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593)+番外

武曌经历的事更多,慢悠悠道:“说明不适合给你们看……”

还有什么不适合的?

两位年轻女子还没反应过来。

民间,文人们彼此也在互相询问。

“你们看过这本书没?”

有人一脸茫然:“没有啊。”

也有人眼神闪烁:“啊这?”

待到再去询问:“兄台看过?”

“呃……”被问话的文人表情尴尬:这种书,他到底该说看过还是没看过呢?

问话的人换了个问法:“是什么书?”

“是那种……”看过的文人闪烁其词,“那种……”

作者张鷟也很尴尬。

他这本书也就是私底下写着玩玩的,怎么竟然传到了海外?

这种名声,有些不想要!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记载:“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张鷟)文,每遣使入朝,必出金贝以购其文。”】

【张鷟所有的作品中,《游仙窟》在日流传最早,也是第一本传入日本的小说,被日本学者盐谷温在《中国文学概论讲话》中称之为“日本第一淫.书”。】

张鷟:“……”

他痛苦捂脸!

同僚开始狂笑,说些什么“没看出来啊,兄台也算是文学大家了”“怎么也算拿了个第一”“日本人多喜欢你”“你书卖的这么好一定发大财了云云”。

太平公主:“……”

她和上官婉儿对视一眼,齐齐无语:“难怪不往我们面前递。”

【这本在华夏早已失传的作品在日本却多有抄本和刻本,且对早期日本文学作品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也是从日本重新刊刻后回传的。】

文人们言辞闪烁:“这种书失传,说明我们自己不爱看。”

“呵,我不信。”大唐的女人性情泼辣,直接怼回去,“可能是偷偷摸摸地看,看了之后藏起来,藏着藏着自己都忘记藏哪里了。”

文人们:“……”

嗯,很有道理,有些心虚,不敢否认。

【《游仙窟》为唐代作家张鷟所作,这本书还是骈文写作风格,有魏晋遗风,根据时间推测应该成书于公元700年以前,也就是武周或者武周以前。】

【虽然名为游仙窟,实则描写了风流艳~遇~式的庸俗生活,其中夹杂不少非常大胆的色~情~描写。小说内容轻薄,为文人狎妓之反映,嗯,大家懂得都懂~可以类比明朝的《金瓶梅》。】

朱元璋听得脸色漆黑,想起天幕说过明清多艳.情小说,感觉被连累了,现在只觉得想骂人。

【《游仙窟》也是华夏文学作品中直接描写男女性行为的最早段落,是最早以骈体文作传奇,标志着自六朝志怪向唐传奇的转变,内容亦自志怪转为叙人世之悲欢离合,在华夏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有人称之为“新体小说”。具体内容咕咕就不放了哈,容易涉.黄。】

古人非常能理解为什么不放,天幕下其他女孩子和小孩看到了影响也不好。

【《金瓶梅》虽然是艳.情小说,但也记录了明朝的社会风貌。《游仙窟》里诗歌、散文、骈俪体并用,辞藻浮艳。同时采用了许多民间俗语谚语,笔致活泼。对于当时的日本读者来说,不仅迎合了当时贵族的享乐心理,也大大丰富了日本词汇。】

【对了,据看过的人表示,论色.情描写其实不如明清时期的艳.情小说,这一轮明清赢了。】

张鷟:“……”

到底是丰富了哪种词汇?!

他很想逃,但逃不掉。

但是在官场上,大人们注重形象说得还算委婉,在民间更加直白。

“的确很受欢迎啊。”

“原来日本人好这口,懂了。”

“嘿嘿,食色性也~”

酒楼里,形形色色的酒客汇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有出身平凡的客人好奇:“贵族都喜欢看这种书吗?”

某位混在酒楼觉得更有氛围的世家公子吓了一跳,连忙自证清白:“我们不是!我们也是有品位的!”

明清的小说家这一次只想与《金瓶梅》划清界限。“我们一点也不想嬴!”

“我们不是只会写艳.情小说的!!!”

“那个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坏我名声!”

某位也在街头看热闹的“兰陵笑笑生”听到同行的怒吼,缩了缩脖子,顿时觉得还是把马甲捂得更严实点比较安全。

【日本诗人“使用”《游仙窟》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法:上官婉儿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很难想象,整个日本都去学习和使用《游仙窟》这样一本书,会创造出什么作品来……”

这不是,那什么艳.情小说吗???

太平公主反倒是来了兴趣:“我要去看看到底写了什么!”

上官婉儿:“……”

公主都被勾起好奇心,再想想民间可能也被勾起好奇心,甚至是开始流行这种风格,上官婉儿就更无语了……

武曌也想到了这个可能,揉揉太阳穴:“婉儿你去整理一下前朝和我朝的好书,不要光学《游仙窟》。”

上官婉儿狠狠点头:“是!”

这可太有必要了!

【成书于8世纪后期的日本第一部 诗歌总集《万叶集》,收录了4至8世纪中叶的和歌,其中多数作品为奈良时代所作。奈良时代正是日本吸纳华夏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些作品中不乏深受中国作品影响的,《游仙窟》的身影十分多见。】

【日本现存最早的汉文小说《浦岛子传》中的痕迹就更重了,虽然该小说的故事原型为日本古代传说,但不论是遇仙的情节还是文章中带有骈俪色彩的语言,都可以看到《游仙窟》的影子。】

【9世纪成书的《日本灵异记》是平安时代早期的佛教故事集,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故事集。整本书多采用华夏史料、佛典、六朝志怪和唐代文言小说,序言中也提及唐传奇《冥报记》和《金刚般若集验记》。】

天幕放出一系列学习了唐传奇的日本文学作品,也放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奈良时代,华夏文学作品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最大也是最全面的,汉字和汉文书籍的传入直接促成了日本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唐传奇也是在这一时期大量传入日本,这时候的日本文学作品对唐传奇更多的是直接模仿和借鉴,无论是词汇语句、开篇布局还是情节构造。

平安初代,日本开始全面推行唐风化运动,当时“汉文诗”为日本朝廷的官方文学。

平安中叶后,日本废除遣唐使、开始创作自己的假名文字,当时的日本作家开始用假名文字创作,促进了日本文学的大发展。

而从奈良时代就开始引进的唐文化早已在此生根发芽,虽然这一时期的作品是用日本文字撰写而成,但大唐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唐传奇作为可以比肩唐诗的唐代文学的两座高峰之一,自然对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影响颇深。

.

“开始还是全盘推行唐风化运动,学完之后就废除遣唐使,日本这是在借鸡生蛋。”李世民眼神深邃,仿佛已经透过时空看到了隔海相望的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