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妇的极致重生(312)+番外

南平仍气愤难平,咬牙切齿的低吼道:“萧阿南,你欺人太甚!”

竟敢拿给侍妾的东西送她,萧南把她南平郡主当成了什么了?啊!

双手死死的抓着隐囊,南平就知道,外大母一去,自己就要被人随意践踏,如今更是沦落到被萧南欺侮的地步……萧南,萧阿南,我绝对不会放过你,你等着!

无辜被南平记恨上了,萧南并不知情。

随着产期的临近。萧南也开始紧张起来,七手八脚的做着各种准备。

稳婆、医女、乳娘、太医,还有各种补品、药品……只要能想到的,萧南以及大公主都想到了。而且也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老夫人也恢复每日礼佛,天天在佛堂里念经,诵‘难月文’。

崔大因为要上班。所以不能时刻守候着萧南,但他一下衙,就立刻飞奔回家,亲自守着娘子、女儿才放心。

就连客居在荣寿堂的卢县君和卢晚,也不再像刚来时那般四处探亲访友,而是安静的待在自己院子里。她们很有分寸,知道这种时候。她们什么都不做,就是对萧南最大的支持。

在众人紧张而有序的准备中,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瞅着就到了年底。

今年是崔大过继到荣寿堂的第一年,按理说。应该由萧南主持过年的诸项事宜,但她眼瞅着就要生了,根本就没有精力管。

虽然平时也不用萧南管,可过年这种大事,总不好让两个奴婢出面主持,所以萧南提议,请崔蘅过来帮忙管家,顺便也让小姑娘历练历练。

老夫人也喜欢崔蘅的稳重,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萧南的建议。把崔蘅叫了来,让她跟着玉竹和铁娘子一起料理家务。

崔蘅知道,这是萧南在回报她那日的相帮,她也领萧南的这份情。

毕竟,作为一个年纪不小的女子,在娘家都要学习如何管家。只可惜她有个不怎么靠谱的阿娘。别说教她管家了,小卢氏不给她惹麻烦,崔蘅就谢天谢地了。

至于亲嫂子七少夫人武氏,因为崔雅伯纳妾的事儿,正跟小卢氏较劲,根本无暇他顾。崔蘅也知道阿娘做得对不住嫂子,她也不敢劳烦武氏。

萧南能用这种方式回她的人情,崔蘅真的很感激。

说起来,她也没帮萧南多大的忙,可这几个月来,萧南明里暗里没少照顾她。

这让崔蘅感谢的同时,也愈发下定决心,定要好好回报大堂嫂。

此次来荣寿堂帮忙,崔蘅更是使出全身的力气,第一要务就是确保葳蕤院的各种需求。

从新鲜食材到珍贵补品,甚至是木炭、熏笼,最好的全都送到萧南房里。

大厨房的灶火更是日夜不准熄灭,时刻准备着给萧南做吃食,或者烧热水。

这样的准备是有必要的。

除夕下半夜,老夫人带着崔大夫妇刚从荣康堂祭了祖回来,两口子躺下没有一个时辰,萧南便发动了。

“呜~~郎君,郎君……”

萧南疼得醒过来,她感觉到肚子直下坠,好像要生了,忙推了推身侧的崔大。

“啊?什么事?”

崔大忙活了一整天,刚睡着,忽然被叫醒,一时还没清醒过来,他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的问着:“娘子,怎么了?”

“我,我肚子疼,好、好像要生了,啊哦~~~”

萧南说着说着就撑不住了,疼得她直呻吟。

“噢,要生了……”崔大一愣,忽然跳起来,一个不留神,整个人从炕上滚下来,直接摔到炕前的直栅脚踏上,疼得他直吸气。

不过,他也顾不上喊痛,麻利的从脚踏上爬起来,见萧南额上满是汗珠,急得他赤脚在地上团团转,一时竟忘了如何处置。

萧南好想拍死这个蠢蛋,她咬着下唇,忍住一波的阵痛,鼓足力气喊道:“郎君,我要生了,快、快叫人抬我去产室呀。”

“哦哦,对,去产室,去产室!”

崔大终于醒过神来,他冲到门边大喊,“来人,来人啊,娘子要生了,快来人呀。”

叫完人,崔大又杀回炕前,也不知哪里来得力气,他一把抱起胖了一圈的萧南,疾步往产室走去。

门外,听到动静的人们纷纷起身,蜡烛、火把也都点了起来,一时间葳蕤院亮如白昼……

PS:额,有点儿卡文,今儿只能两更了,明天继续,还请亲们继续支持啦!

第070章 新生(二)

崔幼伯这一吆喝,满院子的人都起来了。

崔蘅帮忙管家,也暂时搬到了荣寿堂居住,她的小院就在葳蕤院的主院旁边,所以她是最先起来的那批人。

“快,将住在中庭的稳婆、医女和太医都找来,吩咐厨房,赶紧少开水,另外把鸡汤炖上,再准备好汤饼……”

崔蘅的反应速度极快,她并没有像崔幼伯那般不知所措,而是异常镇定的按照老夫人的交代,语气沉稳的一一分派下去。

不得不说,崔蘅这番表现起了不小的作用,原本听到消息有些慌乱的丫鬟们,见崔蘅有条不紊的分派事情,也都受了她的感染,渐渐安静下来,一个个领了差事,各自分头办差去了。

分派完差事,崔蘅又命人去请老夫人,她自己是未嫁女,不好亲去产室,便直接去了议事厅坐镇。

荣寿堂的几个管事娘子,也都先后听到消息,纷纷爬起床,可出了自家门,又不知道该去哪儿。她们又不是萧南的铁杆心腹,更不是医女稳婆,这样一头扎进葳蕤院,让别有用心的人见了,没准儿还会说她们添乱。

可躲在家里不露头,也不行呀,万一事后萧南追究起来,说她们不尽心,把她们的差事罢了,她们岂不要冤死。

正矛盾着呢,忽而又小丫鬟来报,说四娘在议事厅,让闻讯赶来的管家娘子去那儿回话。

太好了,可算找到组织了,几个管事娘子麻溜的往议事厅跑去。

老夫人上了年纪,觉浅,外头一有动静,她便起来了。

一听是萧南要生产了,她忙坐起来,裘妈妈睡在隔间儿,听到动静也爬起来。胡乱穿好衣服,便过来服侍老夫人。

一起跑来的还有两个值夜的大丫鬟,三人七手八脚的帮老夫人穿戴好,披了裘氅。外头的仆妇也已经点好了灯笼和火把,老夫人一手紧握着念珠,一手扶着裘妈妈,便朝葳蕤院赶去。

崔幼伯将萧南抱到产室,还不等跟娘子说几句话,便被第一时间赶来的稳婆和医女请了出去。

眼睁睁看着房门关闭,崔幼伯心里似长了草。一片乱糟糟,心焦得他在廊下直转圈。

“郎君,您的鞋掉了。快换上吧,地上凉!”

海桐尾随玉簪四个大丫鬟过来,到了产室,四个玉都进去了,她有自知之明,并不敢跟着进去。便留在外面伺候。

抬眼就看到自家郎君光着一脚、另只脚上的白锦布袜也掉了一半,拖着半只袜子焦急的走来走去。

她心里一紧,如今可是寒冬腊月呀。葳蕤院的廊庑、甬道下虽也通了暖道,可禁不住郎君这么折腾呀。

上一篇:亡妻之战 下一篇:清朝出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