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508)+番外

因此,在金末元初时,民间有医者自发兴建三皇庙,“三皇”摇身一变成为了医学行业的始祖。

如同儒家专门祭祀孔庙一样,医人专门祭祀三皇,“三皇庙学”也成为了元朝医学的代称,是元朝医学教育制度中最有特色的一个方面。

到元朝,各路要求设置医学开始,三皇庙被国家正式纳入官方规划管理范畴,忽必烈下令强调各地建立医学和三皇庙,从各路推行到了郡县,一直持续到了明初。

元朝统治者对医学的推崇,和结合三皇庙的推广,将医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国之大事,在祭与戎!”

听到“三皇庙”第一次是与医学校合一而不是儒学,最在意礼的隋唐两宋的儒家弟子在不同时空齐齐炸开了锅。

“医学怎么能入三皇庙!”

“医学不过是小道尔,怎么能入三皇庙!”

“不愧是蛮夷,难怪不到百年而亡!”

“三皇什么时候成为医家三皇了!”

“这明明是我儒家的三皇!”

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医家弟子齐齐陷入过年一般的喜庆气氛。

“医学怎么不能入?有本事一辈子别看医生。”

儒家弟子立刻回怼:“我生病了才需要看医生,没病就根本不需要医生,凭什么让医学入三皇庙?”

兵家人同样愤怒:“就是,兵家都没入,凭什么医家入!”

其他百家一个比一个激动,打嘴仗的、撸袖子的,齐齐上阵,就差直接动手围殴医家弟子。

在朝堂之上的,碍于帝王,只是打嘴仗,口水喷的医家弟子非常嫌弃,戴上口罩对骂。

在民间的就直接当街打起来都有,但是医家弟子或许比不过兵家弟子的强悍体魄,却懂经穴,打架时喜欢点麻穴,其他弟子打着打着开始哀嚎:“我手麻了!”

“我脚麻了!”

“医家人阴险!”

……

不管怎么骂,医家人这一轮,都是赢了。

【元朝,或者说蒙元,文明很短暂,成吉思汗时期才发明蒙古的文字。】

【或许正因为自己没有,所以对所有文化都很重视,并不是现代网络上所说“蒙古野蛮什么都不管才野蛮生长”,事实上从成吉思汗到元顺帝,对科技、对工匠,以及对医术、对商人都是非常重视的。】

【他们唯独不重视儒学,所以在元朝科举的次数非常少。也可以从中看出为什么忽必烈与儿子真金有矛盾,元朝统治者主打的是一个实用性,就算忽必烈重视“儒”也更多是的兼容并济的政治手段,与其说他信儒,不如说是信王者的霸道。】

知道蒙元灭了宋朝的宋朝文人气到什么风度都顾不上了,在街头,在酒楼,在家中,激情开骂:

“蛮夷不愧是蛮夷,竟然连科举都不开!”

“重视的都是下九流,难怪没文化!”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工匠不过是末端小流,商人不事生产还不如农人重要,竟然不开科举,都没人读书了吗?”

然而被儒生压制在头上许多年的其他百家感到了一阵畅快,顿觉扬眉吐气,甚至很想当面嘲讽一句:

你儒家也有今天!

.

“王者的霸道?后世似乎对我蒙元不开科举并没有什么意见。”真金越看越不理解,忍不住当着父亲的面出声,“莫非后世也不学儒?”

忽必烈突然沉声道:“真金,你好好看看。”

“父亲,我……”

“你不是总认为我不懂儒家,认为我不懂文化,现在好好看看,未来的华夏。”忽必烈深深看向太子真金,“天幕屡屡提到‘科技’,提到了农耕、工业、商业、医学,提到了兵家墨家,唯独对儒家多有贬低,并没有提到士农工商的‘士’。你自己好好看,好好思考思考。”

“是。”

真金也不理解,士农工商,不是士在最前面吗,为什么天幕一直不讲“士”?

难道后世完全没有“士”?

可治国只要靠的就是“士”,没有文士,后世怎么治理的国家?

身为太子,他选择哪一条道不仅仅是个人喜好,也有他自己的政治偏向。如果扶苏认为大秦百姓应该休养生息一样,他作为未来的元二世,同样认为元朝不应该继续征战,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应该休养生息,恢复农业和生产。

他不是傻,也没有儒家洗脑,同样不认为扶苏被儒家洗脑了。

作为太子,作为未来的皇帝,一直是很清醒的在选择未来的治国方案,只是很明显,都不被开国君王所喜。

真金不知道,天幕提醒了母亲和自己的死后是改变命运,还是改变不了,但他必须想要知道,他的政治观点,到底适不适合眼前的大元。

【蒙元非常好战,重视工匠与医学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军事所需。】

【在频繁的战争中,南下的军队和北上的民众,使人口不断迁徙,让疫病更多的流传,加重了医疗保障的负担。】

【由于军事、贵族、百姓对医疗卫生的现实迫切需要,医学人才很早就引起了蒙古统治者的注意,即使在早期执行严苛的民族政策中,通译、医生、特殊工艺师乃至军将、官员,都会因特殊技能和机遇摆脱奴隶地位,成为被帝王倚重的人才。】

“这元朝皇帝,反而比我们汉人自己的皇帝开明。”

明朝时期,有部分工匠小声议论。

老一点的长辈嗤笑一声:“想什么呢,开明的话为什么那么多起义的?你以为只有我们现在的皇帝一支起义军吗?大家都活不下去,天底下遍地都是闹事的。”

工匠有些不解:“可是天幕这个听起来不错啊。”

“立国之初,要收拢人心罢了。”经历过许多事情的老人冷笑,“等天下稳定了,汉人温驯了,就开始恢复真实的嘴脸。”

说着,他自己突然忍不住叹气:“别说这蒙古皇帝,哪个皇帝不一样哦。”

有外敌威胁时,就对自己百姓客客气气,各种政策各种福利;

一旦真正的天下太平,看似好像周围敌人都打平了,就开始恢复统治者的真实面目,奴役,压迫,随之而来。

老人对天幕上所谓的开明君王根本不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后世。

不知道后世的平民百姓,还用受到这样的压迫吗?

千年以后的世界,与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1261年,太医院使王猷向元世祖奏报请求恢复因为战乱荒废的医学校,忽必烈下旨给中书省长官忽鲁不花,派遣太医院副使王安仁,悬挂金牌,前去随路,设立医学。】

【忽必烈下令,各科医学生必须学习《素问》《难经》两部医学理论著作,和由北宋太医院编纂的《圣济总录》,公元1284年,又令翰林承旨撒里蛮、翰林集贤大学士许国祯,集诸路医学教授增修《本草》。】

【公元1285年,忽必烈再次下令,让今后从医者必须精通四书,这里的儒家四书是作为医者的道德要求“四书实为学之本,进德之门”,同时还要求掌握《尚书》《春秋》等儒家基本经典。但是大家需要注意,这时候已经属于医为主,儒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