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福妃别太甜/农女福妃,别太甜(298)+番外

作者: 橙子澄澄 阅读记录

和谐得让人甚至觉得不真实,像是梦境。

便是做梦,寻常人也难梦到这样的情景吧?

这里的人,把杏花村当家,村民皆是家人。酒坊,是他们所有人的事业,是他们亲手创造出来的荣耀,是他们的骄傲。

怪道,风靡整个南陵的杏花村酒坊,无论外人使出什么手段,都没办法从杏花村打探出酒坊的种种配方。

谁会出卖自己的东西?谁会出卖自己的荣耀?

尤其是,她在那一张张真切的笑脸上,在那一双双质朴的眼睛里,寻不到一丝贪婪。

他们真的很容易满足。

每月拿上十来两银子的工钱,年底拿到上百两的分红,只要能够让一家人衣食无忧,不缺吃不缺喝,他们似乎就别无所求了。

而百两银子在京都,不过是权贵们一顿饭钱。

然后,傅玉筝笑了,视线划过那些真诚淳朴的笑脸,由心而发露出笑容。

杏花村人不是傻子,而是他们在意的并非金钱带来的满足,他们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弥足珍贵的情感。

所以,他们才活得简单而快乐。

一如柳玉笙。

如果她稍微有点野心,以她的能力,必然能名利双收。

可是她没有,她始终安安静静,保证了自己家人衣食无忧之后,就定下心来做她喜欢做的事情。

傅玉筝不知道是人影响了这里的环境,还是这里的环境影响了人。

但是毋庸置疑,她很喜欢这里。

前方一阵爆发的欢呼打断了她的思绪,抬头,便见村长柳金福已经开始分发分红,第一个人拿着百两银票跟二十多两碎银,抱着一大包年礼跟一大块猪肉,喜滋滋的走进围观人群中,把东西交给自家人。

村长有条不紊的念着工人们的名字,一个个上前领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福利,然后走回人群中。

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留下来继续参与这场年终的热闹。

直到所有人都拿到自己应得的那份,一大群人才浩浩荡荡的齐齐往村里走。

青河对面,枯草腐败、凝了冰霜的河岸旁,有人在引颈观望,隔着一条河看这边的热闹。

这是近几年来每年都会出现的情景。

杏花村越来越富,过得越来越好,周边村落羡慕嫉妒不在少数。

尤其跟杏花村只有一河之隔的下坡村,更是妒忌得眼睛都红了。

却莫可奈何。

杏花村酒坊是京城富贵人家开的且不说,杏花村福娃娃如今也已经是县主,更是他们得罪不起的存在了。

他们只能隔河兴叹。

眼看着对岸红红火火,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他们则始终原地踏步,甚至每况愈下,村里人越来越穷。

倘若当初没有跟杏花村交恶,也许现在能是另一番景象。

可惜悔之晚矣。

年关一天天临近,如今的杏花村家家户户手有余钱,出手也越来越大方,已经很难见到几年前过个节扣扣搜搜的情景了。

尤其是手里刚拿到分红,过年更是往热闹里办。

贴春联,剪窗花,挂上大红灯笼,备好喜庆的鞭炮,杀鸡宰鹅做年饼。

到处喜气洋洋。

柳玉笙带着傅玉筝,随着爷奶往家走,经过各家院子,走过各家菜园子,一路上听到的都是欢笑声。

路边,还有绑着羊角辫儿的小童们聚在一处扔鞭炮。

都是从长挂的鞭炮上解下来的,拆成一颗颗,点燃了之后扔出去,听着那声吓人的砰声,孩童们便会嬉笑成一团。这是年节的时候,孩子们最喜欢的娱乐。

当中还有调皮的娃儿,看到路边有牛粪,直接把鞭炮插在牛粪上点燃,等到爆声响起,看牛粪飞溅。

要不是柳玉笙及时把人拉开,傅玉筝身上怕是不能幸免。

对于这一幕,傅玉筝久久不能回神,难抑眼角抽搐。

路边菜园子里,很快传来骂声,妇人手里还拎着个刚拔出来的萝卜,追着一群小娃儿作势要打,“你们这些个皮蛋儿,又在玩牛粪!脏不脏?刚穿的新衣裳给作埋汰了,回头大年到了没得衣裳穿,你们可就得哭鼻子去!”

“婶婆,我们早就躲开了,才不会埋汰新衣裳!”

“婶婆,你身上有臭味儿,沾上牛粪啦!快回家换衣裳啦!”

顽童们笑闹着一哄而散,对妇人的追骂一点也不怕,骂是骂得凶,从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村里婶娘们疼娃哩!

“这帮小兔崽子!”看着娃儿们跑远了,妇人才回头,笑骂一句,脸上哪里有怒气。

“马后炮,还不都是给你们惯的。”柳老婆子打趣。

“那么大点的小崽子,吓唬吓唬得了,还真能下手呀?”妇人也不臊,笑呵呵的,“婶儿,赶紧回家备上炭火,待会大家伙一块到你家做年饼去,你家院子够大,坐得人多!囡囡最馋这种小吃食,待会边做边炕干,马上就能吃。”

第三百三十四章 免得报应不爽

“行,我回家准备去,你们赶紧来啊,这都快晌午了,天黑得快。”

“吃过晌午饭我们就过去,一大帮婆娘手脚快得很,半天功夫能忙活完!”

一旁,柳玉笙已经憋红了一张小脸,“婶娘,您赶紧回家洗洗换身衣裳吧,连头发上都沾了牛粪了。”

妇人一听,再次咬牙,边骂边往家走,“这群小兔崽子,下回再让我看到,非揍他们屁股蛋儿不可!”

身后柳玉笙跟傅玉筝忍无可忍,已经笑作一团。

“行了,俩丫头,还笑呢!刚才要不是离得远些,咱身上也好不到哪去,赶紧回家,吃过晌午做饼子。”老婆子笑嗔一句,跟柳老爷子走到了前头,“中午再炖个大白菜吧,囡囡跟玉筝都爱吃。”

“行,你做主,待会经过家里菜地拔一颗就是,新鲜着。”老爷子点头。

俩老话着家常慢慢走远,留下两个小姑娘笑够了,不紧不慢跟在身后。

傅玉筝擦擦眼角笑出来的泪花,“那些个小娃娃怎么想出来的,玩鞭炮都能玩出花样。”

“这哪算新花样,都是我哥玩剩下的,”柳玉笙挑眉,“你不知道吧,鞭炮炸牛粪,第一个玩的人是我大哥。”

“……”

“想不到吧,哈哈哈!”

确实想不到。

脑海里浮出柳知夏那张一本正经的脸,再联想到他小时候跟刚才那群小娃娃一样,扎着羊角辫儿抓着鞭炮去炸牛粪……

“噗嗤!”傅玉筝捧腹。

回到家的时候,两人都要笑瘫了。

“什么事情笑成这样?”彼时柳知夏正在灶房门口帮奶奶洗大白菜,见状随口一问。

傅玉筝转眸,将眼前穿着长袍模样俊秀的青年跟脑中扎着羊角辫的小童对上号,再次笑喷,捂着肚子去了堂屋。

柳知夏一头雾水,看向自家妹妹,“怎么回事?”

妹妹双手一摊,满脸无辜,“我就是随口提了一句你当初是第一个用鞭炮炸牛粪的,玉筝就笑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