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雁引春归(143)

萧永夜一听差点儿没把刚弄好的小菜苗给压死了,咳了几声看着顾雁歌:“雁儿,你说什么!”

白了萧永夜一眼,他是在故意装没听到是吧,可一看他的脸就明白,这人可能是压根不相信自己听到的。于是又移了几步凑过去,脑袋轻轻地搁在他肩上,然后轻轻地说了一句:“永夜,我喜欢你,嗯……是‘我’喜欢你,不管你听懂了没听懂。等等,凭什么要我先表白呀,是我先表白的吧……你好像没有说过!”

萧叔叔一激动,完全忘了自己曾经有表白过,搂着顾雁哥哥伯肩,力度稍稍重了那么点,显示着他此刻内心是多么的鸡血:“雁儿,雁儿……”

“噗嗤”一笑,娇娇的眉眼看着萧永夜的侧脸,敛着眉梢儿瞪了一眼:“你除了叫名字,就不准备说点别的了?”

萧永夜嘿嘿一声笑,在顾雁歌的惊呼声中一把抱起顾雁歌,贴在她耳朵边上轻轻地磨蹭了几下说:“嗯,娘子,比起说,还是让我身体力行吧,这样感触比较深刻。”

……本来她是调戏人的,结果还是被调戏了,为什么她的反调戏就永远不成功呢。不但没成功,还眼看着就得被吃干抹净了,这就是命啊!

命啊,但是这命不是她的,还没穿过门洞,丫头就在外面喊了起来:“王妃,王妃……哟……呀……”

不用看都知道某个丫头估计得长针眼了,瞧这俩儿感叹词儿用得。萧永夜手忙脚乱地把她放下,脸上染着可疑地红,却故作镇定地问:“什么事!”

他老人家倒是反应过来了,丫头还没建设好心理呢,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说:“王爷,王妃,宫里派了车驾来,要请王爷和王妃进宫去,说是皇上有请!”

皇帝……这时候了还有功夫管他们,真是闲得慌。两人虽然不大乐意见皇帝,却还是回院里换了衣裳,随着驾车来的内监是进了宫了。

还没到皇帝住的宫殿,就发现三三两两的皇子、公主们正往那儿聚集,皇子、公主们见了萧永夜和顾雁歌也都亲热地上来打招呼,只是这场面没有的欢喜罢了。

忽然外头一个尖尖细细地声音喊了起来:“太子驾到……”

哟,这报驾的声儿都和平时不一样了,以前可不带这么气势恢宏的,到底是要做皇帝了,连内监报驾的声都不一样了。顾雁歌摇摇头,忽然觉得,也许皇帝登基前都是正常的,只是慢慢的就不正常了。

太子这时候还是很和蔼的,一一过来打了招呼,看见萧永夜和顾雁歌时也和平常的态度差不多,只是明显看得出,皇子、公主们对太子的态度可变了味儿了。大约是宗室里发了明文的关系,以后太子是君,余等是臣,太子可以不顾,他们却得紧着自己的规矩。

皇帝先召了太子,等太子出来,就传来了召萧永夜和顾雁歌进殿里说庆的消息:“皇上有旨,请恒王、恒王妃进殿见驾。”

啧,不知道今天得说点儿啥,人之将死会不会其言也善呢?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真假托孤

(端午节快乐,大家少吃粽子,多吃水果,健健康康,我在门口挂了艾叶和菖蒲,遥遥地祝福大家!)

当内监掀开门帘子时,萧永夜微微拽着她的手,领着她进了内殿,内殿里此时一处烛光摇曳,但宫殿太大,那些原本照明的烛光,却只衬得殿里更加的幽暗。萧永夜紧了紧她的手,似乎在安她的心一般。她抬头回以一笑,她却是不担心的,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担心只怕也没有用。

她看皇帝在床上坐着,远远看起来倒和平时一样威严,穿堂的风从外头偶尔吹进来,把烛火史得不住跳跃,让皇帝本来威严的脸上,显出一些莫测的神色来。

当他们跪拜在地的时候,皇帝挥了挥手叹气:“永夜、雁儿,都起吧,来人……赐座。”

皇帝的声音也明显比平时要小些了,平时雷炸涛惊似的,今天听起来越真是幽如叹息了。萧永夜没有开口说话,她也静静地坐在一边。

这时皇帝看了过来,首先是看着萧永夜,而后又越过萧永夜来看她,眼睛里有一些读不出意味来的东西。看了会儿后,皇帝才开口说:“永夜,若是朕去了,太子继位,你可愿保他?”

顾雁歌侧脸看了看萧永夜,发现他倒是很坦荡,皇帝的话声一落,他就拜倒在地上,说:“皇上,您一定会万世千秋,臣无能,不能言保太子之事,只明白一个忠字,皇上但有吩咐,微臣愿肝脑涂地,以谢皇恩。”

皇帝看了眼帝边的内监,内监连忙上前把萧永夜扶了起来,萧永夜站起来时皇帝说:“永夜,朕知道你是个忠臣,你也是朕留给太子唯一的底牌,阔科旗不可靠,回屹在旁边虎视眈眈,津洲候也不安份。眼下也只有你,朕能托付了。”

顾雁歌有些不明白皇帝在想什么,开始要给萧永夜封王,现在又隐隐有交托天下的意思,似是把萧永夜看成托孤之臣了。她正想着的时候,就发现皇帝的眼神又扫到了她这里,连忙正襟坐危地端正身子低下头。

“皇上,臣无德无能,且资历尚浅,皇上将守护江山社稷之事交给微臣,微臣实在受之不起、论资排辈,其以瑞王为重,再以下有各文武老臣,微臣不敢越矩。”萧永夜这时也回答得中规中矩,这时候,说错一个字,都可能是杀身之祸。皇帝嘴里说着要托孤,可你真敢接下来,皇帝也少不得会对你“另眼相看”。

“雁儿……”皇帝忽然叫起她来,她一抬头,皇帝又微微笑着说:“雁儿,劝劝永夜吧,朕不单是看中了他的忠勇威武,也是因为雁儿,有雁儿在永夜身边,军心当向,天下可定。”

……顾雁歌迷惑着看向皇帝,她有这么重要吗,军心向、天下定?就算是一国之君也不一定能做到,更何况她这样的小女子:“皇上,托孤之臣必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您托孤永夜,不是让太子和永夜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么?”

“老臣,德高望重……哈……都是些油里泡出来的,和稀泥的本事有,争风头的本事也有,独独缺的就是德高望重。朕之所以不托老臣,而托付给永夜,正是因为永夜正当壮年,有闯劲却不至冲动,稳重却不至陈腐。永夜,这是圣旨……”皇帝颤颤微微地把话说完了,而最后一句话却像是榔头,重重地砸了下来。

顾雁歌这会儿就是不看萧永夜,都知道萧永夜不会再拒绝了,君臣父子,人伦五常早就烙在了他的骨子里。而且萧永夜这人天生的责任感,也天生的闲不住,这战场迟早是要回去的,封王又如何,恪亲王当初还是领着王爵上的战场呢。

萧永夜果然没有再拒绝,但答应得也并不轻松,长长地叹了几声后,才并不算痛快地叩头领旨:“微臣谨遵圣旨,不负所托。”

“雁儿,荧……交给你可好?他们不会听任何人的,太子压不住他们,永夜将来也顾不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