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武女特工(124)+番外

周一上午的“csas”总部相当热闹。

不止新增了六名新成员,前段时间出去执行任务的星光、麒麟等行动组成员也都返京复命了。

林国志首先召集全体成员开了个早会,随后将范姜洄、霍擎等六人叫入了办公室内的小会议室。逐一进行谈话。

凤七见时间还早。和烈阳、雷霆说了一声,准备下地下库房。找老吴致谢去。

还没出楼层,就见星光带着麒麟走了过来。

“小七,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麒麟。”星光指指身边高挑白皙的年轻男子,介绍给凤七认识。

“你好!早就听星光不止一次说过你的事迹了。真的很了不起!”麒麟含笑地伸出手和凤七交握。

“谢谢!”凤七弯了弯眉眼,点头致意。

“下次任务,希望能和你合作!”麒麟笑着又补充了一句。

星光闻言,不由翻了个白眼,“别想了,小七就要开学了。至少短时间是不可能出任务的......对了,小七,听雷秘说你要去冠蓝读书?”

不等凤七回答星光的问题,麒麟疑惑地问:“冠蓝?是那个冠蓝吗?”

“不然还有哪个?”星光没好气地回道,继而又问凤七:“我听说冠蓝有不少贵族子弟,平时不好好读书,净喜欢寻刺激......虽不知林局为何要送你去那里读,可小心点防范总没错。”

“嗯,我知道。”凤七含笑应下,林局派她进冠蓝的原因,她是知道的。

名冠华国生物领域的科学家杨钟浩,近期初步研究出了一项通过基因改造,提升机体能量的课题。如果这个课题研究成功,那就意味着,人类身体可以经过后天锻造,得以进一步提升。

为避免敌**方或恐怖分子绑架他的家人以威胁他交出课题关键资料,军部和国安商讨后,决定退出暗中的保护,将杨钟浩唯一在世的亲人——他那个和凤七同年、下学期上初一的孙女杨幼玟,由国安接手,派人予以贴身防护。

让杨幼玟去读冠蓝,是杨钟浩的意思。因为他自小家境清贫,如今有条件了,自然希望孙女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冠蓝中学在京都,乃至整个华国都有名,除了被列为贵族子弟院校外,一流的师资力量、特级的教育设施也是其他同类学校无法比拟的。

这一来,国家也势必得派人进入冠蓝中学。考虑到凤七也是十二岁,也将入学初一,由她进去保护杨幼玟再方便不过。林国志遂定了这个决策。

眼见着明日就是九月一号了,她和烈阳、雷霆将分别进入冠蓝和正阳两所中学,即将开启他们求学的日子。

凤七望着窗外升上中天的日头,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不知未来几年的求学生涯,会是何等光景......

111报道的闹剧

九月一日,是华国诸多学校报道开学的日子

烈阳和雷霆要去的正阳中学,位于京都城东的京华区,距国安大楼并不远。不过应校方的要求,还是选择了住校。如果行动组人手紧,需要他们俩出去协助任务时,国安会出面向校方请假。

凤七即将就读的冠蓝中学,则是一所崛起才不过十年,声名却已煊赫全国的高级私立院校,建在京都正被大力扶持的新区——西城区。

“空气倒是挺不错。”严伯行下了车后,四下一打量,带着赞意点头道。

严嘉振和凤七也相继从车上下来,严景寰将昨天新买的凯迪拉克停入保安示意的车位。

这两天,他不仅搞定了房子,还买了辆家庭型用车,上了京都的牌照。考虑到妹妹还没驾照,就暂时打算在冠蓝中学内部买个停车位,他们不来京都的时候,就停在冠蓝。

房子虽已交付,可占地四亩、主屋单层就有六百方的豪华别墅,装修也需要不少时间。承包给了一家口碑极好的家居装潢公司,加钱赶工最快也要三个月才得以完工。

见严景寰将车停稳,凤七过去将后备箱的行李取了出来。

“那个重,让大哥来。”严景寰忙不迭接过凤七手上的行李箱和旅行袋。那个行李箱还是他给妹妹准备的,岂会不知分量轻重。

“对对对!那些就让你大哥拿!”严嘉振见状,也跟着劝道。

凤七失笑地摇摇头,只得由他们去。

雷涛原本要派星光送她来报道。经了解,得知报道就是办个手续,领书、领铺盖,然后去宿舍安顿。费用之类的,雷涛都已通过网络支付好了。

至于需要她保护的杨幼玟,这会儿还有军部的人在暗中保护,约好九点光景,在报道处交接。

于是。凤七婉拒了雷涛的好意。没让星光作陪。严家三个男人都非要跟去,再添个星光,这阵仗是不是太大了些?

“诶!你们好!请问你们也是来报道的吗?新生报道的一号学区,是往这个方向走吗?”

正当严家老少四口人边走边聊,顺道欣赏着校园内清新怡人的景致时,身后有人朝他们问路了。

凤七四人下意识地回头,见是一对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夫妇。陪着一名容貌清秀的女生,正汗流浃背地朝他们方向疾步走来。

三人手上都提着大包小包,除了新生必备的住宿用品外,还有不少属于夫妇俩的日常用品,心猜他们应该是从省外来的

凤七收回视线,浅笑着点了点头。“是这个方向,笔直走到底就是了。”

中年夫妇忙不迭朝她致谢:“谢谢!谢谢!”

“你也是新生吗?”女生好奇地打量了凤七一眼,问。

七也回以一记浅笑,点头应道。

“我叫谭亚丽,你叫什么?”女生露了露小虎牙,先做了自我介绍。

凤七弯了弯唇角,“严景媏。”

“那感情好啊!说不定还能分到一个班,日后也好做个伴!”谭母听完女儿和凤七的相互介绍后。爽朗地笑接道。

继而将视线转向严伯行爷仨身上。热情地聊了起来:“你们是本地的吧?我们是玉山来的。咱家丫头还算争气,考了全玉山第一名。她小叔听说这个学校有奖学金,又减免学费,就随手给她报了一个,谁晓得,竟然真的被录取了。这不,都陪着她来报道了......这学校真够大,进门后都走了快一个小时了,还没到报道处,真怕走丢了......”

“我们是江沪的。”严嘉振出于礼貌,朝对方微笑着回到。

“江沪啊?那可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富庶之地!”谭父走在严嘉振身后,由衷地接口赞道。

这时,谭母眼尖地看到前方竖着的一块指示牌,上头标有报道处方向的箭头,遂捅捅自己丈夫的胳膊,催道:“看指示应该就在前头,也不知报道的人多不多,要不你赶紧先排队去?”

“哦哦!”谭父忙不迭地点头应道,然后对严嘉振等人说道:“那我先去排队,你们慢慢来,我给你们一道排了。”说完,不等严嘉振开口,就提着手上的大包小包,匆匆往指示牌引导的方向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