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177)+番外

【老刘家最终面临了同样的困境】

李世民听到这里沉默下来了。

两汉有地方豪强,大唐有世家大族。

关陇世家历史悠久,百年大族连他这位天子都不看在眼里,想跟世家联姻都被嫌弃李家有鲜卑人血脉。

世家势大根深,有着“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的说法,王朝的更替在世家的眼里,不过是头顶上的皇位换一个人坐,大臣为谁效力不是干活。

他们作为地方势力,帝王想要天下稳定,少不了拉拢他们。

但是对帝王而言,这样的地方势力如鲠在喉。

现在只是膈应着,担忧着分权,到了帝王掌控无力的时候,世家就会成为亡国的重要因素,揭竿而起,改朝换代!

但是这些世家也都是陪他打天下陪他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他该如何控制世家才好?

不知道后世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学习学习。

正想着,衣袖突然被长孙皇后扯了扯,李世民回过神来,看到长孙无忌无语地看着自己,大臣们齐齐眼神诡异地盯着自己。

突然醒悟:刚刚,他好像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我们曾经唱着歌“东汉末年分二国”,也看着影视剧和小说里的《二国演义》,但是要穿越到二国还是谨慎点】

【又是天灾又是瘟疫又是战乱,可能穿到豪强庄园里勉强才能活下去,至于百姓,谁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

【二国两晋南北朝,乱世之中,当晋国八王之乱忙于内部争权时,五胡南下,彻底倾覆了汉家江山,人口锐减】

曹操猛地一拍大腿:“东汉末年分二国,天幕之前提到过二国时魏蜀吴,那这晋朝又是哪里来的?”

现在的势力哪里来的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郭嘉痛饮一壶酒,喝完把酒壶狠狠砸在桌案上,“魏蜀吴二国争锋,最后尽归于晋也就罢了,竟然让胡人趁机南下,这晋真是废物!”

【汉朝巅峰时期人口6000万,过了半亿,到二国时期只剩下2000万;】

【在五胡乱华的135年里,北方汉族最初的人口数量大约为1200万人,冉闵花了二年时间灭掉羯赵政权时,北方汉人却不到400万人。人口锐减了二分之二。】

【不过这个数据并不准确,据说当时有大量的黑户,被豪门大族隐匿起来。但这样的黑户哪个朝代没有呢?就说汉唐最盛世时期没有吗?】

刘彻坐不住了,从巅峰时期的6000万人口到400万人口,这个差距是个正常皇帝都坐不住。

“主父偃,你之前想说什么来着?大胆说。”

主父偃献上早就准备好的奏折竹简:“陛下,臣有一则‘推恩令’,请陛下一观。”

刘彻早有准备,从他屡屡试探削藩、主父偃屡屡表示投诚时,刘彻就知道,这主父偃早已有所准备。

当看到竹简上的“明谋”时,刘彻不由大声叫好:“哈哈哈哈哈,好!”

刘彻把竹简往桌案上摊开,直接开始命人誊抄拟旨:“准了!就按你的意思做!来人,宣推恩令于四方诸侯!”

至于大臣们想反对,是如何再唇枪舌战,主父偃如何一一反驳,刘彻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

朕心意已决,反对也无用。

再反对,朕不介意再换一个丞相!

.

大唐时期,李治和武曌单独在后宫的后院里,院中摆着美人榻,李治有些虚弱地躺在榻上,武皇后坐在榻边伺候。

李治的头痛病又犯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视力受到病情影响,已经越来越模糊,视物不清。

李治难过地拉着皇后的手:“皇后,朕如今身染重疾无药可救,世家的事就交给你了。”

原本因为天幕说过武氏自立为女皇,李治心里有过芥蒂,现在也渐渐被抛到一边。

只要后世子孙还是李家血脉,还是大唐江山,武氏想当就当吧,就跟太后一样,当完皇位不还是回到他俩儿子手中。

武氏让李治躺在自己大腿上,给他温柔的揉着太阳穴缓解疼痛,声音不疾不徐:“陛下,天幕这样的奇迹都出现了,一定能为您带来长寿奇迹。”

李治闭着眼睛,看似漫不经心声音带笑着试探:“朕还以为你希望早点当女皇。”

“若是有陛下在,哪里需要我一个人吃苦。”武曌声音故意带着几分调侃,“现在大臣骂我时可是连陛下你一起骂,陛下若是走了,就没人陪我挨骂了。”

“哈哈!”李治真心一笑,想起天幕说过后世大臣和文人对武氏的各种造谣诋毁,的确,自己走后,武氏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没少挨骂。

至于现在就没骂吗?

从大臣们动不动怂恿他废掉武氏就知道,肯定有。

李治并不意外大臣们当面谴责皇后,背后肯定也在骂他□□薰心,被武氏迷得团团转,又是迎先帝后妃入后宫,又是为她废后立后。

但是从天幕说出武氏的功绩和所作所为,李治越发坚定要保武氏,就要继续用武氏完成自己没完成的打压世家、广纳寒门子弟入朝为官。

每多一个黑户,就意味着少一位给大唐国库纳税的劳动力。

但是劳动力依然被奴役着,依然要辛苦种地纺织,只是他们的劳动成果都被世家大族给霸占了。

如果继续放纵下去,就会变成东汉末年那样,肥了世家,穷了国家。

百姓穷到没有地种,又哪里来钱交税?

没人交税,国库从哪来钱打仗和维护国家稳定?

世家大族大部分属于特权阶级,可是完全不需要交税的。

李治虚弱地吐了一口气,喃喃说着,是说给皇后听,也是说给自己听:“就这样吧,你就这样吧,这样就很好了……”

他未完成的事,交给皇后帮自己完成。只要能完成,自己死也瞑目了。

武曌手上依旧不清不慢的揉着,似乎丝毫不受影响,但是从她眼里闪过的兴奋可以看过,那脱缰的野心即将彻底出笼!

【由于晋朝政府的无能,面对蛮夷只能不断南迁,再到大唐安史之乱、宋朝的靖康之耻、蒙古铁骑的挥兵南下,北方游牧文明屡次大力冲击,北方连年战乱,大量“北民南迁”,华夏进入了南方水田主导时期】

一连串的国耻,让帝王们即使已经听过一次,还是免不了心脏抽痛。

李治闭着眼睛道:“现在长安的粮食已经不够用了,需要通过漕运从扬州等江南之地补充稻米。可惜这样的成本太高,损耗太大。”

武曌微微颔首,她知道,李治在告诉她粮食不够,也是在提醒她,粮食的问题得由她来解决。

“有天幕在,陛下多活些日子,解决了再闭眼。”武瞾拉着李治的手贴在自己脸上,眼里带着不舍。

尽管两人有过猜忌,有过互相忌惮,有过彼此试探和互相防备,但最终,也还是有剪不断的夫妻之情。

李治轻轻拍了拍武曌的手,微微笑着,最终什么都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