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混在大四的日子(37)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在高二的时候写的,当同学们在教室里寒窗苦读的时候,我却放弃了补课的机会,蜗居在简陋的斗室里创作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年轻本色》。流火的七月,我的创作热情和酷暑一样高涨。很多人说我疯了,就要高三了,还有心思写这个?现在回想起来确实觉得自己那样的行为是很疯狂的,但我也无法明白那时候的动力是什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支撑我那样做?是为了出版吗?绝然不是。那时候,我连出版的概念都没有,出书在我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我连做梦都不敢做。但是我为什么要那么做呢?想来想去,最好的解释就是表达的冲动,我想,孩提时代埋藏在心底的表达欲望终于如火山一般的爆发了出来。

小说进展得很顺利,暑假结束了,我的小说也写完了。这是一部描写年轻人寻找梦想的小说,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缩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高中校园的传奇故事,文中的几个主人公为了自己的理想,克服了种种困难成立了千帆文学社。为了使千帆文学社顺利发展,文学社的创办者,顶替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校的冷漠、家长的反对、同学的嘲笑、自己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担忧等等,齐心协力,不断摸索,招新,内部机制改革,拉赞助,聘请作家为顾问,举办各种活动,与全国各地的文学社联谊,把社员的作品推荐到全国各地的报刊发表……经过不懈的奋斗,千帆文学社终于挤身于全国优秀文学社行列,摘取年度全国中学文学社风采大赛桂冠。而夏薇他们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仅自己出书多本,还把社员作品编成多本集子……

小说写完后在校刊进行了连载。同学们看了,感动得一塌糊涂,纷纷表示说出了压抑在他们心里的愿望,那种敢想敢做,敢爱敢恨的年轻本色。

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班主任那里,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先是把我夸奖了一番,然后就是一番但是。其实,我早就料到班主任想要对我说些什么。我也不否认,考大学对我来说也很重要,现在正处于关键时期,但我认为考大学与我的写作并不矛盾。但我没有与班主任理论,这是徒劳的,对错都是为了爱,班主任的出发点是好意,希望我能考上名牌大学,所以当着他的面我答应他暂且把写作搁在一边,事实上,私下里,我依然我行我素。

有时候,人是需要疯狂一点。

一直到高考结束后我仍然没有出版小说的念头,直到上大学。我学的是出版专业,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机遇。在我对“出版”这两个字有了较深的领悟之后,在同学们的鼓励下我开始有了把我在高中写的长篇小说《年轻本色》投给出版社的念头。

我记得那是大一的下学期,我不知天高地厚,直接打电话给一家在国内很知名的出版社,要来了地址。然后在朕的陪同下,抱着我的手写稿找到出版社,敲开总编室的门。

我谦卑的说明了来意,一个女编辑头也没有抬,没声好气的说,你找谁?

朕抢着给我回答,我们找总编室。

这里就是。有什么事快说!女编辑仍然在低头忙于她的工作。

我有点心虚,说话有点结巴,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想……

我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女编辑打断了,想投稿是吧?这里是总编室,不受理自由来稿,你找别的编辑室吧!

于是,女编辑很不耐烦的把我们支开了,出来后我一下子没有了主意,这么多的编辑室,我该找哪一个呢?哪一个编辑室受理自由来稿呢?

朕问我,接下来,我们改去哪?

我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朕这回表现出了他的哥们义气,拍拍胸脯,说,阿文,你等着,看我的。

在这一点上我真服了朕,胆大,脸皮厚,只见他一家一家的敲开编辑室的门,一个一个的问,你们这家编辑室受理自由来稿吗?绝大数碰了钉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一家可以受理自由来稿的编辑室了。

这一次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  

六十

我说明了来意,他热情的点头称许,说,你以前出过书吗?

我照实回答,没有,这是我第一次投稿。

老编辑善意的笑了,开玩笑的说,第一次就敢找大出版社啊,你比起我那时候强多了,勇敢多了。停了一会,又问,你写的是什么题材的?

我说,高中校园方面的,和郁秀的《花季雨季》风格差不多。

我看见老编辑皱了一下眉头,说,唉,郁秀这样的稿子我们社接了太多了,目前这方面的图书市场还没有打开,估计有一定困难。不过没有关系,关键看稿子,如果稿子好我们一定出。这样吧,你先把稿子放这里,一个月后我给你消息,行吗?

我连连点头,好的,没问题。辛苦您了,打扰老师了。

稿子交给老编辑后,我和朕出了出版社。来到大街上,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总算了却一桩心事,成功与否,听天由命了。

朕这时鬼笑着说,怎么样?刚才我够兄弟吧?我这人没有什么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脸皮厚,以后还有这样的事情尽管找我!不过——他话锋一转,指了指前方,我这么为你卖命,你应该犒劳犒劳我一下嘛。前面就是麦当劳,我们去吃饭吧。这回不宰你,五个汉堡五个(又鸟)腿一杯可乐就可以填饱我的肚子了。

我说,靠,吃这么多还说不宰我。你这么难吃,下辈子做猪算了。

朕笑嘻嘻的说,我本来就是猪啊。做猪有什么不好,现代人就应该有点猪的精神。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猪八戒而不喜欢孙悟空啊,就是因为猪八戒会享受生活。

一个月后我得到了老编辑的回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的稿件被退了回来。但我至今仍然感激那位老编辑,他不仅实现了一个月给消息的诺言,还给我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回信。在无法满足我出版愿望的这一点上,他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他说像郁秀这样的作品他们接了太多,只可惜我不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之后,鼓励我还很年轻,不要放弃,就像我的小说题目一样,年轻本色,就是要敢想敢闯,不怕失败。

我真的很感激那位老编辑,因为他的那封信我坚持了下来。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如此敬业的编辑实在太少了,现在的编辑越来越没有耐心,如果对你的稿子没有出版的欲念,别说亲笔回信了,就算一个回复的消息都不给你。

后来,我又找了几家出版社,都没有消息。也许是我的稿件在质量上还没有达到要求吧,再找下去也是浪费时间,于是我放弃了。由于这部小说我原本就没有打算要出版,所以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失望。

虽然放弃了投稿,但我并没有放弃写作。大一的暑假我又开始了创造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我的荒谬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