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珠同人)还珠之时光回溯(144)

看的晴儿一笑,坏笑着点了紫薇额头一下,骄傲的挺起胸,更坚决的说道:“那更不能让你去了,老佛爷疼你,不疼我了怎么办?你还是留在宫里做菜给皇上吃吧!”

“好晴儿,我错了,求你啦!谁不知道老佛爷最疼你啦!只要你开口老佛爷肯定会带我去的。”紫薇又改变策略,柔声哀求道。

晴儿站的更直了,望着宫墙边树木的绿芽取笑道:“求我啦!那倒是要考虑、考虑,不过只是口头请求是不是太没有诚意了?比如紫薇亲手做的衣服是最漂亮的。”

“啊!格格最近做的一件绣柳枝拂七色云的裙袍就快完成了,应该能合晴格格的身。”金锁和追月三人跟在她们身后,不明白她们在说什么,但看紫薇撒娇请求的样子,忙帮自家小姐。

晴儿面带坏笑,更得意的说道:“金锁说的那件是叫翠柳拂云吧!光听你一说,我就觉得很漂亮了,可惜刚刚你家格格已经把它许给我了,换一个,比如说春夏秋冬四季常服一套。”

“晴儿,你也太贪心了吧!不行、不行,一件,只做一件。”紫薇脸色一苦,不满的拉着晴儿讨价还价。

晴儿做望天状,幽幽说道:“这都是你的错,谁让你把衣服做的那么漂亮、舒适,让我再穿针线上的衣服就别扭呢,你啊!还是能者多劳吧!”

“老佛爷、皇阿玛、皇额娘、我自己、还要加上你的四季衣服,这要多少件啊?一件加一双鞋子。”紫薇想象到自己日夜做衣服的窘境,忙摇头拒绝,接着讨价还价,两人边说边走远,让金锁、追月四人强忍笑意。

过了十四阿哥的七期,原本伺候十四阿哥的宫女、太监又调派往别处当差,贴身伺候十四阿哥的两名大宫、太监竟然被内务府分配到宫外某王府里,十四阿哥的奶嬷嬷也拿着厚重赏赐出了宫门,这件事情未曾引起大人物们的注意。

七期过去不久,礼部择了黄道吉日,宫门大开,礼炮九响,翠扇华盖仪仗华丽,太后和两个和硕格格的仪驾在宫中众人的送行中起行了,辞别了乾隆、那拉皇后,一行人出了宫门口,向城门行去。

“太后、格格千岁千岁千千岁。”路两旁无数看热闹的百姓,学着维持秩序的侍卫们一样,跪地行礼,晴儿好奇的半掩着帘子向外看去,紫薇看到这样的情景,心中最先想起的是她在囚车上游街的一幕,那样的耻辱她当时竟然当做骄傲。

不知道小燕子怎么样了?当日皇阿玛买走她,没有为难她吧?进宫后未曾听人提起,想来放回去了,皇阿玛怎么可能为难一个百姓呢,哎!没有了还珠格格游街,不知道萧剑还能找回妹妹吗?虽然萧剑为了认回妹妹,一些事情都在推波助澜,但他终究没有令妃那样令人憎恨,至少他没有让晴儿过苦日子,比她的五哥强多了,紫薇胡思乱想着。

而外面一切那样威严、壮阔,数不清的侍卫护在三人驾辇两侧,有护卫的,有拦阻百姓的,有巡视的,都在维持秩序,而侍卫中最受人瞩目的,却是一个面色略黑,容貌严肃的少年,骑在高大的马上,穿的竟然是正二品的武将补服,不过二十岁左右,有这样成就的只有一个人,就是——海兰察。

至于正红火的海兰察怎么会成了太后一行的护卫统领,这么一个清冷,一年见不到皇帝,大多不愿意接的差事,请大家看下面的小剧场:

“皇上,臣请旨去保护太后。”一向沉默寡言的海兰察在听到太后出行五台山,还未决定护送太后的人选后,难得的主动请命。

乾隆惊讶的看了海兰察一眼,摇摇头,否决道:“护送太后进香,由侍卫统领带领即可,你这里朕另有安排,黑水营(注1解)之围已解,朕拟定下个月由兆惠为主帅,出兵喀什噶尔,想让你前去参战,也可以跟着学习一下。”

“那臣可否明日就起程。”海兰察一听乾隆的话,眼睛大亮,十分热情、期盼的看着乾隆。

乾隆见海兰察期盼的表情,十分不解,心里疑问,没有回答,好奇的反问道:“怎么刚回京,又想参战了?”

“回皇上,臣只是想离开京城一段时间。”海兰察脸色变的更黑了,眉头皱着,显然心里在纠结某些事情。

乾隆看海兰察的神情,显然有些他不知道的事情,更好奇了,忙问道:“京城不好吗?还是朕赐下的宅邸住不习惯?有何难处?”乾隆难得体贴的问,其实是他在了解了海兰察脾性之后,对海兰察少了点威严,多了些温和,当然还因为乾隆体内那些好奇、八卦因子作祟。

“京城很好,皇上御赐的宅院是一品大员才能居住的,臣很习惯,也没有任何难处。”海兰察说到最后几乎有些咬牙切齿。

这个少年真是,这么久了还这么一板一眼,问什么答什么?不多一句,也不少一句,如果他最后那一句不绷着脸回答,乾隆还真信了他的话,现在吗?没有难处才怪,不过看海兰察的样子,问是问不出来了,一会问暗卫比问他爽快,乾隆表现的没有怀疑海兰察的话,笑了下道:“起程之事还不急,朕还没问你对回疆之事的看法呢!”

“回疆之事?回皇上,回疆的战报臣都看过,其实臣觉得现在大局已定,胜利可期,兆惠将军三万大军已经集齐,大小和卓之间并非铁桶一般,恐怕连迎战的决心都不一定有,南疆之乱首在大小和卓,其余皆为附庸,不足为滤,兆惠将军能征善战,有他为主帅,臣觉得此战有胜无败,至于回疆民情臣不了解,如何善后,快速稳定民心臣不知道。”海兰察想了想,诚实的说出了想法。

乾隆听的点头,回疆如今情势确实一片良好,这个海兰察对征战真有天分,只是几份塘报,就能够有此精确判断,别的大臣们只听说兆惠被围困,就心惊胆战,都道战况不妙,连年都不能安生过,却不知道他在兆惠出兵时就已成竹在胸。

只是因为断桥而生了些变故吧!不过这样更能张显朕大清威严,乾隆想到塘报中叛军在叶尔羌河上游放水淹灌,黑水营众清军就挖沟排水,化险为夷,而且来水可以饮用,叛军密集施放火枪,弹丸打在树林中,清军获弹丸数万,缓和了缺乏弹药的困难。

又挖掘出回疆民众窖藏的粮食,解决军粮之忧,叛军人数胜过清军四倍余,却不能攻破黑水营,兆惠将军固守黑水营三个月,待解围时,三千将士军容整齐,无丝毫混乱,可见主将固守有方,如今大军到齐,人马是判军的两倍有余,又有兆惠在,却是当的起胜利可期四个字。

不过这海兰察的性子乾隆心道:别的人如果在他面前应对,不知道的事情肯定会避过不谈,或是东拼西凑,应付过去为主,而海兰察却是知道就说,不知道的也能坦然说出,这样的臣子更能够让乾隆信任。

千般念头在乾隆心中一闪而过,等海兰察话音落下,点头道:“几个要点确实点中,不过还有不足之处,你忽略了一点,回疆不是只有大、小和卓两个人,民情、风俗也在人和一列,以后要多跟前辈们学点,你先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