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二国记同人)破枷之岚,天之苍苍(63)

作者: 佩刀 阅读记录

要走这条路,他就不能什么事都依循着自己的子,必须要让所有人认同他的做法,就算不是绝对公平,起码说提拔褒奖或者贬斥责怪都必须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结根到底做没做过,或者说究竟做过些什么,那些人民可能因为无法接触这个层面的事而一无所知,但这在巧国官场之中几乎是人尽皆知的秘密,内史官拟定的谥号并没有任何不对或者逾矩之处,这是个让他都无法反驳,无法颠倒黑白说出“这个不对,先王才不是这样”之类话的谥号。

然而这反而让他对结根更加歉疚和悔恨。

“……我……”他想要反驳,然而却说不出反驳的理由,沉吟许久之后,最后也只能挥挥手,既不说肯定也不说否定,只是改变话题,“……我知道了,还有别的事吗?”

内史官一礼,回到自己的队列中,塙麒那个态度,虽然没说什么,可也算是默许了。

却是韦深知上前一步道:“臣有事,明州连降雨,以此为源头的洛河水位急升,尤其是在交趾郡境内的河段,有决堤的可能。”

塙麒心中咯噔一下,终于来了。

☆、65第二十章 这世上的一切,都是为了将你赶尽杀绝3

此时的延麒六太正在傲霜的大街上溜达。

当然他并不是自己一人,后还跟着悠哉游哉的延王尚隆和无奈的景王阳子。

“傲霜很繁华嘛,完全看不到没有王的败落迹象啊。”尚隆就像个普通的观光客一样,四处张望,时不时凑到店铺前面问问价钱,“……啊,那个不错!”

很快,他拿回了三串糖糕,分给六太阳子各一串。

六太遮挡金发的头巾之下暴起了几根青筋,恶狠狠地咬了一口,好像那松软清甜的糖糕是尚隆的胳膊一样。

乐俊送的信明明是给他,真不知尚隆跟着他来到底是干嘛……看他这样子,与其说是忧心巧国,还不如说是为了躲避繁重的政务而偷溜而已。

阳子倒是真心忧虑巧国和好友乐俊的况,毕竟庆和巧是邻国。

在这九年中,从最早向庆国开放道路的承州开始,庆、巧两国也渐渐有了一定的交往,大概算是从以前的互相当对方不存在,变得偶尔有所交集了吧,这通常都是由塙麒和景麒互相联系的,毕竟比起阳子,巧国的人民对于为麒麟的景麒比较不那么排斥。

这次塙王崩御,着实让许多国家吃了一惊。

能够让之前那个破败衰落的巧国渐渐恢复过来元气,还清最早借的负债和物资,纵观她登基以来发出的各项政令,也多是正确英明的,巧国确实在短短九年间就有了极大的变化,这让塙王结根被其他国家和巧国人民都视为兴国之主。

虽然她不出现在大众面前,除了最早的登基大典,之后几乎都是塙麒在代理她出席各种场合,不过贤王的怪癖,所有人也能理解啦——这样的一位国君,为什么会突然在出使芳国途中崩御了呢?

正好六太邀她同行,她也就顺理成章地答应了下来。

延王延麒从雁国走陆路到庆国顺便问候了景麒,就在脸色难看的麒麟面前拐走了景王大人,三人一路从庆、巧两国边界行至此处,尽管塙王已经陨落,但路上倒并没有遇到什么事故,比起九年前那个盗贼四处跑、妖魔慢地走的景象不知要好多少倍——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也是先塙王治国成功的证明。

现在的问题就是,塙麒能否将这局面维持下去了。

想到乐俊信里的话头,六太心里就是一阵叹气。

其实那信里也说得语焉不详,但正是因为如此,六太才更加明白事的严重,已经到达了无法细数的程度了。

而且这也是乐俊第一次向别人求助。

很奇怪吧?明明向来是个乐于助人的好青年,但乐俊自己却反而从来没有向其他人求助过,他从来都是依靠自己在种种逆境之中站起来。

六太见过塙麒两次,一次是他未选王前,下蓬山经雁国到巧国的那次夜谈,一次是在先塙王的登基大典上,两次塙麒都给他留下了不浅的印象,尤其是第一次。

六太还记得那天晚上的谈话。

——就算王没有为王的能力也要相信吗?

那句话中所蕴含的,对于天帝、天命所选择的王的浓浓抗拒和不信任着实令人吃惊。

六太自己也有过拒绝选王的时期,但他的抗拒和塙麒的抗拒绝不一样,六太在蓬莱长大,但并未怀疑过天命,他只是对王是否有必要存在感到疑虑而已,这是在接受了自己作为麒麟的职责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疑虑,而塙麒却是从自己生来所带的命运、从麒麟选王的制度、从天帝的天命这些根源处就抱持着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

六太毫不怀疑,如果不选王不用产生任何负担的话,塙麒绝对不会选王。

经历过元州之乱的六太很清楚,麒麟的不信任对王来说有着怎么样的杀伤力,所以那个时候,他就刻意用不容辩驳的语气回答、也是告诫塙麒他的经验:——相信他。

一定要相信王,否则一定会得到惨痛的教训,六太自己已经受过一次这样头破血流的教训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后辈同族再去撞一遍同一堵墙……然而没有用,看塙麒当时的样子他就明白,塙麒并没有完全听进去。

从那个时候他就很在意塙麒,这九年来巧国的平稳还让他暗暗舒了一口气……哪知道塙王说没就没了。

看到乐俊的求援信的时候,他就朦胧有了一种感觉:自己九年前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虽然信中对于塙王如何退位崩御的细节说得不清不楚的,但六太很明白,那恐怕就是源于塙麒对王和天帝天生的不信任感。

而且面对向自己求援的乐俊,六太心里还有着另外一种忧虑。

——乐俊并不知道,九年前的六太和塙麒之间,曾经有着这么一次夜谈。

当有人告诫你,你这么做绝对是错的,但是你却固执己见不愿回头,最终一头撞上南墙,撞得头破血流,这时候原本告诫过你的那个人出现在你面前,对你说:“你看吧,我早告诉过你这么做是错的了,你还死不悔改。”——或者甚至不需要那个告诫者做什么,只要他站到你面前,你就会想起原本的事。

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恐怕不是悔不当初,而是恼羞成怒。

六太不知道塙麒会产生前后哪种反应,然而无论是悔不当初还是恼羞成怒,都并不是他想要的。

如果可以的话,六太甚至希望自己当初的话是错误的,这样或许还好一点。

所以他虽然出于放不下塙麒的心来了,但因为这个理由,六太刻意放慢了行程,不是直接坐船甚至乘坐使令跑过来,而是通过陆路取道庆国再到巧国,他需要时间来想想到底怎么说,顺便考察一下巧国的况到底如何,也默许了尚隆的躲避朝政而跟着他,毕竟这家伙平时虽然总是傻乎乎的一副笨蛋样,但好歹关键时候还靠谱。