都忍了让了,这回却因牵扯上那个张氏,一并发作起来。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她若不出手,只怕程启真会拼上自家脸面,揭破当年事,再动用程家力量,毁了朱家。闹将起来,程启固然丢脸,她丈夫名声坏透,两个儿子以后如何做人?她的儿子才是朱家嫡长的继承人,眼看能支撑门户了,她又怎能让朱家毁在朱二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