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混在大四的日子(38)

这是一本融进了我很多思考的小说,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带有叛逆性格的血性青年,以少年忧伤的目光图解成人世界的现实和悲哀,在那个偏僻而充满诱惑力的藕香村,遥远而似乎近在眼前。藕香村的那些男男女女,那些风俗尘世,那些观念思想,整个的被“我”少年忧伤的目光解构和重建了。玉珠奶奶和爷爷违背人伦的真爱,少年与少年之间的血案,涛哥与几个女孩的情感纠葛以及与“我”似是而非的兄弟情谊,执著追求与无奈拒绝的矛盾,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残忍的、温情的、荒谬的、正常的、偶然的、必然的,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悲伤、悲哀、悲壮的色彩。我企图用重复叙事和极端体验来叩开人性之门。

老编辑说,我不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所以,这一次我想做一回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小说写完后,我投给了北方一家文艺类出版社,一个朋友介绍的一个年轻的编辑。三个月没有回音,我打电话过去说他已经辞职了。我只好自认倒霉,又给了北京的一家出版社,一个月后给我打来电话,说我的小说文本确实很独特,尤其是对加缪的荒谬主义哲学有些思考,可惜的是我以前没有出过书,他们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替我的小说做实验。

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言下之意,怕我的小说没有人看,卖不出去。挂了电话之后,我开始感到迷茫,一个鼓励我创新,一个又说没有市场,真是左右为难。《我的荒谬今生》和《年轻本色》一样被几家出版社拒绝之后,又被我束之高阁了。

不得不承认,有那么一刻,我感到很绝望。

六十一

2

现在我又要着手我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如果说没有一点担忧那是假的,我仍然想过,假如这次又出版不了怎么办?是放弃还是继续?我真的不知道。

这次的创作是缘于一篇文章,《一个大三学子的自白》。

大三刚开始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那仅仅是一篇文章。文章发在网上,迅速流行,网友们说,那是一片血泪之作。后来这篇文章被评为2004年度大学校园里最为热门的帖子,再后来《大学生》杂志选发了这篇文章,接着《青春》由全文刊登了这篇文章。我把杂志拿给夏天,她看了,用短信回了两个字:想哭。随后说,写一部长篇小说吧,就关于这方面的。这个时候也我收到了很多很多的网友来信或者留言,他们都建议我写一部这样的长篇小说。

动笔之前我发了一条短信给夏天,我说,听从你的意见我开始写长篇小说了。

夏天马上给我回复,支持!下个月我回来,犒劳你一下,请你去一趟坝上草原。我曾经在那拍过戏。

我又说,这一个月我的手机将关机,你别担心我。

夏天发来一个笑脸,我从来没有担心过你。

于是我把手机关了,把宿舍的电话线也掐了,把宿舍的门也插了。我需要安静,安静的时间安静的空间安静的思维。开始那一阵子他们并不知道我在创作,像以往一样频繁的来串门,把门敲的咚咚响。尤其是朕,一有空就跑过来,阿文,开门,我们聊聊。国民要上班,晚上就来敲门,阿文在吗?阿文在吗?有时候我直接回答说,不在!在也不开门。有时候我装作没听见,他们以为我在床上睡觉就走了。比较搞笑的一次是,国民竟然从隔壁的窗户爬进来,突然出现在我的背后,没把我吓死。

我有点恼怒的说,你干嘛呢?

国民笑道,我看你一天都没出来,以为你出了什么事情。

我说,别开玩笑了,我不是跟你说过在写小说吗?

国民说,写小说也没有你这么拼命的啊!一天不吃不喝的!

我甩了甩手,去去去,别打扰我了。

国民哀求道,阿文,陪我说一会话吧!好几天没跟你说话了,都快把我闷死了。

我不理他,把他推出门外,继续冥思苦想。

国民在外面说,阿文,我真佩服你!太有个性了!

在创作的时候我谁也不原意理,也不怕得罪人,没办法我这人就这样。事情没有干完我没有一点心情做其他的事情,尤其是写作。有时候宿舍熄灯了,我在台灯下面写。柳奇在一边跟我说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就一个劲儿的点头。柳奇说,你到底听没听我说啊?我说,听着呢。柳奇就不管我了,睡他的觉或者看一会英语单词。

有一个人,他一敲门,我必开,他喊我的名字,我必答应。估计你们已经猜到他是谁了,他就是祥善。不过,他很少来打扰我,除非遇到他解决不了的难题。大多时候他敲门是为了给我送饭,他知道我创作有时候饭也懒得下去吃。送完就走,一句多余的话都不说,生怕耽误我的时间。不像朕,怎么撵都不走。

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属于迷茫的一代,站在世纪的门槛眺望远方,不知何去何从。美丽的大学校园演绎的是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老师的口若悬河与学生的昏昏欲睡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会与社团的活动让我们麻木……社会的急剧发展带来的多元文化的思潮强烈的冲击着我们,社会地位的失落与信仰的危机导致我们精神上的虚废。于是我们变得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快乐,从而越来越多的梦想,越来越多的无奈,越来越多的叛逆。

小说就在这样的基调上完成,历时一个月,艰苦而幸福。小说的题目的是《爱在忧伤的日子》。一名大学生的心灵自传。千千万万个大学生心灵的反映。不以哗众取宠的情节取胜,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况与心理状况的深度挖掘而独树一帜。情节纵使离奇,也只能给人暂时的欢娱。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文字才能留给读者永久的震感。大段大段的发自内心的独白,唯美与忧伤,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感人肺腑,发人深省。

小说写完后我在网上进行了连载。没想到反响这么大,网友们说,真实得让人落泪。是的,很真实,炽烈而真实的情感。对每一个读者的评价我都很感激,我只是把最真的事,最真的情写出来。所以,那么多的读者喜欢我的小说,不是因为我的写作天分有多么的高,而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这部小说当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我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

六十二

3

我打电话给凌宇,凌宇,我的小说写完了,你帮我联系一下出版社吧。

我说这话的时候紧张的不得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紧张,凌宇又不是别人有什么紧张的呢?

凌宇说,你赶快把它发到我的邮箱里。

我说,哪个邮箱?新浪还是网易?

两个都发,怕万一收不到。

好的。

兄弟,你放心,这次我一定帮助你搞定,我好歹也在出版界混了一年多了。我收到后马上给我老板看,他不出再联系其他的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