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190)

从府城回来,钟窍一就一直被外公家的孩子们缠着。

“窍一,窍一,你就让我们看看你的科举书吧?”

“你现在都考过府试了,就让我们看看吧,我们也想去参加县试嘞。”

一帮和钟窍一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拽着钟窍一的胳膊,苦苦哀求。

“什么科举书啊?”钟窍一不是不想给他们看,只是他也不知道什么叫科举书啊。

“你不是有一本专门讲解科举的书吗?”钟知县长子的孩子开口道,“听说是你夫子帮你写的,里面写了许多关于科举的秘闻。”

“……”钟窍一顿时明白,“可那上面只有我们平日的练习啊!”

“我不管,让我看看,让我看看!”小小孩童扯着钟窍一的衣服,不把书扯过来决不罢休。

钟窍一捂着脑袋,表情崩溃。

就连宋卫风也被马鸣书院昔日的同窗们拦下,费了好大的劲才脱身。

林朗更是直接找到宋家,“卫风,周夫子当真写了一本关于科举的书?”

“啊?!”宋卫风的迷茫不比钟窍一少,“你从哪里听说的?”

“你们当真不知道?”林朗合起折扇,“外面都要传疯了!小妞他们考过了府试,这可是近几年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外面的人都认定他们是看过周夫子那本科举书才考过的,现在都憋着一口气想亲眼目睹这本书的神奇!”

宋卫风:“……”

第84章

府试的时候, 周自言带着五个孩子又见到了岳南府的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去年才见过一名七岁的小孩,今年又见到了五个小孩。

带队的还都是同一个秀才。

似曾相识,似曾相识啊!

治下县城出了这么多智龄小天才, 知府大人大喜, 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述职时被陛下奖赏的模样。

一炷香都等不了了,知府大人连忙打开私库, 给五个孩子一人送了一样东西,嘱托他们不要骄傲, 继续潜心治学,争取一把通过省试,成为新的小秀才。

五个孩子抱着知府大人赏的东西,坐在马车上吱吱呀呀地回家。

府试比大家想象中都难,他们这次的成绩全都在最末尾, 要是再多滑落一名, 那就要过不去了。

所以大家府试结束后并没有之前那么高兴。

每日每日都有浓浓的担心和愁怨缠在每一个孩子稚嫩的脸上, 让他们有了不符合这个年纪的痛苦。

再加上他们现在每天出门,都会遇到乱七八糟的人,询问他们的科举书。

他们就更不高兴了。

关于这个科举书, 周自言也没想到竟然会引发这样的事情。

甚至还有那书坊的人来问他出不出稿。

周自言全都婉拒了。

这书是他用来教孩子的,并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工具书, 没必要出版。

就是这来来往往打听消息的人太烦了。

周自言又把门上的‘闲人勿扰’弄大了一些, 省得再有不长眼的人说没看到。

王小妞坐在凳子上,翻来覆去数手里的银子,“一钱……二钱……嘿嘿。”

这些银子都是婶娘攒下的,听说她通过了府试, 连夜从下河村赶来镇上,把银子交给她。

婶娘这是怕她需要用银子呢。

王小妞数了数, 从她过继过去开始算,每个月的银子,婶娘都留下一两半,攒到现在,全都给她了。

这些银子都是夫子帮她出的,她得收好,等将来赚钱了,一并还给夫子。

宋豆丁和蒋庆庆,还有二棍一起趴在种辣椒的地方,不停查看辣椒的情况,“是不是可以摘了啊。”

“都红彤彤的了诶。”

“还是再等等吧……夫子说成了才行。”

他们已经收过一批辣椒,现在都放在周夫子的厨房里。

周夫子经常用辣椒下厨,做一些辣辣的菜,辣的他们嘴唇通红,眼泪鼻涕齐飞。

可他们都特别爱吃这个辣味,于是又种了一些。

现在日日夜夜都期盼早日长成,好吃到周夫子说的那个什么辣味火锅。

宋卫风站在院中,教庞大山扎马步,“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庞大山学着宋卫风的姿势蹲下,小腿打颤,看样子支撑不了多久。

“……”宋卫风放平视线,“深呼吸……对、不要放弃……”

周自言和钟窍一坐在棋盘两侧。

周自言扔着棋子,一边看书一边下棋。

钟窍一抓耳挠腮:“……下这里?不对不对,应该下这里……”

周自言抽空瞥了一眼,摇摇头。

钟窍一这个臭棋篓子,以后再也不和他下棋了。

夏风卷着嫩芽从枝头缓缓落下,如此祥和的场景却被一阵敲门声打破。

宋卫风离门最近,主动去开门,“叶朗,怎么是你啊。”

叶朗穿着马鸣书院的学子服,戴好学士帽,作揖,“卫风,多日不见,近来可好啊。”

“进来说话吧。”宋卫风把叶朗迎进门,却发现叶朗身后还跟着两名学子。

“在下宋卫风。”宋卫风虽然不认识他们,但礼节不能少。

两人也礼貌性作揖,“宋学子,在下张雪飞,就是雪花飞舞的那个雪飞。正是欣阳书院今年新生。”

“宋学子,巧了,在下宋延,延延边疆的延,也是今年的新生。”

周自言整理好棋篓子,拍着袖子走过来,“谁啊。”

“周夫子!”叶朗恭敬行礼。

“叶学子啊。”周自言作揖,“许久未见了。”

周自言瞅见宋卫风身边的那两名学子,年纪看着比宋卫风还要小一两岁,全都穿着妃色的学士服,头戴四方帽。

感谢大庆的风俗,要求哥儿十五以后要扎耳洞。

这两位学子,要是他没看错的话,耳朵上都有一个扎过的痕迹,应该是两名哥儿。

二人又重新向周自言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姓名。

周自言点头回礼,“在下周自言。”

张雪飞从怀中递出一份名帖,双手敬上,“周夫子,我与宋延都想与周夫子讨教一些学问,但是总遇不到周夫子,所以只能拜托叶学长带我们来叨扰周夫子。”

“无事。”周自言接过名帖,展开一看,原来是邀请他去参加治学会的。

这种会,他以前去过不少,讨论学问的氛围是有,但一家之言很难服众。

到最后就会变成吵群架。

与其参加这种治学会,不如老老实实在家读两本书。

周自言合上名帖,还给张雪飞,“孩子们马上要省试了,我这儿走不开,多谢。”

“这……”张雪飞虽然料到了会被拒绝,但没想到周自言会拒绝的这么干脆。

宋延拱手作揖,“周夫子,只需要两个时辰,不会耽误周夫子太久的。”

周自言拧了一下鼻子,欣阳书院的学子捏着名帖,亲自上门正式邀请,还算彬彬有礼。

如此懂礼之人,周自言对他们印象不错。

“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问我?”周自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