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甜妻萌宝宝(1163)+番外

“南蒲镇?”陆驰骁有点印象,“可能是省城开会那次,有一项议程是讨论无轨列车的通行路线,有人提议绕开余浦县城,从南蒲镇走,在那儿建个车站。可那只是讨论而已,根本没定下来。”

徐随珠扶额:“这就是谣言的力量啊,说多了貌似就成真的了。”

陆驰骁笑起来:“怎么?你还真决定走南蒲啊?”

“怎么可能!走南蒲要绕一大圈,玲珑镇却紧邻着客山北,走玲珑镇不香么?我又不是有钱没地儿花。”

玲珑镇原本隶属邻市,但马上要划入峡湾地界了,只不过红头文件还没下,但内部已经通过了。年前几位老干部来家里拜访老爷子,透过口风。

不过,就算大佬们没透口风,她也会收到来自上头的消息,毕竟无轨列车的所有权属还在她这里,原先谈好是客山到余浦段的通行路线归她决定,之后爱咋走咋走。

相比兜远路的南蒲,她肯定更青睐连着客山地界的玲珑镇。

无轨列车的通行路线一旦定下来,余浦新城的规划也搬上了日程。

海底城的存在,让余浦有了莫大的底气,接下来肯定要申请全国计划单列市,从Z省独立出来。但就算郭嘉爸爸无条件支持,重新规划还是有必要的。

规划后的余浦新城,必定以科技、金融、海运为主体的海底城为中心,那么峡湾肯定当仁不让地成为主城区,届时,包括山里村、荔山村在内的附近村落以及四周比较富裕的乡镇,都会并入峡湾。

这么一来,原先的镇口广场有点不够看了。徐随珠就提出,在无轨列车接驳站附近建一个更大的综合体广场,并增设一条空中轨道,直通海底城。届时,海底城和客山将无缝衔接。

玲珑镇原本也是个靠山小镇,近几年才通车,经济水平堪堪冲上脱贫线,整个镇的居民户加起来,还不及峡湾下面的一个小村庄人口多,整体改造倒也不难。

何况峡湾的住房炒上了天,可依然供不应求,如果能把玲珑镇开发出来,岂不两全其美?卖点也不少——毗邻海底城、紧邻大客山,无轨列车在此接驳,桃源与科技自然结合……

徐随珠的提案刚递交,上头就派人来考察了,随后直接把玲珑镇划定为下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打造的科技小镇,以“科技、创新、智慧、生态”为特色,集“科技研究、休闲游乐、城市景观、特色住宿、消费购物”于一体,到时候,峡湾城区的搜索关键词又会多一个科技小镇。

如此一来,像一些可能排放废气废水的制造类工厂,就不能出现在玲珑镇,也不能留在峡湾区,这可是对外的门面。可这些工厂也是民生所需,总不能取缔啊,于是财政拨款,在离海底城最远的城南划了一块地,统一安置这些工厂。

既然政府出面了,那肯定是规划得越细致越好。反正南蒲人少地多,经济相对其他几个镇也算落后,于是,就把南蒲镇定格为“制造小镇”,各种类型的实体业工厂,都搬到了这里。

既然要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环境卫生当然也要跟上,本来城市垃圾都是拉到城南角落的山上填埋的,现在则要从长计议,毕竟只靠填埋,也填不了几年啊,填满了怎么办?

正好,超星科技推出了一款新生代智能垃圾桶,能有效处理各类垃圾,但因为材料有限,制作成本又高,让家家户户备一套并不现实,以街道为单位配备一套又不美观。

于是政府出资、卫生局牵头,在南蒲建了座垃圾回收站,里头用的垃圾桶全部采购自超星科技,别看设备小巧精致,但工作效率极高,小小一座垃圾站,足够对全城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好巧不巧,这座垃圾站就建在程敏买的老屋附近。

当她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新闻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什么?她买的房子附近建起了垃圾站?不远处据说还要建日化、染织、建材之类的工厂?

有没有搞错!

这里不是要造无轨列车的车站吗?这些工厂怎么都搬到这里来了?

“你才刚知道吗?”许玲萍和她通电话时,说起这事,惊讶道,“我以为你早就知道了,我娘家那边都传开了,说是南蒲镇以后就是余浦的‘制造区’,凡是制造类工厂,只能开在南蒲镇。”

程敏感觉自己的脑袋要爆了:“怎么可能呢!同学会那会儿不是在传,南蒲镇要通无轨列车,还会在那里建车站?”

“什么呀!那都是小道消息!根本不作数的。后来不是马上有消息说玲珑镇并入了峡湾,国家财政拨款,要打造成米国硅谷那样的‘科技小镇’么,无轨列车肯定走玲珑镇了。”

这消息对程敏来说,无疑是旱地惊雷、晴天霹雳!

第1308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许玲萍不知道程敏此刻心中的苦,笑哈哈地说了一通她知道的消息,完了还问程敏去不去玲珑镇买房。

“峡湾的房子这么抢手,还是别想了,玲珑镇排队排的早一点,应该有戏吧。我找找有没有熟人,有的话你要不要一起?”

程敏:“……”

一什么起啊!她的钱全部投在南蒲镇了。

不仅如此,还问银行贷了一百万。

想到这里,她全身血液冰凉。

完蛋了!欠银行的利息付不出来了!

本来想着南蒲镇马上要拆迁了,银行利息欠就欠着呗。等拆迁款拿到手,连本带息地还清,还能剩不少,够她去城里买上个三五十套房了,下半辈子不用担心厂里的订单够不够,收收租就能养老。

可现在呢?完了!全完了!

“砰——”

她男人踢门而入,扬手给了她一巴掌。

“你这个败家娘们!害我贷了那么多款!有本事你去还!我不管了!”

程敏捂着脸嚎啕大哭:“我哪儿知道会这样!当时我听到的就是要建车站啊!你不是也赞成的吗?也没见你要去核实一下……”

“你当时信誓旦旦说是内部消息,老子上哪儿核实去?”

程敏边抽噎边说:“那现在怎么办!再卖回去还贷款吗?要不再等等,我听许玲萍说,那边要开工厂,兴许也会拆迁呢。”

“放屁!我去打听过了,厂房统一建在村舍稀少的村西头,村东那片,因为村舍集中,又都是老房子,村里收到文件要求统一粉刷外墙,破得不成形的,要求拆了重建,村里补贴点盖房钱。这就是你说的财运来了?花那些钱买了堆破房子,重盖还要我们自己出劳力?去他妈的!”

“啪——”

程敏又挨了一巴掌。

“呜呜呜……别打了……”

左邻右舍听到动静,纷纷探出头来看热闹。

隔壁温家的温母看得最起劲。

程敏的性格向来属于见不得别人好,最好是她好别人都差、她不好别人更差。分家后搬到镇上、还没开五金厂时,条件远不如工作稳定、小富即安的温家,处处看温母不顺眼。后来她男人做生意赚了钱,家里渐渐富裕起来,彩电、空调乃至这两年兴起的电脑接连置办,走出去看到温母都趾高气昂的,动不动拿温父几十年不涨工资、女儿找不到好对象来扎温母的心窝。

上一篇:渣影后重生指南 下一篇:部落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