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女(38)+番外

王元儿也曾看过人家做豆腐,大概也知道那流程,豆腐做好了,还有豆渣,还能买几只鸡或者小猪崽然后用豆渣养着,也不浪费。

越想,王元儿越觉得这个可行,刷刷几下,就添上了这一点,决定明儿就试试自个儿做豆腐。

定好了这点,又把思路看向了装豆腐乳的坛子。

今儿卖豆腐她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存在,就是装豆腐乳,用油纸袋装着却不是个事,也不好回回总叫人拿了碗来一块块的卖,要是她一坛坛的卖,不是方便又得体?

整一小坛子的卖出去,既干净清爽,又简单方便,那些小坛子卖出去,没坏的还能低价回收,又能循环使用了,不用回回花大钱用新坛,这不又摊薄了成本。

“要用这么多坛子,就不能只去杂货店买了,得去专门烤瓷坛的铺子定做才行,这成本才会低。”王元儿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敲定了大制作的流程和需要的物事,接下来就是买卖了。

前辈子,做豆腐的那家怎么就把生意做得那么大,就是往外销,所以她的目光也不能短浅。

她所在只是一个镇子,但有许多小贩,她还能比单卖便宜些批给小贩货郎,他们穿街过巷的买卖,自然会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豆腐乳这东西,他们家的生意才会越做越大。

生意做大了,就不是只自家能做的了,要扩大地方,要开铺子作坊,那才像样。

而这豆腐乳除了卖给乡里乡亲的,酒楼饭馆子也是要的,这可以做调料的好东西呢,到了夏天,做羊肉锅炉子,那味道可是一等一的好。

王元儿看向旁边剩下的一坛子豆腐乳,抿了抿唇,这还要去饭馆子走走了。

执着毛笔在纸上刷刷的落下,一下子就洋洋洒洒的一大篇,身后传来一阵悉索声。

“大姐,还不睡呢?”王春儿的声音有些迷蒙问。

“哎,这就睡了。”忙了一天,王元儿也是累了,打了个呵欠,仔细收好纸张,这才吹了灯歇下。

...

第八十四章 商议合作

豆腐,制作流程其实很是简单,可真要做好,却是要技巧的,而王元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做出来的豆腐会是这么的……

难看!

“这豆腐,看起来好难吃。”王清儿小心的看了一眼自家大姐,诺诺的说了一句。

王春儿则是有些担忧,怕王元儿心情不好,便安慰道:“兴许是头一回做,所谓熟能生巧,多做几回,也就做得好了!”

王元儿摇摇头,将手中满是渣和豆窟窿的豆腐扔下,自嘲一笑道:“是我高估自己了!”

所谓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白家能称豆腐一绝,自是有人家的道理在,肯定是有什么秘法做的。就和她家的卤蛋香干一样,也不是谁都能做得这般好。

都说隔行如隔山,兴许就是这个道理,各家都有各家的秘方。

“其实豆腐乳反正要发酵的,这样的也能做豆腐乳吧?”王清儿看着那一排豆腐问。

“倒不是不可以做,但这口感定是比不上之前的,咱们要想做好这生意,从一开始就要做好了,那才能快快奠定基础的。”王元儿摇摇头。

做自然是能做,但本身豆腐就不好吃,做出来的豆腐乳口感自然也会差上一截。

“那怎么办?”王清儿挖了一点豆腐放在口里含着,说道:“还是向白家买呗。”

王元儿抿抿唇,目前看就只能这样了,只是白家的豆腐一块就要五文钱,成本可要拉高不少,若是能便宜些,那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咦,既然她都能想到以后便宜批出去给小贩,那么她是不是也可以和白家谈一门生意,由白家向她提供豆腐呢?

长期合作,这价格肯定得要低些的,成本也就不用那么高了。而白家,总不会连银子都不赚吧?这般大批量给她,怎么算下来都要比穿街过巷一块块的卖要强。

王元儿越发觉得这个可行,这般想好,便吩咐姐妹几个看家,她则去白家瞧瞧。

白家就在镇东头,自己盖的屋子,门前就搭了个棚子卖豆腐,平素,那白家嫂子也挑挑子穿街过巷的卖。

来到白家前,是白家的二闺女白梅在看档口,和清儿一般大,王元儿打了个招呼,问:“你家阿爷呢?”

“我阿爷在做豆腐呢,王家大姐你有啥子事?”白梅笑嘻嘻的问。

“我有想和你阿爷谈谈买豆腐的事儿,也不知他得空不?”王元儿笑着禀明来意。

“那你等等,我去叫我阿爷。”白梅一溜烟的跑了进去,很快就让王元儿进屋去坐,并给她端了一碗甜豆花。

果然都是做生意的人精,这人情也是做得好好的,王元儿一笑。

进了白家院子,就闻到浓浓的豆香,白老汉正从灶房里走出来,见了王元儿很是有些意外:“梅儿那丫头说你要买豆腐,在外边让她包给你就成,却说要找我?”

王元儿笑道:“白大爷,我来你家买豆腐,可不是买几块的,而是想长长久久的跟你家买豆腐,还是买大量的,就是不知道,大爷你能不能便宜些儿?”

...

第八十五章 商议合作(二)

从白家出来,王元儿心情舒畅,不出她所料,听的她要长期跟白家买大量的豆腐,白大爷几乎没考虑就应下了,两人商定豆腐论板算,豆渣王元儿也每月要上一袋。

虽然不比自己亲手做豆腐那般成本低,但到底少了许多麻烦,也保证能随时用上豆腐,而她们也能腾出更多的人手干其它事儿,就不用忙得两眼发昏了。

定下了此事,王元儿的心头大石算是落在实处,如今就还剩装豆腐乳的坛子了。

长乐镇并没有专门做窑瓷的作坊或者铺子,而一般人家用以腌酸菜酸笋儿泡菜等的坛子,都是去杂货铺买的。

所以要直接购买省点差价,就得去京城里,而京城的脚程,少说也要两三个时辰,一来一回的,也是麻烦。

可为了节省成本,再麻烦也是要跑上一趟了。

王元儿先是去了杂货铺子,找到郑大掌柜说了来意,一边的郑大娘子听了就问:“咱们铺子啥没有?犯得着要去京城?你要坛子,咱们也能给你批来。”

“是啊,元姐儿,京城可大了,我就是告诉你了,只怕你也在绕晕。”郑大掌柜点头附和。

王元儿有些不好意思,总不好明了说贵吧,只讪笑道:“不是我不想帮衬郑大叔你们家铺子,只是,小本生意,总想着能省就省。”

郑大掌柜沉吟片刻,就道:“元姐儿,这样,你要甭去京城了,这样的坛子你要多少个你说个数,叔给你弄来,每个坛子就赚你个路费可行?”

郑大娘子听了刚想要出声儿,郑大掌柜一摆手,她就站在了一边。

王元儿一抿唇,迟疑道:“这样,会不会麻烦你了?”

“左右京城我也是要跑的,以后你生意做好了,别忘了提携叔就成。”郑大掌柜爽朗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