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327)+番外

在海外,华夏不仅承建了众多的重大项目,比如巴拿马希望之城、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机场、卡塔尔世界杯卢塞尔体育场、缅甸野雅水电站等对当地也是极为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工程,还无偿支援了非洲马里巴马科第三桥,这也是华夏送给非洲人民的礼物……

.

天幕上做出了快速剪辑,快速的拆迁看起来像是开了视频加速度——当然,为了观看体验也的确开了倍速,但是这也让古人看着更为震撼。

再看到五座大桥同时转体,看起来又仿佛是大桥成精了,在伸懒腰;

看到客运站被平移和转身,则让古人联想到一些山神,睡醒了起来散散步;

再到后面的,才发现原来都是人力。

都是人力可为,都是华夏速度!

“工匠原来可以做到这一步吗?”墨家巨子们也顾不得吵架,看着这一幕几乎是呆傻了。

远处看大型机械操控钢铁看不懂,但是当天幕拉近距离,看那些工人的具体动作,他们能看个大概。

那钉锤扳手什么的,虽然是钢铁工具与现在的不同,但是能看出用处;

那能够冒火光的笔或者大型器械,虽然看不出来是什么工具,但是能看出是在焊接,就跟果木嫁接差不多。

还有一些拆迁的,那就更简单了,拆嘛,这个他们也会。

而且有些小工具感觉在自己朝代也可以制作出来,只是还是得换成钢铁的,比木头的好用多了。

嬴政看得目眩神迷。

“工匠,工业……”他嘴里低声念着,仿佛要把这两个字刻入自己心里!

日后,也要刻入大秦的名片里。

嬴政自信道:“没有天幕之前,大秦的骊山墓都可以因为兵马俑名扬世界,现在有了天幕,大秦能更厉害!”

宫廷工匠们骄傲地挺胸:没错,来自后世的认可,他们大秦的工匠就是最强的,并且可以做到更强!

【华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效率奇高、速度奇快,被海外称为“基建狂魔”!】

【除了民用工业,军工同样强大。虽然从清朝开始,华夏军工落后,不得不花费大价钱从德国购买,本土的火器火药当战利品都被嫌弃,全给扔海里去。】【在抗战期间,还在靠手工,但是现在,我们的军工已经强大不仅仅是自卫,还可以对外销售高科技武器。】

荆咕再次放出对比。

一边是清朝的火药被英国人倒入海中,一边是白头巾在华夏的军事展览会上开心地买买买,双方都很喜悦。而现场的各种高科技军事武器看得古人向往不已。

“大宋研究的这么多火器,清朝人全给忘脑后了。”赵匡胤看着大量的火器火药被扔到海里,心疼地就像看到大宋给辽金西夏赔款。

这玩意研究起来很费钱啊,没听说宋朝后来硫黄不够还要进口吗,哪一样不要钱!

火器那么大的铁疙瘩,多贵!

被囚禁起来的赵光义还没被弄死,透过窗口看着外面的天幕,同样悲愤。

“他们打下汉人的江山,就是这么对待的吗?”

“既然不好好珍惜,给我啊!”

他好歹没忽视火药火器,而且他还会下毒!很会!

【祖国没有完善的现代化体系,也没有足够的金钱,本土的国人深陷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开始号召海外华人华侨捐钱,而华人华侨也没有辜负祖国的期待,掀起一股起捐钱为祖国买飞机】

战乱期间,不光是国内,海外的华侨捐出了大量资金,为祖国买飞机买大炮,投资建钢铁厂,建船厂等等。

华侨商人道:“实话说,我也怕战争,我把家人孩子都送到海外,就是怕他们在战争中死去。但是这不能代表我不爱国,我也希望我的祖国和平强大,等祖国太平了,我们还是想回归故土,落叶归根。”

人都有私心,最担心的首先是自己的家人。

战乱时期不少学者、商人,有条件都逃去了海外没有战争的地方,但是这并不代表就一走了之了。

当国家需要金钱上的援助,他们便倾家荡产的捐钱;

国家需要情报援助,便冒着生命危险帮忙隐藏身份、传递情报;

等到国家战争停止需要建设祖国,立刻举家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也曾数次面对生命危险,但是依然义无反顾。

“只要祖国需要我,我随时可以回来!”

【华夏的工业,是靠着全民努力兴建起来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全世界的军工。】

【在工业,尤其是军工业,早期有两种模式,苏式和德式。】

【苏式走量,做工粗糙但是成本低,易于生产且量大;德式走质,做工精致成本高,也发明创新了许多新式武器。】

【美式后来者居上,走高科技路线,但是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挖德国的墙角,挖走了德国以及德国迫害的许多科学家,这些人才也是美国发战争财的最大收获,此后把高科技渗透各个产业,立刻开始腾飞。】

李世民看着满坑满谷的文武百官,还是不满意:“人才果然很重要!”

他想了想,对刑部尚书道:“若是有罪者,能有什么有用的发明创造,也可以免罪。”

大臣们齐齐赞美:“陛下英明!”

当然,目前这只是个简单的提议,后续还有更详细的措施还得详细商量。

【苏式与德式各自的发展方向都与各自的背景有关系。比如当时的苏联其实是匆忙参战,先在莫斯科阅兵,阅兵结束回家的时间都没有,直接开向战场。】

【而德式则是因为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被限制了技术和人数,量少但是不断往精工发展。】

【顺便说一下,德国战败后,快速崛起的时候就是德式工业,高强度工作,以及从山寨做起,大量仿制欧洲其他国家的产品,当时的德国制造其实是“山寨货”的代名词,“德国制造”这个词最开始是英国对德国制造业的蔑称。】

在1871年,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依然在各方面都落后英国。

当时的德国跟华夏一样,普遍是没有机械化的手工作坊,工艺和效率都不如远不如英国同行,于是不少急于致富的德国人就只好在“剽窃技术”和“粗制滥造”上动脑筋。

1887年,被“德国制造”激怒的英国人颁布了《商标法》,在其中给“德国制造”烙下一项带有侮辱性的标记。

——英国人不会想到,德国人在几百年后,反过来超越了“英国制造”,还让他创造的“贬义名词”变成了对德国的赞美。

【德国变成精工代名词那是后来强大了,让人遗忘了之前的黑历史。一切最终靠实力说话。】

欧美经济发达的历史也不过是近现代,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高科技发生改变后,就遗忘了自己的历史,开始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指指点点。

比如欧美人吐槽华夏留学生在阳台晾晒衣服,说不文明,说起来好像他们从来不晾晒衣服,一直都是用洗衣机烘干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