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薄情书生郎(131)+番外

昭烈帝换一个姿势瘫着:“昨日朕去上书房看柳应渠教得太子朕很满意,古往今来三元及第只有寥寥数人,当世名儒是三元及第吗?”

“陛下当世名儒就算不是三元及第,可也比柳应渠要强!柳应渠当太子的讲师不能教好太子。”官员梗着脖子说。

“荒唐!!!”昭烈帝气势极具压迫力:“今年前三甲可以当选太子的讲师是朕下的决定,你的意思是朕是要害太子?!”

“臣不是……”官员立马吓得跪下了,后背发凉。

“那你是什么意思?”昭烈帝目光扫过金銮殿上的朝臣:“王大人你来说说你昨日和朕一起看见柳应渠的教书,你认为如何?”

王和明上前一步:“臣认为柳应渠颇有夫子的天赋。”

正准备发起进攻的言官尴尬的把伸出的一只脚收了回来。

他逼逼赖赖一顿,昭烈帝一句三元及第就能把他堵住,还有王和明,再不然昭烈帝就给他扣上一顶惊天大帽子,然后气急之下还能把他拉出去砍了。

可是柳应渠太年轻了,这太子落在他手中能有什么好处。

昭烈帝:“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上前一步。

“准备一下百官春耕的礼仪。”昭烈帝昨日听了柳应渠的话心下也有些意动,只是带着百官去田地里挖挖锄头,这他还是做得到。

礼部尚书:“是,陛下。”

户部尚书又上前来说穷了,昭烈帝漫不经心的想钱挤挤还是有的,他瞧户部尚书长得挺富态的。

早朝的日子一晃而过,翰林院中陶然捧着书读,王灼清也是一本正经,今日讲学的是经学,他们承认夫子们很有学识,可是这课讲得让人想打瞌睡,只有谭恒和古战拿着笔唰唰的记笔记。

“……”

煎熬的等待下课。

下课后曲流趴在桌子上不想起来,陶然有些稀罕:“他怎么了?”

他们几个中谭恒和古战是比较老实的,除此之外就是曲流了。

焦鸣说:“昨日我们上沈氏酒楼吃饭去了,从酒楼里出来曲流就变成这幅样子了。”

王灼清用手指戳了戳曲流,曲流没动静。

过了三日后,昭烈帝率领百官春耕。

地点是城外的一处田地。

本来是想在皇田里,但那做做样子还没人瞧见,翰林院的人和庶吉士也来了,小太子他们也跟着来了。

昭烈帝拿着锄头示范下的锄了一下地,内阁大臣们也各自找了农具示范性的做了做动作。

“那是皇帝陛下他在耕地了。”百姓们热热闹闹的来看皇帝耕地,被禁军拦在外面也不妨碍他们指指点点的。

柳应渠挥了一下锄头,他发现小太子他们三个在盯着他看,柳应渠想着自己好歹是夫子了,他只能呼哧呼哧重重的挥动锄头。

还忍不住开始喊号子了。

从田地里传来奇怪的声音。

文武百官:“……”

小太子见状拿着自己的小号锄头跟在柳应渠后面开始呼哧呼哧的挥动锄头,萧寒也立马拿着自己的锄头跟上去了。

王景坐在一旁鼓励他们,还给柳应渠和小太子还有萧寒送水,等他们喝了一些就小跑着去接水,好似一个搞后勤的。

好一副农家锄地图。

文武百官目瞪口呆。

不是,小太子疯了?!还是柳应渠疯了?!

劝农官们纷纷看向小太子心中激动,古战笑着也挥动了锄头,他以前就是农家子弟对于种田还是下过地,顾焕崇看着小太子他也低头挥动锄头。

王灼清他们也拿出锄头低头卖力的锄地,小太子这么小的人,连储君都这么做了,他们这些人还怎么可能不卖力,并且他们心中升起了自豪。

庶吉士和翰林们面面相觑,段先也挥动锄头了,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挥动锄头。

武将们率先卖力挥动了锄头,他们力气大不使出来浪费了,项西看见小太子和萧寒脸上的汗水,低头笑了笑。

“那是谁?还那么小?”百姓们看见小太子纷纷议论道。

“……那是太子殿下!”

“那个呢?”

“是萧将军的小公子!”

“他们流汗水!!!”

昭烈帝深吸一口气,他也使劲挥动了锄头,文官们看见昭烈帝的动作,他们不知所措。王和明老了,他挥动了一会儿锄头就不行了,但他还是挥动了。

沈忧也挥动了锄头。

温得儒挥动了一下锄头,内阁大臣们无奈也只好跟着。

文官也只能跟着。

他们像是农民一样卖力挥动着锄头,汗水侵透了脸庞,太阳越来越晒了。

很多老臣受不住就去一旁休息了。

“陛下,臣老了不行了。”王和明爽朗的笑了笑,头发颤颤的花白。

昭烈帝不知想到什么手指一顿,他说:“那王大人就坐在一旁给朕递一递水。”

“就像王景给太子递水一样。”

沈忧也坐在了一旁,他体弱多病不能干太重的活,他低头咳嗽。

柳应渠喊着号子声,小太子跟着叫了几句,古战他们也知道这是清水县干活的号子声,古战听着也跟着喊了起来。

武将们要不是顾忌还有妇人和哥儿在这,还有皇帝和小太子在,他们早就脱下衣服赤膊干活了,这衣服太碍事了。

至于文官,管他们的!

昭烈帝也把袖子挽上去了一些,汗水把眼睛都遮住了,他伸出手用袖子擦了擦脸。

百姓们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他们还以为皇帝和文武百官只是敷衍一下,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第67章 舅舅们

百姓心下有些震动,以往先帝也曾春耕过,可没这么热火朝天,连带着文武百官也是一锄头就完事。

现在这场景比得上他们自己干活的样子了。

“陛下是真的重视农事啊。”一个老大爷笑着说道。

“我还是来瞧陛下和大官们,怎么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那样子让人觉得怪亲切的。”一个妇人说道。

皇帝大约二十六岁的样子站在田地里干活也卖力,长得俊美气质又好,在农村里也是能讨上好媳妇的。

“太子殿下这么小就来干活了,还有两位小公子也是,这干农活带着小孩子来。”

这一场景在百姓眼里要留好久,老的一辈心里感叹对皇帝也更有好感了,年轻的只觉得这文武百官和皇帝说的春耕还真是春耕啊,他们看着低头锄头的文武百官不知怎么心里涌上一股不明的情绪。

也不知道是什么,只觉得这太阳真晒人,晒得皇帝和大官们也流汗了,他们有些诚惶诚恐。

文官们连袖子都不能挽上怕失了仪态,以至于脸上汗津津的,心里把柳应渠骂了一个半死。

你说你这么喜欢种地,自己去买块地种田也不碍着谁,现下让他们也陪着一起种地,他们一辈子都没吃过这苦头。

瞧见小太子和皇帝又不得不干。

好不容易小太子停了,他们也想停下来,可是一瞧见皇帝还未停,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

上一篇:嫡女玲珑 下一篇:末日傲血[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